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原以为,和县委书记王西冀见面,他会谈芒果、谈锦江、谈这样那样的优势,
      却没想到说得最多的却是竹子。他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书,谈到竹文化,俨然—位
      专家学者。他说等到田东县的荒坡野地,石山犄角都种上了竹子,他的心才会落到
      实处,才会真正拥有满足感。这话听起来有点悬乎,难到七十亿的锦江项目还没有
      满足感?难道猛增的工业产值还没有满足感?
      
          在王西冀书记办公桌的台历上有许多随手记录下的字句,大多是工作中的感悟。
      看了这些字句,也许能捕捉到他内心深处的撼动,从而理解他上面说的话。“多花
      一点时间读书学习,多花一点时间调查研究,多花一点时间琢磨问题,多花一点时
      间研究政策。”“做任何事都要对历史、人民、组织、工作、家庭、自己负责。”
      “屁股永远坐在群众一边,从群众骂娘的地方抓起,全力为群众谋利益。”“敢于
      面对家丑,勇于接触问题,善于联系群众。”“事业聚人心,人格促人和,实惠解
      人困。”……
      
          这些写下的字句完全可以编成一本小册子。
      
          王西冀书记是个爱读书的人,其实他更爱思考,大家都说王西冀书记爱说笑话
      喜欢自嘲,其实他是在自省。否则,我们不可能看到这些发自肺腑,朴实直白却说
      到人心坎里去的“语录”。他不止一次在会上说,“做老百姓的官,就要弄清楚人
      民群众最想要什么?弄清楚我们能为人民群众做什么?”像他的手机号码自他调到
      田东就没换过,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他经常会收到老百姓发到手机上的短信救助或
      投诉,成了“绿色民情通道”。
      
          王西冀内心有一种“恋土”情结,他认为工业可以强县,而农民的富裕一定是
      实实在在从土里长出来的。过去田东的地里只产粮食,后来种芒果种甘蔗算是往前
      跨了一大步,应该还能“淘金”。
      
          对于长在阳朔的王西冀来讲,漓江两岸竹林叠翠,倒影涟漪,深深地印成一幅
      山水心画。这个“竹结”总要张扬出蓬勃的力量。他深情地说,你看竹子,哪怕是
      在条件艰苦的峭岩陡壁上,也能顽强生存。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
      供人类食用;用笋农缝的布鞋,忍辱负重。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具、竹工艺等
      应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子多
      少魅力。即便是残留的枝丫扎成扫帚,也为人类清除污垢,抑或是竹末、竹头,也
      在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他下乡看到田东的路边、沟边、河边、山边及屋边,
      有竹就莫名地兴奋。见到一些地方水源越来越枯竭,总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有竹
      子……”
      
          竹子属于生态林,年年可以砍伐,又是可再生的树种,竹子种植应该是生态建
      设一个产业性的战略,是绿色大产业、富民大发展的项目。
      
          生态,是—个令人产生激情的字眼,但—个地方的生态怎么抓?单一地去干肯
      定不行。王西冀琢磨着要和产业连在一起,要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
      展生态化”的路子。思虑成熟后,他在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了这个思路。同时,提出
      了从“山上竹海,山下蔗海”抓起,把竹产业开发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
      点,作为发展“大财政”、“大农业”、“大林业”的财政增收,企业增利,农民
      致富的“三赢工程”来抓。他派纸厂、主管局到产区去考察。回来的人啊,摩拳擦
      掌。他又派广电局、办公室的人去调研,回来的人啊,鼓与呼的劲压不住。他自己
      率队到浙江吉安县、临安市去考察……他看到吉安因竹富县,因竹富民,把一根竹
      子做成了一系列产业,心潮澎湃,下定决心当—个“竹书记”。“既要百姓奔康,
      又要绿水青山。”去年全县种竹子大会上,他提出了种竹子的“六要”:布局要规
      划,机制要创新,投入要增加,榜样要树立,服务要到位,政策要配套。县委政府
      拧成一股绳,每年拿下五万亩,一届下来二十五万亩,加上原有竹子,大约三十万
      亩。如果五年后,田东有三十万亩竹子,二十万亩山茶油,仅以现在的价格框算,
      每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增收二千五百元左右。那拉起的产业呢,将是—个又—个
      令人咋舌的数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