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云南东大门的富源县,位居滇、黔、桂的“金三角”,入滇第一关的胜境关耸
      立在“滇黔锁钥”的位置上,这里神奇得令人惊异,不仅是土分两色、岭划疆域,
      而且“风雨判云贵”。界头石牌坊,前后雄踞一对石狮子,那面向贵州的一对,身
      上长满了湿漉漉的青苔,而身朝云南的石狮,则蒙有干燥的红土;牌坊旁边的百年
      古杉,身向贵州的一面长着厚厚的青苔,对着云南的这面沾着红土尘灰,彰显出贵
      州多雨、云南多风的天候特征。
      
          胜境关因此而走进中国名胜词典,富源县则成为历代地理学家、中外游人的神
      往之地。
      
          富源,顾名思义有着丰富的资源。在这个两头宽、中间狭仄、形似葫芦的县域
      里,绿色保健食品魔芋远销海外,“大河乌猪”因其肉质细嫩奇香而享誉大江南北,
      硫铁、莹石、铅锌、锑沙、石膏等矿产资源,开采价值极大。特别是煤的储量惊人,
      已探明的煤藏就有64.24 亿吨,地质储量达204.71亿吨。位于十八连山的老厂、雨
      汪、黄泥河矿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无烟煤田,现在已探明的无烟煤储量达42.8亿
      吨。不但煤质好、发热量高,而且埋藏浅、易开采。有的村民在山上放牛,有时牛
      脚在一个土坑里踩来踏去,就会踩出一眼矿苗来。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富源人却是捧着“宝葫芦”受穷,资源的优势长期转
      换不成经济的优势、富裕的优势。
      
          黄泥河镇的五乐,就是富源的一面镜子。
      
          五乐,一个地名不知寄托了多少代人的企盼。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第一次
      解放,山民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认为从此会“有田耕乐,有饭吃乐,有衣穿乐,
      有房住乐,有安全乐”。于是,便把他们世代生息之地取名为“五乐”。
      
          新千年来临的那一个寒冬,北风像刀子一样刮着人们的脸面,但从富源胜境关
      到县城,从黄泥河镇到五乐村,公路边、山路上,站满了欢迎搞设计论证的煤电专
      家的人群。没有人去刻意组织,是少数民族的全都穿上了只有在节日才会穿戴的民
      族盛装。古敢乡的水族同胞,戴着“吞口”面具,敲着鼓,打起锣,跳起最具水族
      特色的“吞口舞”。五乐村的村民,“乐”翻了天,他们舞着缠绕有“金钱”的木
      棍竹棒,用最原始,也是最富地方特色的“金钱棒舞”,来表达他们的一片真情。
      
          那些走南闯北的专家,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难得遇到像五乐这样纯朴真诚热
      情的山民,一个个真是感慨万千。这时一位叫秦素珍的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捧着煮
      熟的土鸡蛋和烧红薯,蹒蹒跚跚走出人群。也许是老人过于激动,不慎崴了一下脚,
      便跛着脚,硬撑着把土鸡蛋和红薯送给一位叫孙丽萍的女专家。孙丽萍扶着老人,
      连声“谢谢,谢谢”,双眼不禁流下了热泪。
      
          老人们说,这样催人泪下的场面,再现了五十多年前解放大军挺进大西南,走
      进富源胜境关时的那一幕……
      
          这一幕昭示世人:富源人期盼滇东煤电工程,这也是一个贫困老区的人民在盼
      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