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05年5 月17日,国务委员陈至立率中国文化教育代表团,在欧洲核子研究中
      心看望了正在这里领导AMS02 项目的丁肇中教授,参观了欧洲核子中心的实验设施。
      随后陈至立听取了程林教授关于山东大学AM$02 项目的工作情况汇报,陈至立对山
      东大学在此工作的学者给予了热情鼓励。
      
          2005年6 月17日上午,丁肇中教授来到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与中
      心的研究人员就AMS02 项目进行了座谈,展涛校长主持了座谈会。座谈会结束后,
      丁肇中愉快地与中心研究人员合影留念。
      
          程林说,我在办公室里忙忙碌碌的时候,是我最轻松的时候;我在默默呆坐的
      时候,是我最累的时候。程林又说,我喜欢小事快做,大事慢做。小事出错不太要
      紧,做完了事。大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出错。
      
          他在办公室里忙碌时处理的都是小事,所以轻松;他默默呆坐是用脑子想问题,
      所以最累。2005年初,有一段时间程林经常独自呆坐在办公室里。优秀的统帅是在
      指挥一场战役的同时,开始谋划胜利之后干什么,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程林在干着
      一件事的同时,眼睛会去寻找下一件要干的事。在将中心承担的AMS02 项目指挥调
      度得井然有序、一切都按计划顺利发展之际,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成
      为他重点思考的问题。
      
          全方位开放办学是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程林拟寻找一个重大国际
      合作项目为依托,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或联合办学方面做文章。
      他的想法和一直致力于提高山东大学学术国际化水平的展涛校长等校决策层不谋而
      合。经过精心谋划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以联合项目为依托的“山东大学一瑞典皇家
      理工学院工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洽谈成功。该项目侧重教育、研究、工业应用三
      个方面,重点突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按协议规定,双方教师可以
      互访,到对方单位进行讲学和学术研究,瑞典学生也可以到山东大学就读。山东大
      学的研究生采用1+2 教学模式,先在山东大学读一年,再到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读一
      年,最后一年回到山东大学做课题,完成课题、论文答辩通过后可获得双学位。热
      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等具体问题上代表山东大学与瑞典方面开展
      工作。双方需各任命一位主任,负责大量的具体工作,程林把中方主任的担子放在
      了栾涛教授肩上。
      
          栾涛是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山东大学AMS02
      项目上马之日起,就项目的组织管理而言,栾涛可谓是程林的有力助手。中等身材
      的栾涛,文质彬彬,才思敏捷,白皙的脸庞上依稀透出些许沧桑。AMS02 项目会议
      多,和外国科学家交流、磋商和探讨的机会多,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和略微偏快的
      语速,使栾涛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准确地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偶尔的手势优雅适
      度,能恰到好处地增加语言的渗透力。
      
          栾涛是位海归学者,英国利兹大学的博士。从个人经济收入角度着眼,他回来
      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有一种比物质生活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把他“拉”回来了,那
      就是母校山东大学的AMS02 项目和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他觉得非常值得,所以
      干得浑身是劲。
      
          1993年秋天,栾涛只身赴英国利兹留学。每个留学海外的中国学者都有一些难
      忘的经历,栾涛最难忘的是初到利兹的头几天。到达利兹那天已是当地时间下午4
      点多了,利兹属高纬度城市,这个时间天色已开始变暗,栾涛迟疑了一会儿,天就
      黑下来了。去利兹大学怎么走?从车站到校园有多远?不知道。栾涛站在繁华的市
      中心,看着霓虹灯照耀下的街道变幻着怪异的颜色,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从身边驶
      过,街道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级酒店夹杂其中。有那么一刻,栾涛产生了先在
      车站附近住一晚、明天再找利兹大学的念头,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初次出国,不
      知道在宾馆的住宿价格,兜里只揣着100 多英镑,没准只够住半宿的,那进去可就
      出不来了。栾涛正在心里自嘲时,看到了学生会前来接学生的车子。学生会的学生
      很热情,帮助栾涛把行李搬到车上,一起来到了学校的注册处。注册处的工作人员
      问明了情况,对栾涛说你现在可以签一个住房合同,租金最便宜的房间是每月180
      英镑,且必须签一个学期。栾涛暗暗叫苦,刚刚出国的人都有个通病,但凡看到价
      格,总要折合成人民币,然后在心里比较一下。180 英镑折合成人民币的数额,对
      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那时一个高校教师
      的月工资也不过百元出头。注册处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善,可能看出栾涛正在为难,
      建议他先到某个学生宿舍住一晚,其他事明天再说。栾涛在一问学生宿舍里住了下
      来,夜里和衣躺在床上,想着明天还没有落脚的地方,似睡非睡地凑合了一夜。第
      二天天刚放亮,栾涛就出了门,他知道出国求学、奋斗的序幕已经正式拉开了,当
      务之急是今天晚上必须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否则就有可能躺在大街上过夜。
      
          位于英国中部的利兹是个工业化城市,因拥有一支足球联队而广为人知。上世
      纪90年代初英国经济的不景气对这个城市的影响是深刻的,夜晚闪烁的霓虹灯背后
      隐藏的没落气息,天亮后毕现无遗,道路两旁,倒闭的商店和残破的工厂随处可见。
      栾涛后来才知道,利兹周边的利物浦、谢菲尔德等大城市也都大致如此。
      
          利兹秋天的清晨,街道上空无一人,栾涛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心里一阵阵发毛,
      上哪儿找房?想找个人问问,视野里空空荡荡。思前想后,还是去找同胞帮忙吧。
      和栾涛同去利兹的一个同学,在当地有熟人接应,人到前住处已有了着落,昨天下
      车分手前给栾涛留了地址。栾涛掏出同学留下的地址,看来看去,分不清东南西北。
      栾涛在大街上茫然地走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汽车加油站,一辆汽车正在那里加
      油。加油站是这个早晨栾涛唯一见到的一个有点人气儿的地方,于是慌忙走过去向
      加油的司机问路。对方看了看地址,然后摇头耸肩,表示爱莫能助。看到栾涛失望
      的样子,司机返身从车里拿出一张本市地图,和栾涛一起看了半天,依旧不得要领,
      司机索性把地图递给栾涛,说你自己慢慢找吧,但愿它能给你帮助。栾涛心里涌起
      一丝感激,觉得英国人的确有绅士风度。谢过英国司机,栾涛左手拿着地图,右手
      拿着写有同学住址的纸条,按图索骥,边走边找,陌生的街道纵横交错,初来乍到
      的中国学子如同进入迷宫。天色大亮,路上的车多了起来,万般无奈之际,栾涛决
      定奢侈一把,把相当于国内一个月的工资给了出租车司机。出租车东拐西绕,快把
      栾涛绕晕的时候,同学的住处总算找到了。下车后栾涛才明白,别说自己是“老外”,
      就算是利兹人,如果不是住在附近,要找到这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是“棚
      户区”,一排排破旧的房子里住的都是前来求学的穷学生。同学住的房子里也是人
      满为患,同学说栾涛,你先在沙发上将就一下吧,过两天可能会有人搬走。
      
          终于有了栖身之所后栾涛才知道,就初到国外的头几天经历而言,还有比他更
      不幸的。入学后学生会的一个人告诉栾涛,就在不久前,一个中国学生夜里下车后,
      盲人瞎马到处乱撞,直到半夜才找到利兹大学。黑漆漆的校园里空无一人,屋漏偏
      又逢下雨,是时大雨如注,拖着一大堆行李的中国学子疲惫不堪,只好蹲在一座大
      楼的门厦下面等待天亮。英国的大学没有围墙,巡夜的警察经过利兹大学时发现了
      那位中国学子,经过一番盘问,弄清情况后帮助他找到有关部门,住处才有了着落。
      
          栾涛和程林在大学时代学的是同一专业,而且是同班同学,都是学业上最出色
      的学生。栾涛出国前的经历也和程林相差无几,毕业后留校,先是教学,然后读硕
      士。他性格随和,当教师时不少学生年龄比他还大,大多数学生年龄和他差不多,
      他和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栾涛在利兹大学的博士课题是环境与污染,学校采取
      开放的松散式管理,导师帮学生确定一个方向,以后的事都由学生自己去做了。栾
      涛从未见过那么好的实验设备,计算机房也是在国内无法想象的。从东方到西方,
      远离亲朋好友,节衣缩食,租住最便宜的房子,栾涛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没
      有星期天的概念,实验室,计算机房,简陋的宿舍,每天的生活路线一成不变。做
      课题从收集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实验台的设计和搭建、购买实验材料,都是自己
      的事,没有大事一般不会找导师,你不找导师,导师一般也不会主动找你。
      
          栾涛做得非常出色。距离论文答辩还有四个月,1997年6 月,栾涛开始考虑一
      个现实问题,就是毕业后能否尽快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收集了一点相关信息,按
      照外国人的求职方式为自己整理了一份简单材料,然后投寄出去。文化背景的不同
      和语言的差异通常是中国学生在国外求职的一大障碍,栾涛原本只是投石问路,并
      没抱太大希望。出乎意料,栾涛很快收到回音,爱尔兰一家大公司决定录用他,承
      诺的工资待遇也令人满意。10月份要进行论文答辩,栾涛和对方商量,能否等他写
      完论文后再去工作。对方说他们公司迫切需要栾涛这样的人才,建议他先过去工作,
      中间可以回利兹完成论文写作,而且表示愿意承担往返机票。
      
          栾涛接受了对方的建议,飞越爱尔兰海,成了爱尔兰那家公司的白领,中间往
      返利兹三次,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答辩。爱尔兰那家公司属工业行业,岗
      位多为程式化工作,栾涛是一个喜欢挑战性工作的人,在那里干了三年,虽没有什
      么不如意的地方,他还是把目光转向了美洲大陆北部。2000年4 月,栾涛从地球的
      东半部飞到西半部,在加拿大落地。在海外闯荡六年之久的栾涛此时对找工作的程
      序已轻车熟路,采集信息,投递简历,无须托关系找门子。信息很快反馈回来,有
      意接纳栾涛的公司不止一家,他最后选择了美国一家大公司在加拿大的分部。面试
      顺利通过,正式加盟,报酬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数字。是时栾涛的夫人和女儿已人加
      拿大籍,一家人在那里生活,日子过得富足而舒适。
      
          2003年年底栾涛回国探亲,得知母校山东大学极有可能加盟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AMS02 的消息。这件事在栾涛看来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一是山东大学的学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尖端科学研究项目的要求,二是国际尖端科
      学研究项目需要山东大学的介入。出国十年,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今非昔比,栾
      涛感慨不已,过去存在于潜意识里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突然明朗起来。在国
      外工作物质生活虽好,可是精神上总有一种空落感,仿佛双脚不是站在地上,类似
      在真空里飘浮。再者,在国外你干得再好,你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是给人家打工。
      人家本土人付出五分努力就可得到的回报,你“老外”可能要付出十分努力才能得
      到,甚至更多。这些也还算不了什么,让栾涛心里总不踏实的是,好像永远缺乏一
      种“家”的感觉——尽管和夫人孩子生活在一起。
      
          立即回国,给自己的国家干。栾涛回来了,收入少了,心里却出奇的踏实。研
      究项目,给学生上课,出国开会,细心缜密,有条不紊,作为程林的副手,栾涛在
      AMS02 项目上倾注了大量心血。AMS02 作为一个多国合作的大型科研项目,如何保
      持各团队的协调同步是个关键问题,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个人的工作不能按时完
      成,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既定时间表。为此,丁肇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实现有效的
      管理,除每季度一次的技术交流会之外,每周还要召开一次电话会,作为检查、交
      流和协调项目进展的手段。每个星期总会有一天,在美国的早晨、欧洲的下午、中
      国的夜晚,栾涛坐在办公桌前守着电话,凝神倾听着不同国度的科学家的声音。那
      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区,有着不同肤色和不同口音的科学家被一根电话线连到
      一起,分别介绍各自所属团队的工作进展,交流技术问题,在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
      的争吵中,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被解决了,继而又有一些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作为SDU 团队的重要代表之一,栾涛也要加入其中,介绍本团队的工作情况,了解
      掌握整个项目的各种信息。电话会议结束时往往已是午夜,叫开早已关闭的教学楼
      大门,栾涛轻轻舒展一下,深吸一口清爽的空气,看着或阴郁或明朗的夜空,感受
      着泉城之夜的宁静与美丽。等栾涛回到位于南郊的寓所时,常常已是凌晨了,第二
      天一早,他又要赶回自己的办公室。
      
          “山东大学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业生态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协议签署后,受
      命担任中方主任的栾涛又扑下身子干起来。协议只是一个文字框架,大量琐碎具体
      的工作需要一件一件地落实,栾涛电话会议的日程里,又多了一项中瑞合作的内容。
      目前,山东大学已有6 名硕士研究生获得了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人学通知书并赴瑞典
      入校就读。中国学生和瑞典学生在一起学习、研究、较长时段的交流,语言和学业
      进步都很快。中瑞双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计划,业已展开。
      
          就个人的工作量而言,栾涛觉得比在爱尔兰和加拿大要忙得多、累得多,但他
      觉得忙得舒心,累得愉快。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