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简单的理由(3)
      
          在相对开放、宽松的环境,中间阶层的政治关注程度会有所提升,对公共部门
      和公共管理的评价也会进一步提高。
      
          第五,有些中间阶层认为应该主动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政治过于关注并
      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发生更难以预料的事情,危害自己的生活、工作。为了明哲保
      身,最好不要太多关注政治。
      
          对社会问题涉猎广泛的记者严伟(16)在并不长的职业生涯中越来越现实和谨
      慎,甚至还有些消极。我在学校的时候(对社会、政治问题等)想得比较多。工作
      之后,才发现对中国的现实越不了解,就会想得越多;如果比较了解了,就开始明
      白:想那么多并没有什么意思。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让人很气愤的事情,觉
      着应该往深处挖,可以写出很有深度和力度的文章。可是编辑常常说这样那样的稿
      子不能上。时间长了,自己也就没有那么冲动了。很多社会问题只能打一些“擦边
      球”。能不能报,大家来揣测呗。编辑和记者都在揣测,有经验的老记者可能把握
      得更好一些。严伟(16)开始时是非常关注政治的。而且他的工作在开始时本身就
      和政治息息相关,所写的社会问题经常要涉及政治问题,所以更加关心时政。但现
      在反而将关注领域逐渐从时政、社会问题转向财经领域,其转变过程并非完全个人
      “兴趣”的转移,而是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得不“收敛”。“专业人士”尚
      且如此,普通中间阶层似乎更少了关心政治的理由。谈到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吴
      芳(30)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即使感觉愤慨,但不会具体做些什么:“没有什么用,
      还给我自己带来很多伤害。”
      
          从关注到回避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严伟(16)身上。许刚(28)和施全(29)
      现在作为私营企业主,他们几乎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自己的事业上,现在很少关
      心政治。但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典型的“热血青年”。只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
      代末的政治风波之后,两个人的许多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施全(29)仍然对青春年少时候的热情记忆犹新,这种热情之后受到很大挫折,
      特别是大学毕业时工作分配受到不小影响。现实生活逐渐磨砺了他的生活,也磨平
      了他的性格棱角,开始淡漠对政治的关注。而且,他强调这种转变并不是坏事。但
      从他的语气里,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理想破灭的失落:我在上学的时候是个热血青年。
      中学在某某市一中读书,受我的老师影响比较大。当时的想法是修身养性、治国齐
      家平天下。那时候还小,齐家谈不上,就想着治国平天下。(理想)比较大嘛。比
      较热血青年。我本身比较活跃,属于那种不太安分的学生。八九年还是有比较大的
      转折。其实是对一个信念、想法的改变。(现在)我希望自己能过得好,希望能通
      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家里人过得好,然后再好的话能让朋友过得好,如果真的有一天
      发达的话,能够建学校做教育。这就是我后来的想法,从原来比较务虚的热血青年
      变成了一个比较实际的人,是那次风波对我的影响。回避政治的态度体现在多数的
      访谈过程中。比如,作为律师,言语行动都非常谨慎的曹飞(09)在得知我的访谈
      可能会涉及政治话题时,一度想推却访谈,后来又坚持不用现场录音。在讨论一些
      话题时,他用词谨慎,明显是经过斟酌的。在谈到下岗工人的话题时,卫成(01)
      提醒我一定要抹去刚才的录音。对政治话题侃侃而谈、颇有见地的吕英(25)、尤
      军(23)、严伟(16)、陈明(17)、华林(21)、金宇(27)、褚峰(08)等都
      表示,他们虽然关注政治,但除了一些有相同志趣的朋友,平常基本不和别人交流。
      
          我们可以把这种受到抑制的政治冷漠看成“假性政治冷漠”,这种特征在许多
      中间阶层身上具有普遍性。中间阶层看待政治领域里的事务就像走廊里堆满了的高
      级玻璃制品,明白它的确实存在,也理解它对自己出行(社会生活)的影响。但大
      家又都知道高级玻璃制品价格昂贵,是不能轻易碰的,容易破碎,自己无法承受这
      种后果。于是躲在自己的房间中,假装或习惯于对它们视而不见。即使不得不出行,
      也会非常小心翼翼地穿越这些玻璃制品,“打擦边球”。所幸房间里仍然有可以回
      旋的空间,可以工作、挣钱、交友、娱乐等,不必非要穿过走廊,走廊里的那些玻
      璃制品也大致不妨碍生活的视线。
      
          即使前文中间阶层所列出的其他理由,也可以认为是“假性政治冷漠”的延伸。
      其实,从逻辑上讲,“工作繁忙”等理由与政治关注并不必然矛盾。
      
          尤军(23)强调,在机关里“混”了这么多年,平常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
      么做什么,不会表达出这些比较犀利的一面。这种状态,可以用一句话平实的话来
      总结:“上班做事,下班想事。”
      
          吕英(25)本来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对政治缺乏兴趣和敏感,因为一个契机开
      始关注政治,观点也变得激进。但这种对政治的关注几乎没有在亲友面前体现出来。
      在访谈中,她有了侃侃而谈的机会,而且听得出来她的一些看法很有见地。她的表
      现让一同访谈的何京(24)惊讶不已。
      
      
      
          也许这种“假性政治冷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传染”性。褚峰(08)平时工
      作很忙,工作之余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应酬,但这些并没有使他放弃对政治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褚峰(08)很少有和别人谈起社会与政治等问题,因为他感觉同学、
      同事和朋友对这种话题不感兴趣。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都在关心如何生活得更
      好。如果向他们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等,他们会认为这些
      想法很“stupid”(愚蠢)。也许,别人和他的想法一样,认为他是政治冷漠,所
      以避而不谈。
      
          中间阶层的对社会的评价在现实政治秩序中并没有充分的表达渠道,但可以诉
      诸于虚拟媒体,网络中的“愤青”主要来自中间阶层。虚拟媒体论坛在社会生活中
      的爆炸性扩张,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在培育着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
      
          这些表明中间阶层是社会各阶层中最积极而不稳定的力量,中间阶层在现实政
      治中的冷漠只是特定社会转型阶段所表现出的一面,并没有完全显现出孕育着强烈
      政治参与热情的另一面。一旦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被激发出来,各种已经存在
      的被压抑的期望张力就会借势喷涌而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