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王教授!前面就是太平岛了!”小陈的喊声把王恒杰从梦境中招回,他扶了
      一下眼镜,向舢板船的前方望去。
      
          “太平岛,久违了!”他感慨地在心中呼喊着。
      
          太平岛,这个只有零点四四平方公里的地方,在美如仙境的南沙却是个最大的
      岛,古时称其为马峙。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国渔民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船队必
      经的要冲及避风港和栖息地。也是王恒杰此次考古的一个重要的文物探查点。
      
          王恒杰注视着那个越来越近的翠绿的小岛,默默地在心里赞叹着:“太平岛啊,
      你这绿色的生命之岛,当远航的人们登上你的时候,能不产生天下太平的感觉吗?!”
      
          “王教授!咱们从哪儿登岛哇?”小陈大声地问王恒杰。
      
          “从哪儿登岛呢?”王恒杰也无从选择。
      
          “靠近再说!”王恒杰大声回答着,眼睛随着他的心思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地
      巡游着太平岛。
      
          现在是中午十点多了,海神早已将那朦胧的幔帐拉开,大海一碧万顷,风平浪
      静。小舢板就像王恒杰小时候在松花江上打爬犁一样快速而稳健地在太平岛前滑行。
      
          “无畏则坦荡,坦荡则无疑问也。”中午十一点,选择这个时间闯岛,是汲取
      了昨天的教训,是为了让岛上的守军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小舢板突然减速了,并传来小陈的喊声:“王教授!左面是码头,右面是雷区,
      怎么办?!”
      
          王恒杰沉思片刻,顺着小陈手指方向看了看说:“向雷区靠!”小陈好像没听
      清楚:“向哪儿靠?”“雷区!”王恒杰坚定地命令道,同时他站了起来,和他的
      语气一样坚定地站在了他的那面红十字旗下,“置之死地而后生!闯!”他的内心
      对自己下着这样的命令。小舢板向着太平岛的雷区滑去。
      
          太平岛是台湾的“南沙战区司令部”的驻地。
      
          正午十一时,这是岛上士兵开始休息之时。岛上的硏望哨发现了他们,在望远
      镜中,哨兵看到一条舢板船,船头飘着一面画着红十字的破旗,船头站着一个断臂
      老人,船正向雷区驶去!
      
          “警报!”“有一条舢板船闯雷区!”步话机中的报警使岛上的官兵忙碌起来。
      警备艇从左右两侧开来,哨兵鸣枪示警并大声喊着,叫着,示意王恒杰向码头方向
      靠岸。那些休息的官兵(无论是在海滩上的还是营房中的),都向海面上望去——
      就像在沙漠中发现了一棵小草一样的惊奇。是呀,在这万里无垠的南沙能见到点点
      渔帆就很难得,何况这小小的舢板呢?
      
          岛上的报警是随着枪声传到王恒杰耳朵里的。这回的枪声对他而言,如同除夕
      爆竹。因为他是唱着荆轲的歌而来的。
      
          他回头对小陈说:“你把身子伏下点儿!”。转过头时,他在他的眼镜片前发
      现岸上的士兵在喊着,用手指着另一个方向。在那个士兵的后面,还有几个人影在
      奔跑。他又回头对小陈说:“向那边开!”舢板向远处哨兵指定的方位开去。在这
      风平浪静的海上,王恒杰听不清哨兵到底在喊些什么,可是他却听到了太平岛左右
      两边的弧形地带传来的巡逻艇的马达声。
      
          是的,舢板船的左右两边的远处,各有一艘巡逻艇向他驶来。如果我们可以俯
      瞰一下现在的太平岛,我们会看到淡蓝色的大海护拥着碧绿的小岛,这三条船却在
      淡蓝色的海面上形成了三条白色水线组成的一个箭头形状,直指码头。岛上的人们
      也在向码头涌来。不管是穿军装带武器的,还是只穿三角裤光着膀子的。他们不是
      来欢迎谁,而是来看看那个不要命的闯岛者。
      
          枪声又响了!
      
          王恒杰已能清楚地看到两条巡逻艇上的水兵在向天空鸣枪示警。船与船、船与
      码头的距离基本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长度约有二三百米。
      
          “向码头靠!”王恒杰大声的“命令”小陈,他连头都没有动一下,像桅杆一
      样站在船头。舢板继续前进着,海面上回荡着枪声和命令停下来的喊声。
      
          在距离码头一百米的地方,三条船会合了。也就是说巡逻艇对王恒杰的舢板船
      的拦截成功了。
      
          舢板船在国军巡逻艇掀起的浪中上下左右地晃动着——王恒杰用右臂死死地抱
      着旗杆,抬头看着右舷巡逻艇栏杆边站着的水兵,头脑中翻滚着对方可能的发问和
      自己的回答。
      
          “慢慢地靠岸!”水兵站在栏杆边,左手拿着话筒用右手指着码头命令着。
      
          舢板船在巡逻艇的轰鸣声中摇晃着向站满“欢迎”人群的码头开去。
      
          舢板船终于靠上了码头。王恒杰在经历了千辛万苦、激荡反复后,在一种无法
      形容的激动的心态下,登上了太平岛。他不知道是谁搀扶他从舢板上下来,也不知
      道是几个人在搀扶他,他只是觉得在登岸时,自己有点迷迷糊糊的,觉得眼前是一
      层一层的人影,一双双的手在他左右臂上、胳膊上拉着他、扶着他。他也顺从着这
      些帮助他的力量,脚步从慌乱中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他从他的感觉中把他以前对登
      岛后的猜疑扔掉,把他那倔犟的嘴角向上挑了起来,带着微笑环视着他周围的人们。
      
          “你们从哪里来?”站在人群前面的一位军官向王恒杰和小陈问道。小陈脱口
      而出说:“海南岛!”此时此刻的王恒杰还没有从他的亢奋中解脱出来,当小陈说
      出“海南岛”这个词时,王恒杰才明白对方在查问他们。他和小陈一样,在小陈话
      音落地之时,他也下意识地说出两个字:“北京!”“啊!……”“北京来的?!”
      “北京来的?!”“北京来的!”北京这两个字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他们
      私语着,从怀疑到兴奋再到鼓掌的浪潮。这个过程只经过了几秒就完成了。掌声响
      了,双方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事实是,就在这几秒钟中,却发生了这件具有历史
      意义的事件!在这几秒钟里,双方的举动都是发自自身的下意识,这种下意识,是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意识表现。
      
          “我是从北京来的。”王恒杰在掌声中把他的右手握成了拳头在空中一挥,眼
      含着泪花,激动地提高了嗓门说,“见到你们我非常高兴!”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王恒杰对面的军官在掌声中用惊疑的眼神看着他,自语道“噢……北京。是自己的
      同胞啊!真不好意思,向你们开枪了。”他带着歉意对王恒杰说。王恒杰被这些话
      给感动了!“不好意思、自己的同胞”这些词句出自国民党军官之口,这是他根本
      就没有想到的!在这几秒钟里,他的担心消失了,他的自信恢复了。他挺了挺腰,
      对那位军官,不!是对全体驻岛将士说:“你们开枪是对的!”他又挥了一下拳头
      说,“你们做的对!为保卫中国的领土,开枪、开炮有什么不对呢?!”掌声跟随
      着王恒杰的话又响了起来。那位军官也激动了,他向前走了一步,好像要去握一下
      王恒杰的手,但是他停下来了,并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王恒杰回答说:
      “上岛上来求医。”王恒杰为了预防万一只能这样回答。担架和卫生兵早就站在人
      群里了,因为王恒杰的红十字旗已经让岛上的军士们做好了准备。军官向后面挥了
      一下手,命令道:“医务官!”“到!”“送他们去医疗室!”“等一下!”王恒
      杰摆了摆手对军官说:“我要见一下你们的长官!”“医疗可以,这是人道主义义
      务!长官不能见你。你应该清楚因为什么。”那位军官把手向两边一分,脸上露出
      一丝无奈的神情说,“我们还没有三通啊!”围观的军士们的窃窃私语停了下来,
      这热闹的场面突然地静了下来,码头上只有船只的马达在轰响。王恒杰蹲了下去,
      用膝盖压住他那军用背包,用右手匆忙地把它打开,把那些早已准备好的能证明他
      身份的报纸、照片、证件、论文、书等拿了出来。围观的军士们和查问他的那位军
      官都在仔细地注视着王恒杰的每一个动作,本能地慢慢地在向后退,站在他身旁的
      小陈却向前迈出了一步,接过那些东西,并扶起了王恒杰。王恒杰环视了一下他周
      围的军士们,然后,在小陈手中拿出了一张两人的合影和一张名片,把它交给那位
      军官。这是几年前他与台湾学者在对“南海文化圈”的学术研讨时的合影,而名片
      就是那位台湾学者的。他对那位军官说:“我是个学者,搞历史的,这次来南沙考
      古就是要证实南海、南沙自古就是我们中国的!这是我写的书,这是我的工作证…
      …”王恒杰一边说,一边从小陈手中一件件地把他的“宝贝”交给那位军官。周围
      的议论声又响起了。王恒杰继续说着,指点着,说明着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而
      那位军官却被王恒杰的举动给搞得手忙脚乱,他不知道现在应该如何处理眼前的这
      些事。他匆忙而又不失仔细地看着王恒杰递过的东西,并若有所思地对王恒杰说:
      “噢……您是大陆的学者……学者……”他低下头,看着手中拿着的这些东西,喃
      喃说道,“王教授!您先在这儿等一下,我去向长官报告。”掌声又一次响起。王
      恒杰长出了一口气,从登岛开始到现在,只是十几分钟,岛上的军士们就完成了从
      “你们”“同胞”“您”到“王教授”的称谓的过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