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访谈对象与背景(9)
      
          回过头看当时从商的选择,很庆幸没有从政,觉着现在这个商业社会,要做纯
      洁的官很难。既然是商品社会,就不如拿钱说话。自己的公司性质决定了应酬也不
      多,感觉现在很自在,没有人约束,不用违心地说什么话,生活很真实。“如果现
      在要我选择做一个处长或者做现在的事情,我绝不会走仕途”。他的口气很肯定。
      他的经营宗旨是要诚信,强调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经常发动员工给灾民捐款,自
      己也捐助了2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他强调这并不是公共关系,对自己的企业经营
      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对生活要求不高,“有车有房子就行呗。我绝不想买别墅,有钱我也不买”,
      这种说法印证了他随意的穿着、随和的性格。
      
          施全(29)
      
          和施全约在他家所在小区的会所里的咖啡厅,那个小区是知名的高尚住宅单位。
      见面时他正在和人谈生意,随身的笔记本开着。穿着很讲究,待人很有分寸。所有
      的这些都说明这是一个忙碌而精干的商人,也是一般大家都熟悉的成功人士形象。
      施全很忙,只有中午吃饭的时间可以边吃边聊,而且还约了另外一个朋友。
      
          施全大学的时候是个热血青年,比较活跃,属于那种不太安分的学生。和当时
      的许多大学生一样,曾经历过“八九风波”,之后信念和生活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毕业的时候分配到北京一家百货商场做售货员卖牛仔裤,不到一年就去了一家外企
      在华机构,后来公司经营失败关门了。那一段是施全最困难的时期,赶上了许多事
      情。后来转行做现在的行业,从公司注册至今已经十年,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对未
      来期望很高,立志要把企业做大,称过去的十年是从婴儿到小学,今后的十年是从
      小学到大学毕业。同时解释这是个竞争很激烈的行业,处在发展初期,技术含量不
      高,市场进入门槛低,如果不做大就难以生存。对于企业的发展喜忧参半,认为发
      展势头很好,竞争力也很强,但希望发展速度可以更快些。
      
          对生活比较满足,家庭很和谐。就是事业有压力,比较忙碌劳累。虽然施全的
      年龄应该有三十五岁了,但还没有要孩子,准备最近要孩子。在职读了一个硕士,
      自嘲是“混”来的。施全说当年从商的时候首先希望自己过得好,能通过自己的努
      力让家里人过得好,然后再好的话能让朋友过得好,如果真的有一天发达了,就建
      学校搞教育。现在愿望基本都实现了,已经捐助了两个希望小学,“企业的中期目
      标就是要把所有的员工培养成中产阶级”。
      
      
      
          吴芳(30)
      
          吴芳来自南方,是独生女,十年前考到北京一所大学,学的是工科,但从小就
      对文科充满兴趣,喜欢写东西,对数学感到很头痛。在学校比较活跃,参加了不少
      社团,编辑了一些校园刊物,认识了许多朋友。将要毕业时决定要弃工从文,于是
      考取了文科类的硕士。参加社会工作的兴趣仍然很大,曾担任过学校研究生会的主
      要干部。
      
          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也在教育系统的机关里工作。
      祖父的家庭成分比较高,在以前的运动中受到了很大冲击。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也受
      到父辈的影响,经历过知青上山下乡的苦难。这种家庭背景对吴芳影响很大。我觉
      着她从小到大都很顺利,但她说这只是表面,其实也受到过很多打击,只是都挺过
      来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