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战”的定义是指运用毒气、发烟剂等化学武器所进行的战争,其历史可
      以追溯到距今几千年以前。用硫磺和沥青熏退敌人的方法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就有所
      发现。古代的猎人们为了使猎物从藏身的洞穴中出来,故而在其藏身之处的上风头,
      点燃的树枝和青草将其熏出来,也可以说是一种化学战。当历史进入到中世纪后,
      砷化合物等化学物质也并不少见。十九世纪后,伴随着合成化学工业的急速发展,
      化学战材料也得到了飞快的进步。同时,各个国家之间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动议也
      随之提出。到1899年的第一次海牙条约和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条约,做出了禁止使
      用毒气的规定。但是,在第二次海牙条约签订七年后的1914年所爆发的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的第二年,即1915年的4 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境内的伊普尔这座历史名城,
      就第一次大规模地使用了氯酸瓦斯,从而使交战双方都倾注了全力来进行大规模的
      化学战。所以说,化学战的历史渊源虽然很久,但还是进入二十世纪后才突然地急
      速发展起来。
      
          德军在伊普尔取得胜利和协约国军队溃败的消息,引起了各国军事专家的关注,
      视此为重大事件的日本陆军中央命令陆军技术审查部部长岛川文八郎中将,对毒瓦
      斯以及在欧洲战场所使用的各种新式武器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和研究。从此,在日本
      陆军中开始了有组织的化学战研究,包括军用防毒面具和轻迫击炮发射毒气弹的研
      究和使用。1918年5 月,以日本陆军省兵器局局长渡边满太郎为委员长,成立了
      “临时毒瓦斯调查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为“应付时局变化而有所准备”即为向苏
      联“西伯利亚出兵的化学战准备”为目的的实施机构,它以毒瓦斯的研究和制造、
      防毒面具的改善和大批量投产等直接为战地服务的具体化为主要任务。1919年4 月,
      为了促进日本陆军的技术进步,在军队系统内设立了陆军技术本部和陆军科学研究
      所,本部部长隶属于陆军大臣,研究所隶属于技术本部部长。从此,在日本陆军中
      诞生了科研机构。1925年又将从事化学武器研究的原第二课升格为第三部,由岸本
      绫夫少将任部长(1936年晋升为大将),集中了一百名年轻有为的将校和大学毕业
      的专业人才。1929年设立了日本陆军化学战研究会,由时任参谋次长的南次郎中将
      担任会长,开始在军队中以科研为主体的化学战教育。1929年5 月开始在日本陆军
      造兵厂火工厂忠海制造所小规模研制化学毒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日本陆军大本营制定了“时局军备改革方案”,确定了“新建瓦斯防护教育机构”
      以及“在军队中设立瓦斯防护教育设施”的方针。1933年4 月21日,日本军部下达
      了成立瓦斯防护教育机关的“陆军习志野学校”命令,并于1933年8 月1 日举行了
      建校仪式。1938年8 月,以日本关东军化学部,日本陆军第六技术研究所和习志野
      学校骨干人员组成的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在中国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秘密建立。从
      此,这支恶魔般的部队开始了在中国研究、实验、制造各种类型化学武器的历史。
      1945年8 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后的六十多年中,日本研制并抛弃在中国大地上的二
      千余起化学武器伤害事件都与这支恶魔部队有着紧密的关系,给正在和平建设中的
      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段历史是我们所不能忘记的。
      
          日本的齐齐哈尔五一六部队在世人的记忆中是很陌生的,如果把它与臭名昭著
      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杀,与位于哈尔滨的日军“七三一”部队的细菌试验联系起
      来,就会令你毛骨悚然。那么,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它在战后六十多年
      后,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是怎样引起全世界人民关注的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