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66年春天,2500人从祖国四面八方涌进了小兴安岭——伊春市西林区安营扎
      寨。从此,西钢人演绎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篇章。
      
          1983年,西钢建厂十七年,投资1.7 亿元,亏损1.7 亿元。十七年风风雨雨,
      十七载惨淡经营。
      
          1992年,由于国内经济市场非正常运行,西钢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完成利润3020
      万元,1993年再创佳绩,实现利润7030万元,瞬间的辉煌,也在瞬间湮灭。
      
          到了1995年,国内经济市场得到了平稳调整,钢材市场风云变幻,冶金市场持
      续低迷,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钢材价格一跌再跌。积聚多年的矛盾如火山般爆发
      了,西钢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一叶小舟,被无情地抛人了低谷。年底,其账面亏损
      1.35亿元,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年底,省冶金工业厅主要领导亲自找时任西钢副总经理的苗青远谈话,要求
      其出任总经理,三个小时的谈话,苗青远一言未发。第二次谈话,还是没有给面子。
      
          1995年12月,冶金厅工作组进驻西钢,在公司中公选总经理。176 名中层干部,
      除去 1人未到会及苗青远自己的选票外,174 张选票投向了苗青远,创造了全国第
      一个国有企业民选总经理的先例。多年后的今天,西钢的员工们谈起当年的情形仍
      激动不已。这年,苗青远四十二岁,刚过不惑之年,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那是
      一个富有深意的年龄,但对西钢人来说,那是一个充满辛酸的年龄。
      
          “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上级领导如是说。作为见证或与西钢荣辱与共三十年、
      和苗总一起共事二十五年的领导和员工们有充足的理由这样说:“青远是我们最信
      得过的人”。
      
          往往一枝成功的花朵,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
      的泪水。苗青远八岁那年,被亲戚带到了先从山东逃荒至伊春的父母的身边。从此,
      他一边帮着父母干农家活,一边读完了初中。1970年,十七岁的苗青远以他的聪颖
      被招工进了西钢,成了厂里最年轻的原料工,之后又成为炉材工,几乎干过了厂里
      所有最累最苦最脏的活。1979年,苗青远被任命为一炼钢工段长,一年后,该工段
      成为厂内秩序规范、制度健全、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工段。1987年,出任二炼钢
      厂长,至卸任时,二炼钢扭亏为盈。1989年,转任一炼钢厂长,使西钢由第一亏损
      大户变成第一盈利大户。1992年底,苗青远任西钢副总经理,成为班子里最年轻的
      成员。
      
          上任的前几天,苗青远天天在生产车间、废钢库、机关楼及厂内生活区转、找
      人唠,有时独自在办公室盘算,时刻在寻找着西钢的生存发展之路。
      
          1996年1 月3 日,一个西钢人早已习惯的日子,但无论对西钢、对西钢人,还
      是对苗青远个人而言,这一天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
      
          上任首次千名职工大会上,苗青远用他那特有的山东大汉的豪爽,为与会职工
      摆出了西钢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资源充足,我们有自己的矿山,还有距厂区不足
      三百公里的丰富充足的精煤资源;二是市场巨大,黑龙江省长材市场需求量为80万
      吨,西钢的产能只有20万吨,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三是潜力尤在,亏损的原因主
      要是成本过高,只要通过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就一定能扭
      亏增盈;四是团队优势,西钢三十年的历程,磨练了一支能打硬仗,勇于直面困境、
      敢于承担风险的职工队伍。“西钢的前途就是西钢人的前途,西钢的命运决定着西
      钢人的命运,我们要为西钢的生存发展去奋斗。”信心十足,豪情万丈。以苗青远
      为核心的班子成员的豪情和决心,让西钢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