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以熊猫为本?我不懂。我问张和民。他回答得倒也痛快:“你不懂。从前我们
      也不懂。是观念的转变,是在国外开了眼界,是在卧龙慢慢摸索,才开了窍。”
      
          怎么开窍?
      
          “你知道吗?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有三难:配种难,怀孕难,幼仔成活难。”
      
          为什么难?
      
          “因为熊猫在野外很自由,食物随便吃,配偶随便选,环境随便挑,幼仔随便
      养。那是他们几百万年生存下来的环境,也是它们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习惯。但是
      卧龙中心不同,全都改变了,没有山水自由来往,没有竹林可供挑选,没有雄性之
      间用战争的方式争夺配偶,也没有隐蔽的产仔空间。它们能适应吗?不适应。结果
      就是内分泌紊乱,就是交配、生产和存活的困难。”
      
          那怎么办?
      
          “以熊猫为本啊!尽可能按照它们的习惯,满足它们的要求。在野外,它们平
      时有自己的领地,交配季节又能自由来往。每到春天,我们就让它们串笼子,自己
      选配偶。在野外,它们的食物要自己去找。我们也把食物藏起来,让它们去找,多
      活动,多锻炼。在野外,它们一天到晚都在吃。我们就改变了8 小时工作制,实行
      ‘24小时熊猫’,不间断供餐。在野外,雌熊猫生产是在树洞或山洞里。我们就把
      树洞搬回来,铺上树叶。嘿,它们一怀孕就住进去,直到分娩。”
      
          雄性大战呢?他们怎么打?怎么打得开?
      
          “这就需要现代科技了。我们把野外的五雄大战,六雄大战,用录像机录回来,
      放给他们看。打得头破血流,叫得惊天动地,打赢了才有交配权。熊猫有灵性,一
      看就懂。我们的种公兽盼盼,就是这样,越看越勇,不战而胜,才有了三宫六院七
      十二妃,才有了家族兴旺的子孙后代。”
      
          厉害!到底是年轻的海归派!
      
          不过,说到解决“弃子”行为,那才叫一个绝。
      
          如果说当年的刘维新是步步为营的试验派,今天的张和民就是别出心裁的“调
      包派”。那情景不像科研,更像游戏,让人忍俊不禁。
      
          你看,熊猫妈妈分娩了,老大老二,又是两只,残酷而又无奈的“弃子”行为
      又开始了。
      
          你看,老大在妈妈怀里吃奶,老二在地上爬着叫着。怎么办?
      
          别着急。一个人——当然是科研组的人——出现了。一根长竿,一个网兜,把
      可怜的老二轻轻地网出来。熊猫妈妈看了一眼:拿走吧,我实在是养不活它了。
      
          老二被放进恒温恒湿无菌的育幼箱。别叫了,别爬了,省省力气吧。等着我们
      变魔术,肯定让你活。
      
          一个钟头过去了,熊猫妈妈睡着了,猫仔老大也吃饱了。那个人又来了,那个
      网兜又伸进去了,把猫仔老二,轻轻地放到熊猫妈妈的身边,再给它抹上一点妈妈
      的尿,盖住人类的气味。再把猫仔老大兜出来,放进恒温恒湿无菌的育幼箱。老大
      也不叫,反正吃饱了,在哪儿都一样。
      
          老二可饿着呢,急着呢,爬啊拱啊,就找到了妈妈的奶头,吸啊吮啊就吃上了
      妈妈的初乳。世上只有妈妈好,吃奶的孩子是个宝!
      
          熊猫妈妈终于睡醒了,怎么还没吃完?闻一闻,是自己的气味,看一看,是自
      己的猫仔。吃就吃吧,真是一个大肚皮!
      
          老二吃饱了,再把老大换进去。老二饿了,再把老大换出来。瞒不了天,瞒不
      了地,唯独瞒住了爱睡觉的熊猫妈妈。
      
          度过危险期就不怕了,两个小宝宝就都保住了。张和民他们“阴谋”得逞,熊
      猫妈妈也喜出望外。双赢!
      
          一点没变,还是当年那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居然异想天开!可又变了,有理
      论有实践,开思路,省力气,这叫巧夺天工!
      
          在办公室里说得挺开心,到院子里走一走,看一看,我就发现,并不尽如人意。
      
          每只熊猫一间小屋,连着一个院子,小屋只有几平方米,院子也就十几平方米。
      可野外的熊猫,领地是三到七平方公里,怎么比?
      
          院子里没有大树草坪,只有一条小水沟,还是硬邦邦的水泥。可野外的熊猫要
      爬树,要打滚,还要戏水,去哪里?竹子是人砍来的,牛奶、苹果、窝头、胡萝卜,
      是人送来的。可野外的熊猫是边找边吃,自由选择,自得其乐。何处觅?看录像倒
      是新奇,可是山野之战,真刀真枪,那才叫真本领。调包哺育固然有效,可是,越
      来越多的后代,住在一起,也会越来越拥挤。以熊猫为本也好,巧夺天工也罢,还
      不是你在揣摩你在分析你在观察你在摸索,又怎么比得没有约束没有干涉也没有窥
      探的野外生活?
      
          怪不得,一个个会趴在地上不起来,没地儿去!怪不得,一个个表情麻木两眼
      空洞,没得看!
      
          自1990年始,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就是《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
      》的重点项目,却一直无法实行。
      
          1997年和2000年,前后有两个国际研讨会在卧龙保护区召开,专门研讨“大熊
      猫放归野外的可行性”。
      
          有人说,野外栖息地的保护是前提,否则,得不到自己的领地,放出去也活不
      成。
      
          有人说,圈养大熊猫繁殖难,要参与野外种群的繁殖更难。
      
          有人说,1983年,野外箭竹大面积开花死亡,需要时间恢复,最好的放归时机
      是2002年以后。
      
          有人说,最大的危险是,圈养的大熊猫是否会给野外种群带去新的疾病。
      
          有人说,最大的难题是,温室里长大的大熊猫放归野外,有没有定向的能力,
      会不会躲避天敌,能不能找到食物。
      
          纸上谈兵固然需要,行动才会有结果。所以,2003年,中国政府投资近千万元
      人民币,在卧龙研究中心,建造了半放养式的“中华熊猫园”。不再是水泥小屋和
      水泥小院,而是一面有树有草的野山坡,一方一方地用围墙隔开,让第一批半放养
      的熊猫各得其所。
      
          但是,我看了之后,还是感觉遗憾。有树,就那么几棵。有草,就那么一片。
      能活动,还是跑不起来,打不开滚。尤其是,藏得了脑袋就藏不了屁股,还是没有
      隐私。我站在山坡下,就能把山坡上的每一只熊猫,一览无余。这算什么野外?这
      有什么自由?这样的环境怎么培养野性?
      
          但是,我没有问张和民。我在想,凡事都有个过渡,只要中国人民在努力,整
      个人类都在努力,就有希望。
      
          中国卧龙保护大熊猫中心的碧峰峡熊猫基地,就是对中华熊猫园的又一次过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