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南交大的许玲是这样描绘刘宝珺院士的夫人李艳阳。
      
          李艳阳毕业于中國人民大学俄语系。曾教过刘宝珺的俄语。她高高个子,风度
      翩翩,浓眉下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长得像美丽的俄罗斯女郎。她爱好广
      泛,交谊舞跳得特棒。
      
          刘院士坦诚地说,他和李艳阳的爱情是从借书开始的。
      
          好学上进的刘宝琚对吞噬知识仿佛有极佳的胃口,频繁向李老师借书。看完书,
      还写信谈心得。李艳阳觉得,刘宝珺的字写得特别好看,字里行间,充满真情。一
      来二往,谈话就说到了共同的爱好,体育、艺术、音乐。不知不觉,双方便相知相
      爱了。
      
          1954年,刘宝珺、李艳阳结为夫妻。在那理想主义大旗高高飘扬的时代,艳阳
      有一位从事地质工作的夫君,感到非常自豪,半个多世纪来,她自然而然成为站在
      成功男人后面的那一位优秀的女人。李艳阳退休后迷上了画油画,而艳阳本身就是
      刘院士一生所钟爱和欣赏的一幅画。
      
          对于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对妻子艳阳,刘宝珺的爱中还带着很深的歉疚之情。
      他说,我常年在外,三个孩子都是艳阳一手拉扯大的。就连两个孩子出麻疹,发高
      烧,也是她一人支撑着,没有把我从野外招回来。现在想来,真有点后怕。再说,
      我们家每次装修,跑材料,找包工头,卡进度,检查质量,全靠她一个人单打独斗。
      有人说,装修苦,不死也要脱层皮。我们家,前前后后搬了五次家,装修了五次,
      你说艳阳有多辛苦啊!
      
          小女儿丛笑说,有时我跟妈妈拌嘴,爸爸总是护着妈妈。他总是批评我说,争
      来争去,都是小事。什么是大事?让你妈妈乐乐呵呵,高高兴兴才是大事。你妈妈
      健康快乐,是我们全家的幸福。
      
          提起儿子刘石,艳阳对刘宝珺说,儿子在三年困难时期长大,又下乡当了知青,
      营养不够,个头没有超过你。如果当时能多给他吃点好的该有多好啊。
      
          实行号票那年月,只要刘宝珺不在家,艳阳就把全家的肉票积攒起来,这个月
      换下月的,下月没回来,再换下下月的,直到刘宝珺回家才买肉改善伙食。每当全
      家团聚,孩子吃上了几个月不见的荤腥,个个表情兴奋,让刘宝珺心中隐隐作痛。
      
          刘宝珺手巧,在成都地质学院是有名的。家中曾购置了两台织毛衣的机器,一
      台织细毛线,一台织粗毛线,两台机器,为全家织出了好多件毛衣。他还买来呢料
      子,给家中每人做了一身剪裁合体、缝纫精细的西装,完全是专业水平。他还是烹
      饪高手,四川粉蒸肉,西红柿包肉馅,把猪肉做出蟹肉味来,是他的拿手戏。
      
          大概是刘宝珺的父亲教他从小要爱劳动,学会自食其力,好的家教得到了传承。
      刘石五岁就开始学洗衣服。个头不够就站在小板凳上,用刷子刷,刘宝琚和艳阳只
      是在一旁帮忙拧一拧。70年代,家里用的蜂窝煤都是他带着儿子刘石、大女儿刘蓉
      自己动手打的。
      
          刘丛笑从小就感受到,爸爸关心周边的每一个人。她每年春节都听见爸爸对妈
      妈说:“过年了,许木匠家比较困难,给他送点香肠、腊肉去。”刘院士的朋友圈
      子,不仅有老师、学生、同行,还有驾驶员、工人、农民。
      
          丛笑说,爸爸幽默、风趣,总是给我们全家带来欢乐。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
      觉到,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他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哥哥上高中时,因爸爸的“白专”问题险些落选,还
      是中学的杨老师帮哥哥说了几句话,让哥哥读上了高中。为此爸爸终身感激杨老师。
      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位同事分了半块月饼给他,让他一直念叨了几十年。
      
          他也相当健忘。在运动中整过他的,在相处中让他吃过亏的,他统统记不住。
      一次,一位同事找他帮忙,他满口应承。妈妈提醒他说,某某人不是整过你吗?他
      说他早忘记了。他对我们说,别人为你做的好事,你要牢牢记住;别人对你不好的
      事,你要尽快忘掉,这才能使你生活得愉快。
      
          他相当尊重人,体贴人。读中学时,有男生给我写信,一封封信寄到家里,他
      从不会拆。我们学校有的同学,遇到这种事,家长会暴跳如雷,又找老师,又找
      “肇事”的男同学,闹红半边天。结果男女同学都逆反,搅得学校、家庭天昏地黑。
      爸爸只是把信给我的时候,淡淡地提醒几句说,你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学习上啊。
      
          丛笑说,现在想来,爸爸真“英明”!他轻描淡写,不拿它当回事,也让我们
      有充分考虑的空间,学会自己去做判断,让自身有了处理这类事情的能力,这比什
      么说教都强。
      
          如今,刘宝珺、李艳阳夫妇说起三个子女,深感欣慰。
      
          长子刘石,当过三年知青,1977年考入重庆大学,1991年考入英國剑桥大学读
      博士,2000年被中國科学院作为“百人人才计划”聘请回國,2007年被聘为华北电
      力大学教授。他的女儿刘宓也很出色,是剑桥四年级学生。
      
          长女刘蓉,性格似艳阳,好学上进,读完成都电子科大后工作了几年去了美國。
      她的女儿学业优秀,荣获了“总统教育奖”。
      
          一直生活在身边的小女儿丛笑,是老夫妻的“贴心小棉袄”。她性格温和,待
      人热情,亲和力很强。其丈夫是学核物理的,是业务上的领军人物,因为结婚较晚,
      儿子只有5 岁,十分聪明可爱。
      
          一次,科协的几个女干部们跟刘院士夫妻聚餐。闲聊时,艳阳说起他们俩分开
      的日子,每天必打电话相互问候。有时,艳阳失眠了,深夜也要打电话跟丈夫聊天,
      无论刘宝珺有多困倦,总会耐心陪她聊天,直到有了睡意。
      
          女干部们惊羡得叫起来:李老师,你太幸福了!
      
          李艳阳不无得意地说:做夫妻嘛,就应该这样。
      
          轮到刘院士表态了,他谦和地说:我做得还不够好,今后还要继续努力!
      
          顿时,一桌人全笑翻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