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德国待久了,薛芳森也日益深切地感受到发达国家的发达之处。作为一个老
      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制都比中国要好很多。
      
          薛芳森有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在德国时刚好发作过一次,需要住院治疗。这种
      病在国内住院也会花费不少,更何况是在消费水平很高的德国。但由于他刚到德国
      时买了一种较好的医疗保险,很快住进了医院。
      
          德国的医院硬件条件比中国好许多,服务更是如此。医生对病人的任何咨询都
      百问不厌,患者和医院之间也不发生任何直接的经济关系,一切治疗费用全由保险
      公司承担支付。因为保险公司有很专业的医疗顾问,熟知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费
      用情况,医院也不敢为了经济效益吓唬患者去做许多不必要的检查,这些和在国内
      就医的状况相去甚远。
      
          结果,薛芳森分文不花地在德国住了一回院,并且,在医院里找到了被细心呵
      护的感觉。
      
          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让薛芳森赞赏,德国人对日常生活的精细态度也让他
      感慨不已。
      
          薛芳森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也在德国留学,有一次在实验室洗澡时不小心滑倒,
      头很重地磕在—个开关旋钮上,后果却一点也不严重。朋友感慨:“这样的事故如
      果发生在国内,很有可能会酿成大祸,因为中国的开关旋钮大多边缘锋利,磕上去
      不丧命也得头破血流。”薛芳森后来发现,德国的所有公共设施的旋钮都是浑圆造
      型的,也包括墙壁和桌椅的边缘,都磨去了锋利的棱角。
      
          日常消费也是如此,在德国,健全的法制使得你想买伪劣产品具有相当的难度,
      商家真正把顾客当上帝一样小心伺候着。
      
          刚去德国时,薛芳森买了一款相机,质量很好,只是用了几次后,对相机的款
      式不大中意,拿到商店对店主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方二话不说,微笑着给他换了一
      款新相机。
      
          这些人性化的小细节让薛芳森渐渐爱上了这个国家。
      
          薛芳森慨叹:“有许多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人家早就实现了。”
      
          那么,既然在德国过得那么舒心适应,而且只打几个月的工就能成为万元户,
      当初为什么不选择留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初出国的留学生,有办法留下的人很少
      有愿意回国的。甚至,“偷渡客”一度成为那个时代非常流行的名词。许多国内的
      高级知识分子宁可躲在国外打黑工也不愿留在国内当社会精英。当时的中国无论是
      经济水平还是科研条件同欧美的一些国家比,确实有相当大的距离,人往高处走就
      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必然。
      
          我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薛芳森倒很实在:“我当时都已经过40岁了,有家有小,留在国外有多大意思?
      如果只有二十多岁,或许会有别的打算。不过现在看来,我的选择也没有错。从第
      一次到德国和第三次到德国,中国的经济就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第一次和第
      二次留学都打了工,第三次就没有,因为那时我在国内的生活水准同国外相比差距
      已经很小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