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深圳义工联的全名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相当于内地的志愿者协会。义工
      的名称借鉴自香港。创建于1989年的深圳义工联是全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现在,
      “义工”在深圳已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深圳
      最温暖的口号。
      
          义工的发起人名叫何学文。他是广东兴宁人,1989年那年26岁,这年夏天何学
      文调入深圳到团市委报到。由于何学文考到了律师资格证书,被安排到青年权益保
      护部工作。青年权益保护部是新成立的部门,一张白纸,从头开始。从何处下手开
      展工作呢?团市委领导交给他们三项任务:一是起草青少年保护条例;二是建立青
      少年权益维护网络;三是成立青少年律师事务所。但是一尝试后,发现三件事一件
      都办不了。当时的深圳刚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特别立法权,有了立法的条件,
      但是急需要立的法律多了,光是经济方面的立法项目都排成了长队,青少年维权的
      法律根本谈不上;对于青少年维权的问题当时的社会还不是很理解和接受,建立网
      络的条件不成熟;至于建立事务所的事,正好遇上整顿律师事务所,新律师事务所
      的登记审批业务全部停办。三项工作任务一项也开展不了,愁得何学文皱起眉头不
      知怎样办好。而实际上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有大量的外来劳务工,维护外来工权
      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远大的理想都要从基础工作做
      起。开展维权工作应当首先建立了解情况、接受投诉的渠道。在当时的条件下,最
      方便、直接的工具就是电话。何学文决定建立一个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当时的深
      圳百废待兴,电话是稀缺资源。权益部就将办公电话确定为“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
      号码是243039. 这件事的宣传海报一贴出,反响极其热烈,每天电话几乎被打爆。
      既然是“热线”,就需要24小时值班,权益部的3 个工作人员实在忙不过来。何学
      文决定在团组织中发出呼吁,招募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人接听电话。这项呼吁得到了
      团干部们的积极响应,首批19个人申请当接听电话的咨询员。19个人分成几班、每
      班三四人,轮流值班接听电话。这19个人就是深圳最早的义工。
      
          两个月后,对接听的电话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反映的问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
      是情感方面的困惑和骚动,这类问题最多;二是工厂对员工不好,损害了员工利益
      ;三是对各种政策进行咨询。权益部感觉仅接听电话是不够的,他们根据接听电话
      提供的问题线索,开始组织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们设计了关于侵犯青少年
      权益情况的问卷调查,到8 个工业区发放和回收了几千份调查问卷,摸清楚了这方
      面的问题。在问卷调查详细情况和各种数据基础上,写出了关于青少年维权的调研
      报告。报告上报后,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李灏、秦文俊、李海东同志等,
      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根据市领导批示,全市开展了企业用工状况大检查,针对存
      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正。这项调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大大地鼓舞了权益部
      的同志们。接着,他们开展了“寮棚户(外来种菜专业户)子女就业状况调查”等
      系列调查研究,为市领导和机关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随着各项调研工作的进行,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权益部团结的队伍增加到40
      多人。何学文感觉到经过锻炼的这支队伍,有理想,热情高,能力强,很可贵。这
      支队伍如果只是用来接听电话很浪费人才。权益部的几位同志商量后,决定发起成
      立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的组织,向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申请登记。
      范建华处长热情接待,提出了建议:“你们要成立的这个组织名字太长了,建议你
      们就像香港的义工组织一样,名字就叫义务工作者联合会……”这是一条重要的信
      息,由此何学文他们第一次知道了香港有这么一个组织。但是,何学文坚持组织名
      称里有“青少年”3 个字比较好。经过商议后,最后名称确定为“深圳市青少年义
      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1990年4 月23日,由46名义工组成的市义工联在民政局注
      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1995年,“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
      联合会”更名为“深圳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996年6 月10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何
      学文作为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自己带头参加组织领取了001 号证件。如今这个001
      号证作为珍贵文物被深圳市博物馆收藏。何学文连续当了3 任“深圳市青少年义务
      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
      
          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圳义工联与香港义工联建立起了比较密切的关系。香港有
      一个叫香港义工发展局的组织,深圳向香港学习,学到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但是几年后深圳的义工联无论是组织规模、专业分工、义工服务时间、开展活动规
      模等方面,都超过了香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香港的同行们又到深圳义工联参观
      学习,发出感叹说:“深圳义工联成立晚而进步快。这既因为深圳的社会制度好,
      也与你们充满了激情分不开。”
      
          义工联在得到市领导重视和关心后迅速壮大起来。1994年5 月4 日,市委书记
      厉有为来到义工联召开了座谈会。听完何学文等人的汇报后,对义工联组织给予了
      高度评价,他说:“义工联是新时期学雷锋的好形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会上有名义工热情地说:“有为书记,您说义工组织好,邀请您也参加吧。”有为
      笑笑接上话说:“好,我报名参加义工。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名义工了。”大家热
      烈鼓掌。市领导研究后决定给义工联6 个事业单位编制,还有相应的年度财政拨款。
      从此以后,义工联组织上了一个新台阶。
      
          概括起来深圳义工联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先进的理念。
      
          义工联的宗旨是“服务社会,传播文明”。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
      的服务精神。传播“助人自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理念。“有困难
      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
      
          这几句话反映了义工联的先进理念。特别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句话最
      能表达义工联的理念。在原来人们的观念中,帮助别人是单方面的给予与施舍。但
      是义工联认为,帮助是双向的: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自己的道德情感会得到满足,
      灵魂会得到净化,从而使自己变得高尚。正因为有这种先进的理念,所以义工联的
      同志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义工活动,而且能够长期持久地坚持下去,在帮助
      别人的过程中自己感觉到了快乐和幸福。
      
          2.分工专业。
      
          深圳义工联服务范围包括热线电话服务、残疾人服务、老人服务、病人服务、
      孤儿服务、环保服务、文艺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20大类30多个服务项目。
      
          义工联分为若干个专业组织。环保生态组,通过组内开设野生动物保护、废旧
      电池回收、环保调研宣传以及环保手工艺品制作等专业服务小组,引导社会各界认
      识环保、重视环保、参与环保。快乐成长组,长期为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孤残儿
      童提供护理、教育、康复等方面的服务。文化服务组,服务深圳博物馆、群众艺术
      馆、中心书城、罗湖书城等全市各大文化场馆。关爱探访组,照顾癌症晚期重病患
      者和家庭贫困患者,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松柏之爱组,负责为市福
      利中心和罗湖区福利中心的老人提供服务。拥抱阳光精神健康组,协助康宁医院康
      复科对康复期的病人进行恢复期的心理陪护与聊天。与你同行组,为家境困难的残
      障人士进行心理开导,并帮助他们外出活动。
      
          3.为义工立法。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巫景钦也是当年最早的19名义工联发起人之一,由
      于年龄最小,发给的义工证件号是019 号。2002年巫景钦任团市委青年权益保护部
      部长,在他任职期间完成了义工联立法工作。巫景钦视野开阔,他注意到美国、西
      班牙等国家都有义工服务法等一类的立法。他想:“能不能学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
      验,对我们的义工联组织也进行立法呢?这样做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对义
      工联组织增加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规范义工的行为。”这一想法得到
      了团市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巫景钦开始起草《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条例先是提
      交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又提交省人大正式通过。2005年7 月1 日,中国内地第一部
      规范义工工作的地方性法律正式颁布。这件事是深圳义工联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标
      志性事件。《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共分7 章36条,明确了义工的志愿性:“义工,
      是基于自愿,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个人的时间、技能等资源无偿为社会服务,
      开展公益性活动的人员。……义工和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非牟利的服务与
      被服务关系。”在采访中我问巫景钦义工立法的意义是什么,他回答说:“如果说
      我们以前发起成立义工联还是出自于个人的喜好意愿的话,立法后义工联就以法律
      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深圳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从此以后,就可以用法律推动义工
      联组织的发展,用法律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义工组织1525个,义工18万名,建成以四级义工组织网
      络为主体,法人义工社团和团体义工为辅助的义工组织体系。其中,市、区两级建
      义工联,街道建义工服务中心,社区建义工服务站,在全市641 个社区中建立了504
      义工服务站,在345 个单位、企业、学校中建立了团体义工,并成立16个法人义工
      社团。
      
          义工组织实行星级管理,星级的高低表现出义工服务时间的多寡,每一颗星表
      示完成了100 小时的义务工作。一星级义工就是做了100 小时的义务服务。五星级
      义工做了500 小时以上。深圳拥有的五星级义工已有2500多名。
      
          深圳义工活动深入人心,义工联组织成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中最亮丽的一道风
      景线。
      
          2005年3 月,评选出了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其中年龄最大的84岁。
      
          2006年3 月,深圳有关部门将每年的3 月5 日学雷锋纪念日定为“深圳义工节”。
      
          2007年12月2 日,深圳举办首届义工服务市长奖颁奖,高正荣、叶丽芬、许凌
      峰、李芳、李泓霖、巫景钦、承明、曾柳英、舒思远等9 位优秀义工获奖。
      
          义工中,年龄最大的是89岁高龄的五星级义工邱月娥老人,2001年开始参加龙
      岗区坪山街道碧岭社区的老年义工治安巡逻队。她看到那些不学好的孩子们,就去
      教育帮助他们“好好走路,好好做人”。邱阿婆有一个幸福美满、四世同堂、十几
      个成员的大家庭。在阿婆的带动下,10名家庭成员参加了碧岭社区义工队。她说: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把义工一直做下去,也会叫子孙后代传承下去。”年
      龄最小的是张家林小朋友,虽然只有10岁,却已有5 年的义工工龄,从2003年起就
      跟着五星级义工的妈妈开始做义工;有已经去世的丛飞,生前是一位义工,任义工
      联文工团团长,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被评为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之一;也有一些外国朋友,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马克。马克在深
      圳已经工作生活6 年,开了一家公司专做中国商品出口生意。他的女朋友是一位河
      南姑娘,两人已经结婚。6 年里他一直做义工,每个周末都到深圳福利院教孤儿们
      弹钢琴。
      
          深圳的义工不仅服务深圳,也服务广东、服务全国,并率先派遣国际义工到其
      他国家开展国际义工服务。从1998年开始,深圳义工联共组织74名义工赴内地一些
      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支教服务。从2002年开始,先后派遣义工赴老挝、缅甸等国进行
      支教服务。2002年4 月,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了首批向海外派遣的5
      名志愿者支教名单,深圳五星级义工李泓霖成为广东省首个赴国外支教的志愿者。
      他是深圳福田区竹园小学副校长,1989年曾到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威远中学执教一
      年。在老挝,他教当地青年学汉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
      奖。2002年12月,汪磊等6 名深圳义工赴缅甸支教。汪磊2001年从西北师范大学汉
      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来到深圳。为了报名支教,她放弃了报考公务员的机会。汪磊
      和另外两名志愿者来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开始支教中文。2003年7 月,汪磊
      被毒蜘蛛叮到了左小腿,腿部炎症诱发病毒性感染。医生直接从她腿上将感染的病
      灶挖去,腿上留下了一个杯口大的创面。2007年6 月,邢陌成为第一个到赞比亚开
      展志愿服务的深圳义工。邢陌是四川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2006年他
      辞去工作,全心致力于援助贫困地区发展工作。他寻求到的第一笔2 万元赞助金,
      为云南峨山塔甸镇海味村新街兴建了一个幼儿班教室;第二笔2 万元赞助金用于兴
      建大西村本皮自然村幼儿班教室。邢陌到赞比亚马扎布卡工作6 个月,参与一个关
      于全面控制艾滋病项目。
      
          深圳义工联不仅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义工组织,而且对团中央发起成立全国志愿
      者组织起到了试点、带头作用。在1989年深圳义工联成立3 年后的1992年冬季,团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韩长赋来深圳,详细调研了解了义工联的情况。后来,团中央
      在全国开展了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5 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
      
          2003年,我任市文明办主任。这一年王京生同志从盐田区委书记提拔为市委常
      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上任后先搞调查研究,一个一个找负责人汇报研究工
      作。有一天,轮到我向他汇报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听完汇报后,京生问道:
      “最近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我们能
      不能设计出一个什么样的活动,更好地为市民们做实事做好事?”我想了想后说:
      “那最好策划组织一个活动,像深圳读书月那样的活动月,或者是像义工联那样的
      活动……”“好啊。”王京生眼睛发亮赞成地说。王京生对读书月活动非常熟悉,
      这是他任市文化局局长时策划开展的一项活动,已经成为深圳文化工作的一个品牌。
      他详细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要求我尽快组织人策划制订工作方案。
      
          在策划中,我们开始考虑像读书月一样,设计开展“爱心月”活动。但是很快
      发现由于活动内容过于丰富,一个月时间是不够的,于是考虑在两个月时间内开展
      活动(后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群众奉献爱心热情高涨,活动内容过多,两个
      月时间还是不够,最后延长为3 个月时间)。活动名称叫什么好呢?想出“爱心活
      动”、“关爱工程”等几个名称后,向京生同志汇报。听完汇报后他说:“‘爱心
      ’与‘关爱’词义有些差别。‘爱心’感觉提倡市民群众之间互相献爱心,这当然
      不错,但是我们策划这项活动要体现各级领导对市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关
      爱’更准确一些。‘活动’、‘工程’这样的词用得比较多,不够醒目;我们要强
      调奉献爱心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见诸实际行动。因此,就叫关爱行动吧。”
      按照京生同志的要求我们又细化了计划方案。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关
      爱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执政为民,社会各界、市民群众都能
      够互相奉献爱心,大家共建和谐社会、温馨家园。初步方案发给各单位和一些社会
      团体征求意见时反响热烈,社会各界纷纷积极申报想要开展的关爱项目。方案再次
      修改完善后,上报市委领导批准执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关爱行动”由此开展起来
      了。
      
          2003年12月18日,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的“关爱行动”正式启动,提
      出了鼓舞人心的口号:“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至2010年1 月已经
      举办了6 届。第一届开展各种爱心活动500 多项,第二届上升到1000多项,以后继
      续增加,至今已经超过9000多项。上千万的市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参与活动。活动内
      容包括资助困难职工、关爱外来女工和单亲特困母亲、救助病患儿童、慰问孤寡老
      人、“临终关怀”计划、帮扶困难家庭、关注精神疾病、青少年心灵援助工程、资
      助大学生的“雏鹰展翅”计划、为外来工办实事等。策划精彩、实施出色、效果突
      出的项目比比皆是。投资深圳的84岁港商、被称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余彭年
      捐出了自己30亿元资产中的20亿元,他组织的“彭年光明行动”想让“全国贫困的
      白内障病人得到免费医治”;深圳企业家许凌峰出资在全国聘请老师向贵州、湖南
      等贫困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得到了深圳30多家大企业的资金支持,几年里募集了327
      名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前往全国120 多所乡村学校支教;2004年开始,上百名身患地
      中海重症贫血症的儿童领到了免费输血的“燃料卡”,11岁的晓晴说:“6年了,
      你们对我们不离不弃。这一张张宝贵的‘燃料卡’每月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让
      我们过上正常的生活。”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市领导为外来工代表举办万人饺子宴,
      让留在深圳过年的外来劳务工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公交车上给老人和孕妇的让座
      率近100%,外地游客对此赞不绝口,等等。关爱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群众慷慨捐款。
      据不完全统计,设在市慈善会、市红十字会及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的三大爱
      心账户,先后募集善款超过21亿元。其中市慈善会募捐超过16亿元,市红十字会募
      捐4 亿多元,深圳关爱账户募捐8000多万元,先后捐给印度洋海啸、广东水灾、南
      方冰冻雨雪灾害、5 ?12汶川大地震、台湾风灾等灾区人民,受惠群众过亿人。仅
      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活动中,深圳一次募集捐款超过18亿元,创造了我市社会募捐
      的新纪录。政府各部门也积极组织开展了一些深入群众欢迎的活动,例如:2006年
      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让600
      多万劳务工受惠;2007年,深圳成立全国首个“劳务工关爱基金”,专门为非深户
      外来工在深遭遇重大疾病提供救助,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患者。深圳在劳务工的投
      票中被评选为全国十佳城市第一名。每届关爱行动中都要举办群众推举“最具爱心
      社区”、“最具爱心人物”、“最具爱心家庭”、“最具爱心企业”活动,树立了
      一大批爱心市民和道德楷模。深圳先后出现了中英街上学雷锋标兵陈观玉、“爱心
      一族”带头人曾柳英、全国道德模范丛飞等先进人物。
      
          2000年,市文明办委托市社科院研究制定了深圳文明指数,其中二级指数中有
      一个专门的关爱指数。该指数由14个可测、可量,非常具体的关爱指标组成,指标
      包括无偿献血人次、无偿捐献遗体人数、垫付欠薪员工数、社会救助人次、法律援
      助人次、注册志愿者人数、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人数、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普及率、
      每百名老人福利床位数等。研究和测量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8年,深圳关爱指
      数从18上升至68.35 ,呈现出一条平稳上升的曲线。其中2008年深圳的关爱指数与
      2007年相比增幅高达34.34%,是同期GDP 增长速度的将近3 倍。2006年,市文明办
      委托清华大学为深圳的关爱行动做课题研究。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人
      文学院院长、中国当代社会学开拓者之一的李强教授评价说:“深圳关爱行动探索
      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NGO 模式’,是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积极探索,与党
      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创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救助模式的基本思路相吻合,在全国
      是个创举;关爱行动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和情感联系的纽带,起到了社会的‘润滑
      剂’、‘减压阀’和‘稳定器’作用,有效缓解了社会基层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
      ‘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义工联当初的19名发起人是种子,这些种子发芽成长已经变成一片爱心
      之林;如果说当初的19人是水滴,这些水滴与其他水滴汇成爱心的涓涓细流又变成
      滚滚大河;如果说当初的19人是火种,如今这火种已经成为奉献爱心的燎原大火。
      
          深圳充满关爱之情,懂得感恩改革开放,愿意回报全国人民。深圳是个有情有
      义的爱心城市。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