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他一些概念的考察(1)
      
          除了中间阶层、中产阶层、中间阶级、中产阶级这四种用法的混淆之外,还有
      其他一些指向类似的概念需要澄清。
      
          1 中等收入者、较富裕群体、后小康一代等
      
          “中等收入者”这个概念来自“十六大”报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
      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参见中共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之
      后,许多媒体在使用中将“中等收入者”群体等同于中间阶层。“中等收入者”强
      调了经济收入水平,这是界定中间阶层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最重要、最基础性的指
      标。而且,相对于中间阶级、中产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用法,“中等收入者”淡化了
      阶级斗争色彩,而且也不再强调阶层划分的生产资料标准,成为一个指向明确、判
      断简单的界定方式。
      
          我们也要看到,“中等收入者”只包含一个阶层划分指标,而且这个指标明确
      限定为经济收入(甚至没有包括财产),并不能涵盖当前社会科学分析中对中间阶
      层的共识,与人们在日常中对中间阶层的理解也不完全相符。所以,“中等收入者”
      的提法体现了对减少收入差距、缓解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
      观指导原则;同时,“中等收入者”并不能与社会科学分析中的中间阶层概念等同,
      舆论、媒体宣传中的用法毕竟和学术研究不同。
      
          另外,还出现了一些与“中等收入者”类似的概念,如“较富裕群体”等,也
      不能替代规范研究意义上的中间阶层概念。而相应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有的人用“新小康一代”来指代生活水平已经超越
      通常小康层次的社会群体,这个说法同样不能等同于中间阶层。
      
          2 白领阶层
      
          “白领”是相对于“蓝领”而言的,是一种从所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界定社会分
      层的方式。“蓝领”指代传统的产业工人,而“白领”主要指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专
      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米尔斯直接用白领的概念来分析美国的中间阶层,并对其20世
      纪50年代白领所包含的职业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政府管理人员、大公司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医生、律师、知识分子、市场销售人员、文秘人员等。参见〔美〕
      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 
      页。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白领的职业构
      成也越来越丰富。
      
          白领是个内涵相对丰富的概念,除了职业种类之外,还包含了共识性的其他社
      会特征,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都很高。比如,在一份调查报告中
      有研究者对白领提出了“三高”标准:较高学历、较高收入和较高职位,认为他们
      是指那些正从事着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热门职业、具有高学历、有着较高收入的青年
      群体。郗杰英:《解读新白领》,载《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6 期。另一项社
      会调查将白领界定为在“三高”( 高学历、高收入及较高职位) 标准中符合其中二
      项条件、年龄介于20~39 岁、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杨雄:《上海“白
      领”青年职业生活调查》,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6 期。
      
          然而,按照通常的理解,白领属于中间阶层的新生力量,相对于传统的小资产
      者和小农场主等“老”中间阶层,可以被称为“新”中间阶层。所以,即使传统中
      间阶层在总体趋势上不断衰落,白领群体不断壮大,白领也只是中间阶层的重要组
      成部分,并不能与完整意义的中间阶层相等同。而且,在舆论的理解中,通常把白
      领局限于企业领域中的新兴职业群体。
      
          3 BOBO(波波),小资,IF等
      
          一些时尚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经常炒作一些与生活格调、消费方式、甚至做派
      打扮相关的概念,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将其对象等同于中间阶层。
      
      
      
          比如BOBO(波波),来源于两个词汇的组合,即Bourgeois (布尔乔亚),主
      要意指中产阶级;和Bohemia (波希米亚),意指生活方式随意,甚至不羁的文化
      群体。有人对BOBO做出这样的描述:“BOBO族的精神精髓在于追逐财富,并以财富
      换取个人生活的最大自由。BOBO族一般拥有高学历、高收入,是现代新经济社会的
      精英。他们认为钱是挣不完的,足够生活享受就行了。他们花钱、享乐随意而自信、
      从容、有个性,追逐名牌,在乎名牌的质感,喜好出游、健身、美容、斗牌、陶艺
      等各种时尚。”总之,BOBO就是“有钱有闲享受生活”的人。“小资”与BOBO类似,
      但被认为是BOBO的初级形式,因为BOBO比小资“有更好的收入,花起钱来更随意、
      自信”。
      
          后来,又有人宣称“BOBO走了,IF来了”。IF(International Freeman) 意为
      国际自由人,指那些“经常乘坐飞机在世界范围内出差、居住和旅游度假”的一群
      人。据称,要想成为IF,“除英语、诚信等基本技能和素质外,还要有国际化的视
      野,专业特长,以及积极上进的精神。”这样,IF比起BOBO、小资来,好像少了些
      矫情,多了些敬业。 
      
          无论对于这些时尚概念如何挖空心思进行描述,它们都主要注重一些外在的生
      活方式,指代对象模糊、多变,并不能作为严谨的社会科学术语来对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