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964年,在李振声的小麦远缘杂交进行到第八个年头时,一场特殊的天气现象
      使研究前景突然明朗起来。
      
          那一年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气候现象,就是在小麦成熟之前,差不多有连续
      一个多月的阴雨,下下停停,连绵不断。到了6 月14日这一天——半个世纪后的今
      天,李振声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一天气突然暴晴,阳光极强,温度陡升,一
      天之间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
      
          所谓“青干”,就是叶子还绿着就变干了。在此之前,李振声已经培育出许多
      小麦杂种后代,单是试验田里就有上千份材料,绝大部分都青干了。
      
          可就在这时,李振声发现试验田的一个材料没有青干,叶片还是金黄色,种子
      饱满,非常正常,表明它既抗旱又抗高温,而且抗病害。此外没有青干的,就是长
      穗偃麦草。
      
          ——这个材料被称为“小偃55-6 ”,它就是后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小偃6 号”
      的“祖父”。
      
          “科研工作中就是偶然中有必然,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李振声谈到
      这次“偶然”和“机遇”时如是说。其时,李振声每天都在地里查看,所以才有可
      能敏锐地发现如此细微的细节。在那段时间里,李振声完全可以不看记录本,就能
      说清哪个材料在田里哪个地方。
      
          “小偃55-6 ”只是一个初步成功,真正的成功却用了20多年的时间。20年是
      漫长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李振声和他的同事用20多年的时间,让小麦走过
      了自然界原本用几千年才有可能走完的道路。
      
          经过反复的杂交和回交,李振声他们终于得到一种非常好的新类型,被命名为
      “小偃96”——这就是“小偃6 号”的“父亲”。
      
          “小偃96”一出来就显出了它的优势——性状好,品质好,成熟黄亮,抗病性
      好。用它再来做亲本进行杂交,后代选出来就是“小偃6 号”。
      
          “小偃6 号”的材料株形特别好,按照当年课题组里陈漱阳的描述:“就好像
      小孩子一生出来就特别漂亮”,穗子整齐修长,粒多质优,种子饱满,成熟黄亮;
      在穗子成熟时叶子还有点绿色,叶子里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输送到种
      子里使其变得挂浆饱满。
      
          1979年,李振声耗费23年时间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成功,
      杂交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都先后通过了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小偃6
      号”最为突出,还能耐强光和干热风,被陕西省作为骨干小麦品种连续种植16年以
      上,在全国的推广种植面积达1.5 亿亩,累计增产小麦80亿斤,成为我国推广时间
      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
      
          “小偃6 号”在1985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奖金共有3 万元,而当时大家
      的月工资还不到100 元。结果李振声安排的分配结果是:整个课题组10个人,每人
      1000元,李振声本人也是如此。其余的,悉数分给了所里的司机、食堂大师傅、县
      种子公司的人以及其他对课题组给予过帮助的人,每个人都分到了1000元。
      
          “小偃6 号”获奖后,李振声在杨凌科技中心做了题为《荣誉属于大家,功劳
      属于人民》的报告,专门提到了官村农场的刘师傅,虽然这时刘师傅早已退休返回
      兰州老家。李振声说:正是因为有刘师傅这种普通劳动者的坚守和认真,我们才有
      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随后,“小偃6 号”还被选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之一,是我国北方麦区
      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