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与王建华有着四分之一世纪交情的忘年交。我们合作翻译并发表过几篇短篇
      小说、作品评论,合作撰写过文学理论的论文。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时,
      我们讨论过如何合作完成比较文学的科研课题。他当时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礼貌的
      语用学研究》。春节期间,我翻着他特地从上海带给我的这本近26万字的博士论文
      打印稿,脑子里浮现出新生代高知形象王建华的成才历程。记得2000年春,我到上
      海时,从巴西大使馆回国任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常务副主任的陈应品做东,请我、
      丁锡满、王克平(巴人之子)和王建华四人吃饭。我对他们说:“我们是五十年代
      的大学生,我给你们写过报告文学。现在,我想给八十年代三中全会以来培养出来
      的大学生,不,博土写报告文学呢!”我放下筷子;用手一指说:“他,就是王建
      华博士。他的人生道路可丰富精彩啊!”由于诸事繁忙,这个梦到今天才开始进入
      境界,可这次写的内容也只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一角,浮光掠影地素描式地
      追梦一小回吧!
      
          王建华1957年出生于黄岩金清的一户农家。他父母在家境窘迫中供他读书。1974
      年高中毕业以后,在家务农、当公社企业临时工和中学民办教师,与泥巴、机油和
      粉笔粉粘连了整整三年。1976年伏妖降魔前夕,子夜过去的晨曦,这位农家子弟做
      梦也想不到被公社推荐并考入台州师专英语系读书。报到注册后的第一夜,他躺在
      学生宿舍的床上,眨着眼皮儿兴奋地想:这里是台州地区的最高学府吗?是我这个
      农家之子、民办教师来读英文的高等学府吗?我真的冲出了海涂,冲出海滨小村庄
      了吗?这时,他的耳膜响起临行前,父母亲、公社干部送他到小汽车站时讲的一句
      话:“建华,你学成之后,回家教书吧!”可是,他没有打道回府,而是留校任教。
      当年,一位专科毕业生留校做教师的,不是凤毛麟角的高才生吗?但是,王建华并
      未驻足不前;而是向“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攀登着……
      
          1978年—1979年,他攀登的跫音在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英语系回响……
      
          1984年—1987年,他攀登的跫音又在武汉华中师院(现为华中师大)英语系助
      教进修班回响……
      
          1986年11988 年,连续三年获得教学奖。1988年,又红又专,双喜临门,晋升
      为讲师,加入共产党。
      
          1989年1 月,荣获浙江大学“包氏奖学金”。这是世界级船舶大王包玉刚所设
      立的“包氏奖学金”,以赞助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赴国外作访问研究的资金。全省
      经过考试而获此荣誉的中青年教师仅四人,王建华是其中之一。他进了英国剑桥大
      学。
      
          1991年3 月,王建华学成归国,为报答祖国送他出国而加倍努力数学与研究。
      他的努力连年获得了党和人民的肯定:1992年评为校先进教师, 1993 年获“台州
      市先进教育者”的光荣称号,1994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9 月考入上海外国
      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提前一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转攻博士,1999年12月获
      博士学位,2001年评聘为东华大学(即原中国纺织大学)教授。在这期间,1995年
      在上海外大获全国性的“宝钢教育奖”, 1998 年评为台州市十大科研优秀人才。
      2002年,特聘为上海上外网络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编,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网教院
      副院长。与此同时,他的一系列重要著作相继问世了。除了出版博士论文《礼貌的
      语用学研究》之外,还陆续出版了《语用学引论》、《翻译理论精要》、《国俗语
      义研究》(合作)、《新编语用学概要》、《比较与超越——世纪之交的中西文论
      的比较研究》(合作)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厨师之旅》、《人类之声》、《夫
      妇们》等十多部译著,还在《外国语》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与以上一系列荣誉称号双轨并进的是他先后担任一系列行政职务:台州师专英
      语系副主任、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兼英语系主任、上海网络教育发展有限
      公司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网教院副院长等职。2003年,他奉上外之命、应台外董
      事会之邀,出任台州市外国语学校校长。这又是他的人生新冲浪,那美丽的浪花将
      在台州湾涌起千层浪。
      
          我到椒江访问台外的有关领导、教师和职工,他们都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的拓荒者。他们都对我说:王校长为了创办台州市外国语学校,不但“废寝忘食,
      呕心沥血”,而且“科学管理,首创意识”,用中西综合的教育理念把台外营造成
      富有品牌意识、形象工程的新颖学校。但是,王建华返回上海参加董事会去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