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5 月26日的东航担架飞机上,一位名叫陈学珍的81岁高龄伤员从被抬上飞机
      那一刻开始,就一直不停地在呼唤着儿子:“我的儿啊,你怎么还不来?”
      
          “您儿子现在很好!政府有规定,目前只有伤员才能上飞机。”守护在她身边
      的医护人员,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美丽而苍白的谎言。在成都华西医院转运伤
      员的名单中,陈学珍的名字后面赫然写着三个字:无家属。
      
          “53名危重伤员,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14岁。”随机前往上海的四川省人
      民医院辜玉刚副处长说道,“其中43人有家属陪同,有10人是单身来沪治疗。”
      
          没有家属陪同,意味着什么?
      
          5 ·12的那一个瞬间,在地震灾区,成千上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幸存的孩子和
      老人们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的欢颜。  每个机组人员心里都很明白,他们的
      亲人或许也成了被紧急救助的危重伤员,或许他们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没有人再追问下去。
      
          平飞不久,11名特殊的东航乘务人员开始了一段极其特殊的空中服务。她们是
      公司特别从各个航班上抽调来的,因为她们具有医务护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
      这个特殊的航班上,正需要她们精心的服务。
      
          这次运输的大多是年迈或重伤病员,公司特意准备了许多粥和比较清淡的餐食,
      乘务员在为他们提供餐食的时候逐一和医生、陪同家属先确认伤员情况再提供合适
      的选择。于是,餐车换成了托盘、白粥取代了米饭、水果替下了甜点……
      
          规范的蹲式服务,换作了跪式护理。
      
          2 小时30分钟的飞行过程,对伤员的心理安抚和用餐时间就占去了2 个小时。
      
          空姐们一勺一勺地喂粥,伤员们一口一口地下咽。
      
          在跪下喂粥的乘务长陆维中和托着腰背的乘务人员童海红的陪护下,悲痛的陈
      学珍逐渐从恐惧绝望中恢复了平静。在灾难和痛苦面前,这些原本并不相识的人,
      彼此靠近相互温暖。因为,有爱希望就在。
      
          “我要坚持,坚持不吃不喝!”
      
          63岁的孙旭光老汉倔强地拒绝进食。孙老汉是五保户,没有亲属陪同。地震时
      房子塌了,村里人救了他,解放军把他送进了医院。“我在骨折手术的时候就坚持
      了24小时不吃不喝。我身体很好!真的很好!”孙老汉用浓厚的四川话说着竟撑起
      双臂半坐起来。
      
          “他是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他的肠胃不好。一吃就要上厕所。”一旁会说四
      川话的川籍乘务员刘宁解开了这个迷。
      
          几句平凡而简单的话,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机组人员。
      
          在这些伤员里有一名小伤员,他叫吕占宏,今年11岁,由于地震时没能及时撤
      离,小占宏双腿骨折,膀胱破裂,骨盆骨折,是这些伤员中伤势最为严重的一位。
      小占宏是个内向有点害羞的孩子,但是很坚强,在整个运输途中他没有向随机医生
      和乘务员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始终坚强地面对现实。当乘务员把
      写有全体机组签名的祝福卡片、千纸鹤和爱心旗送给小占宏时,他那坚定的眼神,
      使得在场照顾他的医生和乘务员们感动得落泪。
      
          孙旭光,只是典型的淳朴坚韧的中国农民中的一个。灾难,让他们失去了亲人
      家园;灾难,也让我们收获了感动和真诚。
      
          在乘务员们的轮番劝说下,最终孙老汉吃下了两片西瓜。
      
          26岁的梁燕躺在担架上,身边是比她小一岁的丈夫王凡明。他们是一对刚结婚
      不久的年轻夫妻。在都江堰开始蜜月旅行时遭遇地震。妻子梁燕左大腿被倒塌的房
      梁压断;他们的新家已不复存在。
      
          飞机上,乘务人员为每位伤员送上了纸鹤、别着“绿丝带”的卡片,还有一支
      红色康乃馨。
      
          接过康乃馨的梁燕,高高地伸出手,然后重又捧回抱在怀里。
      
          “给我们拍张合影吧!”梁燕和王凡明说道。
      
          那支红色康乃馨像一束生命的火焰映衬着这对年轻的患难夫妻。镜头里,他们
      的脸上带着微笑,而两行热泪悄悄地从梁燕脸上滑落。
      
          东航为伤员们提供的悉心服务,深深地感动着地震灾区的每一个人。华西医院
      血液科的马洪兵医生为表达他由衷的感激,在震灾发生近一个月后,向东航写来了
      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尊敬的东方航空公司领导:我是华西医院血液科的一名医生。
      5 月26日,为了转运地震灾区伤员到上海继续治疗,我们乘坐了贵公司的航班。贵
      公司优质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于是,我决定提起
      笔把这份感动记录下来。
      
          从我们登上东航的飞机那一刻起,我们就感受到了东航人的与众不同。首先映
      入眼帘的是机头部写有“抗震救灾突击队”横幅,很显眼,很振奋人心!这是一次
      性转运病人最多的飞行,载客量近300 人的大飞机总共转运了54名患者。贵公司领
      导亲临现场指挥,尽管现场有医务人员、志愿者、记者、机务工作人员、武警官兵、
      公安干警等大量的工作人员,但我们看到,从病人被抬上飞机到转移至担架上,再
      转运到救护车上,就像流水线作业,一切是那么地井然有序,那么的高效率,那么
      的专业,让我们这些护送病人的医务人员显得有些“多余”。我们在场的医护人员
      无不对贵公司的精心组织、高效工作竖起了大拇指。在飞机上,贵公司的乘务员一
      直不停地工作,给病人及家属、医务人员、记者等送水送饭,还为每位患者送上康
      乃馨和真诚的祝福。我们也收到了贵公司印发的“大爱无言亦无边”的宣传册,首
      页有全体机组人员的签名,那是我们连日来转运病人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把它带回了医院。从中我们了解到了东航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所作
      的大量工作和作出了巨大的经济牺牲,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位东航人对支援灾区的赤
      诚的心,我们看到了在国难当头时,作为像东航这样的国企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责任
      感,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分量!
      
          由于到达上海时已经很晚,飞机要次日才返回成都。我们要在上海休息一晚上。
      在上海虹桥机场,我们再一次倍受感动。到站后,50多个病人很快就被转运到前来
      迎接的救护车上,贵公司的高层领导悉数来到现场迎接,在住宿上更是给我们无微
      不至的关怀:把我们安排在环境优雅的宾馆,给我们买来更衣的衣服,陪我们一起
      共进夜宵……次日5 点,贵公司的宣传部李部长已经准时来到楼底下等我们,又亲
      自带我们安检,在飞机上,我们又看到了贵公司客舱服务部党委书记已经在飞机上
      了,她已经连续奋战了很多个昼夜,但精神依然那么饱满!
      
          满载着东航人给我们的感动,我们返回了成都。在飞机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是
      一幕幕难忘的场景,历历在目:高层领导亲临现场;转运病人井然有序;机务人员
      不停忙碌的身影和美丽的微笑;给病人和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感受到
      的是独特的富有魅力的东航文化,我们心里弥漫的是“大爱无言亦无边”的芬芳,
      我们为有像东航这样的国企感到骄傲和自豪,有你们的大力、默默的支持,相信地
      震灾区的人民一定会尽早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谢谢您,东航人,您们给我们展示了东航团结、奉献、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
      向你们致敬,愿东航事业蒸蒸日上!
      
          马洪兵
      
          2008.5.27 23:00
      
          该医院心内科医生崔凯军也在来信中写道:……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东方航空
      公司,从病人登机开始,机上的工作人员就将病人按照病情轻重编号,一一仔细核
      对后再抬上硕大宽敞的“空中客车”的机舱内。据我的经验,这一型“空中客车”
      与其他公司的飞机相比,空间是最大的。而且病床的布局合理,便于途中的护理,
      这说明东航是经过精心的准备的。在起飞之前,空乘人员发现有一位患者诉恶心,
      人比较虚弱,就主动提醒我们,并将病人移到便于观察处理的机舱前部。这体现了
      东航人的细致和责任心。东航的曹总裁和东航的各级领导也亲自指挥病患的转运工
      作,并且正好乘坐了这次航班。也使我们有幸领略了东航人“大爱无言、大爱无疆”
      的企业文化。飞机起飞不久,曹总就带领东航的各级领导,来到病人的病榻旁嘘寒
      问暖。有一位受伤的小朋友,因为疼痛不肯吃饭,曹总就亲自给他喂饭。在曹伯伯
      的劝慰下,小朋友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有一位来自绵竹县东方汽轮机厂的19岁女孩,
      她在华西医院已经接受了左下肢的截肢手术。曹总亲自关心她的伤势,因为同为国
      资委的企业,东航将对她今后的康复治疗予以最大的帮助。机舱内以及机务人员、
      机组成员的手腕上,都系着象征着爱心的绿丝带。我们的伤病员虽然在灾难中失去
      了亲人,失去了健康,却在全国人民的无私关怀中,体会到了人间真情。
      
          “当我透过镜头,面对抬进机舱的担架上那张含泪却微微露着笑容的脸时,泪
      水早已浸满我的眼眶,我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泪水却
      止不住地涌了出来。灾难离我们每个人如此的近……”
      
          这是一名跟随航班采访的摄影师,目睹东航抢运伤员的感人场面后,在自己的
      采访笔记中,写下了这段话语。
      
          摄影师的泪水,不仅仅是为身受不幸的受灾群众而流,还为那些可亲可爱的抢
      险官兵们而流,也为东航所有忘我的空乘人员而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