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东森是一个不事张扬一心干事的人,这与他的出身贫苦和从小所受家父影响
      大有关联。他于1956年10月出生在登封市徐庄乡祁沟村一个农民家庭,那是一个真
      正的偏僻之地深山之区。父亲王银法是个老实巴交的本分农民,原是白坪乡南寨沟
      的人,因外出扛长工而土改落户徐庄乡。父亲是个种地能手,有副热心肠。农业合
      作化时期一直被社员群众推选为生产队长。王银法当了20多年生产队干部,有很好
      的口碑,徐庄乡的大小干部无人不知,上下尊敬。他为人忠厚,待人热情,县乡干
      部到了祁沟,他从不给群众添麻烦。总是安排在自己家里吃喝休息。他整天为生产
      队忙进忙出,东森小小的心灵就受到了感染,一个善与人交友、爱给朋友帮忙的习
      性从小养成。从小养成的还有他父亲的一心为集体处处为乡邻的工作作风。
      
          东森聪敏好学,无论他上小学,还是上中学,他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他又是
      个孝顺的孩子,1972年父亲突然去世,使家里顶天柱倒了,东森要回村干活养家。
      是老师苦苦劝说,他才勉强坚持读到高中毕业,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
      一回到生产队劳动,群众就推选他当了记工员。他像他父亲一样踏实劳动。认真记
      工,不讲私情。不多天就被乡亲们称为“小包公”。一年后他又被选拔为王庄中学
      的民办教师,在学校,东森教数学教英语教政治当班主任,被校领导视为学校三大
      骨干之一。人才是不会埋没的,1977年白坪公社成立时,徐庄公社有数名干部调往
      白坪,他们想起了好人老生产队长王银法,想起了王银法的能干的孩子,一致同意
      把王东森聘为公社干部带到了白坪,任王东森为工业统计。
      
          年轻人思想单纯,劲头十足,干啥就投入啥。王东森很快就熟悉了工作,掌握
      了业务知识。他天天考虑的就是干好工作,不出差错,让领导满意。他一般都不在
      办公室里坐着看报表,搞统计,而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上门
      统计。白坪公社是深山区,岭多沟多,道路崎岖,又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公
      社干部经常看到王东森在山路上奔波,一脸的汗水。1979年王东森被任命为白坪乡
      财政助理后,他的工作就更繁忙也就更积极了。当时的乡党委书记任全喜,对王东
      森的影响很大。任全喜书记不仅事事带头,下乡在前吃苦在前,而且不贪不占,不
      沾染公家一分钱的便宜,也不接受别人哪怕一盒烟的礼物。吃饭和大家一样在食堂
      排队,下乡和大家一样交粮票交钱。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王东森当着管钱的“官”,
      对公家的钱就当成了命,对有限的经济收入开销总是慎之又慎,谁也不许乱花钱,
      谁也不能乱花钱。王东森的作为得到党委领导的赏识,于是在1986年,他被乡党委
      会一致通过,当上了乡财政所所长。其实还在王东森任职财政助理的时候,他的工
      作就丝毫不敢疏忽。然而,他的负责任的一丝不苟,却曾引起了一位刚接替了任全
      喜书记的乡党委主要领导的误解。这个领导不了解王东森,以为王东森不配合他的
      工作,有意给领导难堪,还不听王东森的解释,就撤掉了王东森的财政助理。王东
      森心里很想不开,很难过也很别扭,但他没吵没闹。其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党中
      央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支持干部下海。王东森征得领导同意,辞职集资买了
      两部车,凭着他天生的机敏,跑运输一年就赚了几万元钱。而乡政府新任命的财政
      助理,业务不熟悉,工作不认真,还总想贪个小利弄个小钱把财务弄得乱七八糟,
      上级拨的款对不住数,干部工资总不能按时发放。乡党委经过研究,决定恢复王东
      森的财政助理职务,那个乡党委主要领导还亲自去王东森家宣布。这一事件对王东
      森的一生影响极大,特别坚定了他搞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因为他懂得了,只有搞
      好工作,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别人想搞垮你也很难。
      
          就是在王东森任职财政所长的1987年,我调到了白坪乡政府,和王东森成了同
      事。第一次接触他,我明显感觉到他的严厉,他的黑黑的脸庞,总像在思考着什么
      问题,透着一种正统气,认真气,像不好接近似的。我曾恶毒地开他玩笑:“你演
      包拯根本不用化妆。”他却笑着说:说的对,我在生产队当记工员时就有人喊我
      “小包公”。我很惊诧。想不到外貌很威严的他性情竟十分随和,他根本不在乎同
      志们的玩笑。以后接触多了,就逐渐觉察到王东森的许多可贵之处,是个可信赖的
      同志。他对工作很重视,领导交给他的。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工作,他都全力以
      赴地去干。平时的财务管理,现金手续,对谁都是一是一,二是二的。当时乡财政
      比较困难,每发一次工资都要四处筹款。东森把财政所的钱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一般情况谁也别想从他手中要出钱来。他声称要先保证大家的工资,工资是机关干
      部养家的根本啊!因此他没少得罪人,也没少得罪领导。可他每当按月发工资时,
      看到人人都能领到工资的笑脸和乡领导满意的神态,他就感到莫大的安慰。乡财政
      一年一度在人大会议上所作的预算和决算报告,王东森当作是自己一年一次向全乡
      人民交底的机会,是他一年一次对全体人大代表的工作汇报。他从不以为是例行公
      事,每年的财政报告他都要思考上三五个夜晚,且在人大会议上一字一句地认真表
      述。
      
          1988年的春天,担任乡财政所长的王东森,还兼任了西白坪村的代村委主任。
      这是因为西白坪村情况复杂,问题成堆,是全乡的老大难村,几年连个村委主任也
      选不出来,选出来的也不愿上任。乡党委研究让王东森代西白坪村村委主任,有人
      说是乡领导在难为他。而王东森当即就去西白坪村开群众会了。还有人说王东森:
      当着财政所长多美!这不,工资不增加待遇不多给,却揽了个烂摊子。真是个傻帽。
      其实王东森觉着挺愉快的,他天生是个干事的角色,他从不愿一闲着。事实是工作
      越多他越感到快乐,工作越忙他越浑身是劲。他把代西白坪村村委主任当作一次机
      会,要用自己的心智来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工作。自从他代了村委主任,一:有时间
      就呆在西白坪村。我每次到西白坪村下乡,总能看到东森在群众家院出出进进,总
      能看到东森在村办煤矿来来去去。他很少发脾气,至多皱眉头,解决矛盾也和风细
      雨的。每到中午吃饭时,东森总把我们几个乡干部领到他家三间大瓦房里,吃他妻
      子烙的薄烙馍,喝他妻子煮的玉米稀饭。边吃边喝边听王东森讲西白坪村的困难,
      发牢骚。他也有苦恼和牢骚,但只是说说而已,并不影响他的工作。一年过去,西
      白坪村经济上去了,村办煤矿红火了:一所教学楼盖起来了,群众最头疼的孩子上
      学问题解决了:村委班子团结了稳定了积极性发挥出来了。正当王东森准备向乡党
      委交差时,想不到的是西白坪村全体选民,正式选举王东森为他们的村委主任。
      
          群众爱戴的就是能给他们谋利益的领头人。于是。1989年王东森又在西白坪村
      干了一年。
      
          党组织对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是非常关注且很重视培养的,乡机关党支部早把王
      东森纳入了党员培养对象。1989年的风风雨雨,王东森始终头脑清醒,他坚定地认
      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白坪乡群众的小康日子。他身在
      远离北京的嵩山脚下,政治上却与党中央高度保持着一致,而且在1989年3 月,他
      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1989年8 月被乡党委批准入党,从此王东森成为了
      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王东森人生道路的一次最大的飞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