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薛芳森的了解,是从一个个错觉开始的。最初是他的名字带来的性别上的误
      判,然后是他的外表。第一次去江西农业大学的大门口与他接洽时,迎面走来—个
      脚力强健、昂首挺胸,疑似成功人士的中年男子(唯一与社会上成功人士不同的是
      衣着的朴素和正统)。从他四处张望的眼神看,很像是来迎客的,但我迟迟不敢贸
      然上前确认。以前做期刊记者时,曾接触过一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好像没有这种
      风格的。
      
          但这个在南昌郊外的暮色里朝我大步走来的人,确实就是在昆虫冬眠和夏眠研
      究领域里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的昆虫学家薛芳森。
      
          资料上显示他出生于1950年,他的实际模样也显得比这个年龄更年轻更有活力。
      我由此判断他可能是科学家中为人比较活络、圆通的那种,因为资料上还显示,他
      曾担任过江西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
      
          但近距离接触后,你又能鲜明地感觉到他对被采访这件事的犹疑和戒备,在正
      式采访前的热身性接触中,他会不断地用话语和眼神揣测你的动机:“为什么会选
      择写我?”“对我的宣传真的是全免费的吗?”“你写这篇稿子是否为了用来评职
      称?”这种知识分子味很浓的精明又颠覆了活络圆通的印象,并且直接彰显了他对
      于学术之外的世界的疏离与隔膜状态。
      
          上网搜他的资料,也基本只能从期刊目录上找到他的名字,没有媒体的报道文
      章。薛芳森说,以前《江西日报》曾经给他写过一篇千字通讯,但他在办公室翻了
      半天,没有找到这篇报道。他很少上报纸和电视。
      
          一起外出用餐的过程也解构了薛芳森的气质,按他的收入水准,他在南昌早算
      得上成功人士了,但他点菜时的简朴精神和节约意识可能超过了普通的城市居民。
      
          从第一次见面到采访结束,唯一没让我发生错觉的是他的目光。他与人交谈时,
      喜欢二目灼灼地与你对视,既热烈又笃定,似乎他近60年的曲折与成功,都是在这
      种目光的照耀与引导下完成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