行动的理性(1)
      
          阶层地位决定了中间阶层在采取集体行动时的理性特征。它体现两个方面:一
      个是在价值取向上,理性地看待个人付出代价与获取利益平衡;一个是在行动能力
      上,理性地把握环境局势与资源条件,对集体行动精心组织、策划,控制行动的进
      程。
      
          首先,中间阶层在维权行动中要把握成败的天平和利益得失。我们不能说中间
      阶层在个人利益上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自私,也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中间阶层完全
      受牺牲精神支配。社会的上层可以凭借实力毫无顾忌行事,社会下层本身没有多少
      可以失去,也会奋不顾身。而中间阶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家和事业,有许多后
      顾之忧,他们的资源条件也有限,在行动时不免会平衡利益的所得和所失。
      
          挫折往往使中间阶层失去继续抗争的勇气。卫成(01)和蒋丽(02)夫妇在自
      己的小区有过与物业发生冲突的经历。小区住户的暖气设备原来都是物业公司负责
      的,后来物业甩手不干了,要住户自己处理,这样矛盾就出现了。于是大家召集开
      业主会,成立自己的业主委员会,要把物业管理公司“赶”走。而物业公司根本不
      承认这个新成立的业主委员会,不肯离开。矛盾无法解决,后来官司打到法院,结
      果以业主的失败而告终,暖气设备最后还是业主自己想办法做的。还有一次,开发
      商违反原来的规划承诺,要在小区里加盖楼房,一些住户的采光可能受到影响。业
      主们又召集起来开会,要开发商方面给个说法,开发商找出各种说辞,丝毫不妥协,
      结果不了了之。卫成(01)感慨“老百姓还是弱势群体”,声称以后参与这些维权
      运动要谨慎了。
      
          即使没有经历过冲突,对成败的判断也会影响赵岚(07)的行动取向。如果没
      有多少胜算,她会选择回避:一般物业公司是强势的,房主是弱势的,和他们争也
      不一定会有结果。没有结果的事情为什么要参加呢?在工作上,中间阶层大都忙忙
      碌碌,王慧(19)也不例外。如果参与业主集体与个人工作产生直接冲突,个人损
      失较大,她会选择后者。她很坦率地讲:如果和我自己的工作有冲突,我就不会参
      加了。因为我要权衡一下,看哪个更重要。还是利益驱使吧(笑)。热情还是有的,
      但就是普通人的普通心理状态吧。李亮(03)在一家做外贸生意的私营企业做主管,
      正在事业上升的关口,个人职业发展成为他的生活重心:权衡利弊吧。比如我要是
      在谈判、签合同、发货,非常忙、非常关键的时候,我可能就不会抽出时间来干这
      个。冯涛(18)在研究所里做研究员,多年科研养成的理性思维在这方面体现得淋
      漓尽致。如果付出太多,他宁愿忍受:理性的人他会平衡利弊,对老百姓来说他没
      有伤害别人的权利,但有规避风险的权利。我可能会忍一忍。和他(物业公司)对
      着干可能对我损失更大。我还要耽误工作,在单位老“旷工”的话,工资也领不到
      了。在外企做销售管理的赵岚(07)在职业习惯中很懂得如何“抓大放小”:我要
      看参与这件事会对我的影响,耽误我的工作什么的。如果我耽误了许多事情,争一
      点小利益,我就不会参加。得不偿失,干吗要参与呢?肯定要衡量一下的。其次,
      中间阶层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知道如何利用自
      己的资源、抓住对手的弱点、取得社会的同情、保持对政府部门的压力,从而得到
      他们希望的结果。中间阶层一般不采用那些“有失体面”、效果不显著、个人代价
      过大的做法,注重结果和效率。褚峰(08)强调:我不会参与那些只是听一下大家
      意见、没有实际行动的活动,不会浪费这种时间。李亮(03)特别强调在和物业公
      司抗争时要有组织、有策略,而且要有效率:去和物业争执、打架是没有用的,关
      键是解决问题。人们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可能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媒体曝光、直接调
      解、法律诉讼、上访、申诉、集会、游行、张贴标语、欺诈、叫骂、暴力威胁、静
      坐等等,有的属于比较极端的行为,有的则显得更加理性些。社会底层倾向于使用
      暴力,包括自残等极端手段以死抗争,虽然也能取得社会同情,但个人代价极大,
      而且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不多,主要依赖偶然和运气。中间阶层采取集体行动时的手
      段相对温和些,除非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般不采取暴力手段。比如,具
      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的中间阶层很注重、并善于获得媒体的同情,通过媒体报道对
      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压力。之所以近几年业主运动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和媒体
      的关注不无关系。另外,中间阶层还习惯通过社会关系寻求消费者协会、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等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
      
      
      
          中间阶层懂得把握事态发展的时机,适可而止,不会一味追求“全胜”的效果,
      也就是前文中论及的“妥协”性格。王慧(19)显得很有经验,并举了一个例子:
      我提要求的时候肯定有底线。比如争取赔偿时我提100 万,可能我的底线只有30万。
      如果他给了我50万,虽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但超过我的底线了,我也就罢休了。
      有时候虽然事情不会那么让你满意,但差不多就可以了。可以妥协、灵活一些。周
      燕(04)读过MBA (工商管理硕士),把商务知识运用到和物业公司谈判的技术上
      来,核心利益是她认为是必争的,其他可以妥协:看他妥协的那部分是不是我们想
      要的。如果不是,我们还要坚持。如果核心的东西已经妥协了,就可以了。其实和
      物业的谈判和一般的商务谈判是相通的,大家要达到一个双盈。关键还是他妥协的
      是不是我最看重的地方。这种懂得妥协的特点往往使中间阶层在冲突中避免两败俱
      伤,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专栏“汽车旅游”摘自卢嵘:《业主在行动》,载《
      南方周末》,2003年8 月14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