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帐篷里这几天中午都很难呆人了,非常热。但是每天回来,都有回家的感觉。
      从13日离开济南以后,虽然每天都跟妻子通话,却好像把家忘了。今天军区一定要
      我参加组织唐岩峰旅长到北京作抗震救灾典型报告的材料,我要求留下都不行,马
      上出发去北京。但我把行囊都放在这里,我绝对会很快回来的。政治部江行义主任
      说:我替你看着帐篷!这个班用帐篷开始就我自己,后来军区摄影干事施文标来跟
      我做伴。妻子说,一定把你们的帐篷拍个照片给我看看。她还以为是个很小的旅行
      帐篷呢。我说起码里边有桌子,这是旅政委想办法为我写作提供方便,刚来时天天
      趴在床板上敲电脑。
      
          吃饭的时候,政委说昨天一个作家采访团来,临行上车时,一位成都的女作家
      又跳下车说,不行,我还有话要说,一定要说!别人拦也拦不住,她跑到战士们面
      前哭着喊了一句:我爱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大地震救灾的胜利!我非常爱你们!
      
          “洞口坍塌,掉下来的全是灰,我当时戴着挖矿用的防尘罩,根本不敢摘,在
      满洞口飞舞的灰尘中趴在地上,紧闭双眼。不知过了多久,灰尘渐渐散去,我才发
      现洞口被塌下来的起码上万吨重的大小石头堵得死死的。此后的余震不断,每震一
      次,狭小的洞里便产生一种嗡嗡声撞击耳膜,声音不大,不像第一次地震时发出的
      是一种轰轰的巨响。”
      
          这段话引自2008年5 月21日的新华网,叙述者叫彭国华,男,1971年生人,绵
      阳市安县睢水镇道喜村村民,附近一个天然石灰矿的矿工。在这场大地震中,许多
      幸存者都是一个传奇。这些传奇的诞生首先得益于当事人坚强的生命力,更得益于
      无数紧急出动的援手。我们无法将那些危难之时伸出的援助之手逐一描绘,只能择
      其一二,以点带面,帮助后人洞悉这场大劫难中的世象人心的概貌。不妨从千里之
      外向安县紧急降落的部队说起,先说他们去往睢水镇的迅雷之势。
      
          同众多在5 月12日领受救灾任务的部队一样,成都军区某装甲团受命之时远在
      震区的千里之外,这个装甲团驻地在云南昆明市的呈贡县。5 ·12大地震发生当日,
      该团官兵除部分在营区留守之外,大量人员在马龙驻训地训练。12日14点28分,地
      震发生后,这支敏锐的部队立刻开始进行应急机动准备。果不其然,几个小时后,
      上级发出命令,要求该团火速出动,奔赴灾区。
      
          从呈贡到上级指派的救援地安县,把这段摩托化开进距离称为“千里”,毫不
      为过。集结、进发,全团分三个梯队分别从驻地和马龙驻训地向安县机动。雷厉风
      行的战斗作风这个时候不体现,更待何时?最重要的是,早一秒钟到达震区,就多
      一个生命幸存的可能,就可能减少一点财产损失。在火车上,官兵们都心急如焚。
      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各梯队的领导都集中到一节车厢里,把整个征程的时间都用于
      探讨接下来的营救方案。没有一分钟能用来休息,在后来的回忆中,许多人都说,
      起先的几天几夜,他们几乎没有睡过哪怕一分钟。
      
          14日凌晨5 点半,3 个梯队全部抵达安县。毫不迟疑地,以师部派下的刘清泉
      副师长和团政委江水清为领导的几个临时团常委班子成员找到了安县抗震救灾指挥
      总部。在指挥总部,几位领导很快弄清了安县灾情的基本状况。这个县共20个乡镇,
      275 个村(社),50余万人,98%的群众受灾,尤其以高川、茶坪两个乡受灾最重,
      如高川乡泉水村两个组共200 多人全被掩埋,无一人生还。地震发生后的最初几天,
      因路断、电断和信息中断,外面无从知道里面的情况,成为各媒介关注之外的重灾
      区。
      
          灾情比预想中的要复杂和严重。已有一些友邻部队到达安县。当此时分,各部
      队之间战斗作风的比拼显然也已在暗中进行。这个装甲团绝不甘心被别的部队比下
      去。在与安县指挥总部短暂的接洽后,装甲团几位领导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向指
      挥部的安县王书记提出一个大胆的请求:我们要最急难、险重的任务。请把高川交
      给我们装甲团。
      
          没有不妥。确定。
      
          真正投入战斗的时刻来临了。回到部队当中,一阵部署后,全团1200余名官兵
      再次整装出发,向指挥总部指派的部队临时驻地睢水中学开进。7 点30分,即两个
      小时后,到达睢水中学。现在,是向高川挺进的时候了。从部队当下的所在地点到
      高川乡,由地图观测,距离并不算远,只三四十公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塌方导
      致的道路的大量消失,使接下来的进程将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和难度。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