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阶层与政治发展(2)
      
          而冲突学派认为社会是动态的,无时不在变化之中。整个社会体系处于绝对不
      均衡中,在社会体系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冲突与不和的因素,对于社会体系的整
      体来说,它们都是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不整合和社会变迁的来源。社会在运转中所保
      持着的秩序,是权力在起着维持秩序的作用,来自于一部分社会群体对另外的社会
      群体进行压制的结果,而不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和公共权力的认同。因此,
      许多社会问题并不是均衡模式所能解释得了的。
      
          所以,在我们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目标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作
      为常态的社会本身是和谐的,还是冲突的。也就是功能主义和冲突范式的选择问题。
      出于现实性和建设性,选择冲突范式更有说服力。
      
          首先,时代性。范式的选择与兴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往往受当时的社会背
      景制约。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学派兴起、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
      后的美国。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战火也基本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使
      得美国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战后美国迅速地转入为和平建设服务的国民经济
      轨道,一时国内欣欣向荣,社会和谐,民众生活稳定。在这种繁荣和谐的社会背景
      下,结构功能主义应运而生,成为美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中的主流社会科学理论。
      但西方进入20世纪60年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美国
      的繁荣也好景不长,也为各种矛盾和问题所困扰,先后爆发了反越战运动、保障民
      权运动、肯尼迪被刺事件等。正是在这种动荡的年代,冲突论应运而生,美国社会
      以达伦多夫和科塞为代表的冲突学派开始活跃于学界,批判结构功能理论所宣扬的
      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整合的“太平盛世”,切中时弊,回答困扰人们的种种严
      重的社会问题。相关论述参考华青:《结构功能学派和冲突学派》,载《国外社会
      学》,1987年第6 期。这两个学派的一起一落,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背景的转换。
      这两个学派在看待社会问题的基本立场上的根本分歧,正好与这种社会背景的转换
      相呼应。
      
          当前,之所以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并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社会整体上已
      经不和谐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伴随着政治体制
      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分化调整、文化观念现代化等一系列的新生问
      题,社会和谐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社会转型就是一个调整原有秩序、构建新型秩
      序的过程,不可避免会遭遇两种秩序或隐蔽或激烈的冲突。这个时期,将冲突作为
      一种常态,比将和谐作为一种常态更容易令人信服,从而使得冲突的基本判断更加
      贴近当前的现实。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
      历史过程。比如在一次最近的调查中,公众普遍认为由于长期形成的资金、权利、
      信息垄断而导致的贫富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体现越来越明显。这种
      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诸如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等,且差
      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贫富差距受到广泛关注,关注度占91% ,排在诸多
      关注点的第一位。参见东民、王星:《贫富差距扩大居首》,载中国网2005年3 月
      1日(http://www china org cn)。另外,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物价问题、
      教育收费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反腐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司法公正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环保问题、交通问题、城市建设问题、车市问题、信访制度问题、
      依法行政问题等,也是社会转型中矛盾集中、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其次,建设性。功能主义的保守主义色彩比冲突论更浓厚一些,这是因为它们
      具有不同的思想渊源。结构功能论吸收了涂尔干的功能思想,意大利帕累托的“社
      会是一个有平衡性系统”的社会体系学说,马歇尔的经济思想和韦伯的社会行动思
      想。甚至,社会生物学派和物理学中牛顿力学法则也在功能主义理论中留下痕迹。
      而帕森斯则成为结构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其社会均衡论影响深远。而冲突
      论的思想渊源是受马克思、齐美尔、韦伯等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上不同群体之间
      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的不同,会经常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强调权力是社会结构
      和社会关系的核心,各种价值资源有限,从而在资源的分配上存在永久的社会生活
      冲突。
      
      
      
          可以说,功能论与冲突论各自说明了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就像一条线的两端,
      分别是极端的社会有机均衡论和激进的阶级斗争论。大部分理论虽然选择了功能论
      与冲突论的基本立场,但都多少吸收、借鉴了对方的观点和视角,处在两种极端理
      论之间的某个位置。比如,功能论和冲突论都看到了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区别在于
      前者将之称为一种健康肌体的偶然病态,需要进行不断校正以回归社会和谐;而冲
      突论则认为不和谐是社会的固有特征,虽然无法根除,只能通过社会秩序的调整来
      缓解冲突,并在冲突与缓解的互动中寻求发展,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对于传统冲突论和传统结构功能理论,现代冲突论是一种建设性的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属于典型的传统冲突论,它不仅将社会冲突抽象为两大阶级(无
      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斗争,而且其研究落脚点不是如何协调这种斗争冲
      突,而是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和社会革命。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理论
      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根本否认社会冲突的普遍存在,落脚在如何解释社会协调
      的机制。实际上,在20世纪40年代的最繁荣时期之后,结构功能主义就逐渐沦为各
      种社会科学理论进行批判的“草靶”。现代冲突论在承认社会冲突的普遍性的同时,
      将社会和谐作为了研究落脚点,并建设性地认为社会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是
      社会变迁的动力。这样,现代冲突论融合了功能主义与传统冲突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是对两者的同时继承和批判。社会理论发展至今,相对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
      论,现代冲突论的观点更贴近社会现实,也更为学者所接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