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迷上太极图,对明赐东来说,其实很偶然。明赐东日后才明白,就是这又一次
      的人生偶然,不但使他习得了一种和谐的管理理念,更使他悟到一种人生的至高境
      界——一种如“兵无常法,水无常形”般圆融自由的太极人生境界。
      
          这个偶然缘于一个图形。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明赐东,一直钟情于中国古典哲学,
      他时常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把自己的企业作为哲学管理的试验基地。一天,
      两个销售员因同一笔业务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打击销售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会丢失这笔业务。思考解决办法的明赐东随手画
      了一个圆来表示这件事,并画了一条线,把圆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代表这个矛盾
      的主要部分,一部分代表这个矛盾的次要部分。在分析两个销售员性格和能力后,
      明赐东又不时地调整这条线,以表示他们的对立与统一。当这条线在表示他们性格
      和能力相容和互补并变成了一条曲线时,明赐东惊叫起来:这不是太极图吗?这么
      一来,太极图不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图形表达式吗?
      
          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明赐东,立即着手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发现太极
      图蕴涵着很多奥秘。从此他迷上了太极图,并下定决心要传播它,弘扬它。
      
          每一次探索和创新,总是伴随着不理解。明赐东研究“既虚且玄”的太极图,
      又一次经历了家人、同事和朋友的不理解。
      
          探索之途是乏味和艰辛的,但却充满着灵魂的愉悦。在一片不理解声中,明赐
      东自掏经费,成立了“太极文化研究所”,开始了他的太极图探秘之旅。
      
          “太极图其实是一个哲学图形。它是在文字未出现时,我们祖先用来揭示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的图形,它构成了涵义丰富而深邃的‘太极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
      系的关键词就是阴阳。它内含的阴阳两仪,就是当今辩证矛盾学说最直观、最简洁
      的表达。”提起太极图,明赐东的兴奋之情溢予言表。喝了口茶,明赐东接着说:
      “我专程考察过西安半坡遗址,在出土的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上,已有阴阳太
      极图的雏形。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就已通过太极图阴阳这一辩证
      矛盾来概括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变化,比两千六百年前的古希腊哲学起源至少早了两
      三千年,这充分说明太极图是中华哲学的起源,同时也是世界哲学的起源。”
      
          当我在梳理这段文字时,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二〇〇七年明赐东在成都群众艺术
      馆举行的一场题为“太极图探秘”的演讲上。那天,他用翔实的考古资料、类比的
      手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详细地阐述了“太极图是中国的第一发明;太极图是对立
      统一规律的图形表达式,太极哲学是世界哲学的起源;‘太极和’思想是中华文化
      和世界文化的永恒主题;‘平衡论’是科学基本定律;伏羲文化、龙文化、太极文
      化是孕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母亲;儒学的实质是以儒家思想为教义的‘儒教’;道
      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治国之道;”等八个观点后,喧闹的会场寂静无声,人们
      的眼光由怀疑进而惊诧,再而钦佩。
      
          一个观点形成一个命题,一个命题也许就是一次创新。在自控阀领域创新不断
      的明赐东,又开始了文化领域的创新。
      
          在演讲行将结束之际,明赐东发出了为太极图申请世界“非遗”的倡议。他说
      :“我已经把一份三万多字、十八页的《申报书》及建议函递交到四川省文化厅,
      提出了就太极图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一中国原始文化瑰宝能更加深远
      地影响中国和世界,也避免‘端午事件’在太极图上重演。”
      
          话音刚落,群情高亢,掌声雷动,在场的记者们蜂拥而上。
      
          此刻,戴着“中国自控阀第一人”和“太极申遗倡议第一人”桂冠的明赐东,
      其人其事成为了舆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对太极图申请世界“非遗”的倡
      议引发了网络的热议。
      
          继成都演讲后,明赐东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威海、西安等地进行了二十五
      场演讲。接着,凝聚着明赐东太极研究心血的系列论文相继在《威海日报》、《西
      安日报》、《西安商报》、《中国文化报》及韩国《华商报》等报刊上发表。二〇
      〇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当蕴含明赐东惊世骇俗的创新观点——“太极图是中华哲学
      之根,世界哲学之源”的《探赜索隐太极图》一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刊登后,
      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短短几天,以《太极图:世界哲学的起源》为题全文
      转载该文的报纸杂志和网站达九_ 千六百多家,百度、谷歌等著名搜索引擎上《太
      极图:世界哲学的起源》关键词词条最高峰时达十万余条。
      
          “我的这些观点和命题的提出,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用类比的
      手法和逻辑推理方法去看,我的这些命题和观点的提出并不是想当然的。比如,我
      们都知道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之说,那么是谁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呢?伏羲是我
      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通过考古资料和大量的文献可以看出,与伏羲同一时代的
      龙文化和太极文化,分别代表了伏羲的精神和思想。那么,五千年文明史是否就该
      是伏羲所孕育的呢?基于以上的推理,我提出了‘伏羲文化、龙文化、太极文化是
      孕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母亲’的观点。”明赐东对我如是阐述他太极文化研究命题
      的提出。
      
          明赐东很忙。每次我见他时,他总是忙碌着。是的,他很忙,偌大的一个现代
      企业集团需要他管理,一百项技术专利的目标鞭策着他在科技创新之途上继续攀登,
      而散发着人类智慧光芒的太极哲学又诱使着他不断探索。
      
          此刻,坐在我对面的他又沉浸在探索太极图奥秘的喜悦之中,思绪,在千年的
      历史长河里畅游。
      
          “世界哲学的起源到底在那里?是谁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太极图到底是科
      学还是迷信?为什么太极图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国外大放异彩,在国内却备受冷遇?
      几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百思不得其解。
      
          “……每一次解读都是一次深刻的敞亮,每一次解读都能让我为之震撼与陶醉,
      并从心底涌出无比的惊喜和自豪。因为太极图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它已是全人类的瑰宝……”
      
          以上引号部分引自明赐东《太极图探秘》一书的后记。这部即将由四川大学出
      版社付梓,以“四字经”开篇,配以六百多幅图片,四十余万字的太极图研究专著,
      不仅追溯了太极图的起源,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太极哲学内涵,梳理了中华文化渊源,
      而且还赋予了太极哲学新的时代意义。
      
          一篇篇太极哲学研究论文渐次在我面前展开。读着,感受着。感受着的同时,
      我又感动着。感受着明赐东对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品咂与认同,感动于明赐东对
      博大精深的太极哲学的痴迷与执著。虽然我还不能说他的每一个创新观点都能成立,
      但我坚信,每一个创新观点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守。
      
          责任与使命交织,智慧与智慧碰撞。此刻,我似乎明白了明赐东为什么会由一
      个成功的企业家转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
      
          或许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或许是固有的民族情结。或许是使命与责任。
      
          那么,以上的叙述,是否就是明赐东痴迷于太极图的原因呢?
      
          是,又不全是。
      
          在明赐东的《太极图探秘》一书里有这么一段话:“无论一个人创造了多少财
      富,在物质世界里终归是沧海一粟,总有穷尽的时候。如果我们把老子的《道德经
      》折算成金钱,一个字值一千亿、一万亿,那该是多少钱?可它终归有用尽的时候,
      而《道德经》蕴涵的思想却无穷无尽,万世永存。”其实,在这册书中,明赐东用
      儒家理论和道家思想论及物质与人生的篇章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感性的论述无疑折
      射出一个成功企业家对物质财富的反思,也透露出一个企业家在物质欲求得到满足
      后对精神需求的深深渴望。
      
          创业时期的明赐东,生命世界里内蕴着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使他变得神采
      飞扬,而这种力量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他对财富的拥有和自身梦想的实现。此时的
      明赐东无疑深刻地体验到了创造财富和支配财富的快感,也深深体验到了实现梦想
      的快乐。然而,创业成功后,将以什么作为他新一轮人生前行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呢?
      我们在不少“成功”企业家的身上发现。当他们最大限度地拥有财富后,纷纷转向
      了各种方式的自我享受,但终究感到“活着没劲”、生活无聊。为什么会这样?究
      其原因,其实是他们丧失了功成名就后生命的方向感和意义感。睿智的明赐东意识
      到,财富若不和生命的光彩结合在一起,就只能是一连串没有意义的符号。在他的
      眼中,财富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金钱为代表的可湮灭的财富,一种是以精神力量为
      代表的不可逆转的财富。“比如说一个画家、音乐家、文学家。他的精神财富是不
      会逆转的,而金钱所代表的财富可以一夜之间拥有,也可能一夜之间消失,是可逆
      转的。虽说物质决定精神,但精神永远高于物质,其时间的延续性大大长于物质。
      很多人分不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味追求财富而忽略精神,所以感到困惑与迷茫。”
      明赐东说。
      
          事实上,明赐东不但拥有可逆转的物质财富,同样拥有不可逆转的精神财富。
      他不会打麻将,业余时间都是泡在茶楼里看书;他不喜欢时下很多“成功人士”趋
      之若鹜的娱乐方式,却在看书写字累了时去看看电影;他不喜欢玩车,却喜欢摄影,
      而他的摄影似乎还有那么一点专业水准。他看的书主要是阀门专业书籍及历史和文
      学类书籍;他喜欢写写散文,偶尔还会写点诗。他的散文富有哲理,他的诗颇有灵
      气;他的散文厚重,他的诗歌抒情。作为企业家,他用文字孵化企业家的灵感;作
      为文人,他把务实的个性融进了企业,这两种类型的本质是文化。因而,他注定与
      文化有扯不断的情结。
      
          二〇〇七年七月,明赐东创作了《情爱学》一书,并投资国内著名的文学网站
      “红枫叶”(后更名为“华林红枫”),为的是让更多的像他一样有着文学梦想的
      人有一个施展平台;为提高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水平,连续两年来,明赐东出资分别
      在四川德阳和山东威海举行文学研讨会,并不定期举行有奖征文活动,以激发文学
      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为着自己的诗歌情结,二〇〇七年十月,明赐东创办“中国诗歌网”,为一度
      低迷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活跃而富有激情的空间。结合自己诗歌创作的经验和阅读诗
      歌的体验,他创作了《诗情画意》一书。
      
          二〇〇七年十月,明赐东创办了“太极图网”,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
      少年了解太极图。
      
          “每个人都在玩,只是我们的玩法不同。许多人玩麻将,乐在其中;我玩文学
      和太极,趣味无穷。”在一次华林集团董事会上,明赐东说,“人的快乐其实很简
      单,只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去接近它、实现它。不过,目标的实现与
      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享受了追求的过程。”
      
          是啊,我们都在玩,关键在于怎么玩才有品位,怎么玩才有价值。
      
          一家以太极文化为主题的高档茶楼高调开张。这家由明赐东投资、以“笑奥”
      为名的茶楼,四处悬挂的都是一些著名书画家所绘的太极知识图和书法,连顶灯都
      是特制的太极八卦图案。整个茶楼的装修风格,无不体现出太极图圆润和谐的韵味。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