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这个字难写吗?看上去不难,无点无横无竖无弯钩,不过是一撇一捺搭
      起来,可这个“人”字就这么两笔,玩不出花样,偷不得机、取不得巧。要写得好,
      写得漂亮,写得有模有样,立得住,怕也不容易。
      
          可是就有这么一个人,三岁讨饭,八岁父亲去世,十一岁辍学务农,经历九死
      一生之后,走上了一条从事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之路,研究优质水稻新品种;油菜立
      体种植模式及优质粮油多熟制栽培技术,成了高级农艺师。
      
          还是这么一个人,身为小学毕业生,却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了几十
      篇自然科学论文,承担了芜湖县、市重大科研项目、安徽省“八五”重点项目、国
      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子专题项目、二00四年和二0 一0 年两项“国家星火计
      划”项目。
      
          同样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农民,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农村优秀人才一等功,得到了国务院、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事部、科
      技部、财政部、农业部、中国科协等部门的多次表彰。
      
          瞧瞧,这个“人”字,实在是写得轰轰烈烈,漂漂亮亮,意义非凡。
      
          他为什么能把这个字写得这么漂亮?我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和了解对他能够把
      “人”这个字写好做了观察总结,有了以下的认识:苦难搭台,倔强做纸,钻研做
      砚,痴迷做墨,憨直做笔,癫狂着力。有了这些条件,这个字想写得不特别也难。
      
          杨良金苦。苦透了。
      
          良金的记忆从三岁开始。他记得父亲目盲,家里三天两头揭不开锅,靠母亲牵
      着他出门要饭度日。哪天天不亮,母亲小声地将睡梦中的良金喊醒,迷迷糊糊的良
      金就清楚要出去要饭了。母亲攥住良金的小手,轻声拉开门闩,趁着路上没人,急
      急往村外走。母亲脸皮薄,饿得头晕目眩了,还会硬撑着不让熟人知道自己的窘迫,
      出了村,走个七八里路,到了不认识的村子里,才从篮子里拿出碗,鼓鼓勇气,往
      那些陌生的门边一靠。那时人人都穷,家家都苦,能施半碗糊或抓一把米的人家不
      多,有时走了十里路,篮子里还是空的。赶上吃饭的时辰,有人往他们碗里舀一勺
      热饭,母亲总是停下来,先喂良金吃,良金但凡有几口糊进了嘴,就不要母亲连拖
      带拽了,他会乖乖抬起小细腿往前走,有时早上天没亮出门,晚上天黑了才能回来,
      一天要走上好几十里路,才能讨半斤米或几两面,天黑回村的时候往往精疲力竭,
      每到这个时候,跌跌撞撞的良金不叫苦,实在走不动了,会轻声地问母亲:没有几
      步就到家了,对吧?
      
          良金累得小脸发白,头皮贴在额头上,母亲拽他的手一放,他就有可能倒下去,
      瞧着儿子眼巴巴的样子,母亲疼他懂事,瞅着他,不敢点头,怕一点头,泪珠子就
      砸下来。
      
          良金自小就懂母亲的苦,母亲一生生了十三个孩子。良金排行老十,可是前头
      九个全都夭折了,直到良金三岁,母亲还不敢说她命里有子,头几年,她走到哪里
      都要带着良金,她怕。不过,良金命大,他活下来了,跟他同时活下来的还有一个
      妹妹,可是八岁那年,良金的父亲突然去了。
      
          父亲一去,良金惊心动魄的童年生活才刚刚开始。
      
          良金爷爷在世时,家里还有三间草棚,五八年“大跃进”时大炼钢铁,把房子
      拆了炼钢,一家人只好挤在一间巴掌大的房子里,对这个房子,良金记忆犹新:坐
      在中间打到墙,站在中间抓到梁,一间房子两米宽,土灶墩子挨着床,房顶盖了几
      把草,蒙蒙小雨淋湿床,若是刮风下大雨,家里就是养雨塘,刮得稻草满天飞,妹
      妹叫爹我叫娘。
      
          五九年除夕,那天晚上良金一辈子忘不掉,队里给良金家分了三两米。三两米
      兑上水,只能烧一碗干饭。妈妈说,良金,你到外头寻点野菜来兑着烧吧。
      
          现在的野菜是好东西,无污染,营养价值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人的肚子
      里还没有油水,天寒地冻的,良金寻着了一篮子干巴巴的野菜,拌着米在锅里烧了,
      一家人过了个凄凉的寡年。
      
          不料,当天夜里,消化不了的野菜在肠子里打了结,良金肚子疼得满床打滚。
      到了下半夜,已经没了知觉。母亲哭哭啼啼地喊来左邻右舍,有人帮着掐人中、捏
      虎口,折腾了好大一会,良金还是毫无反应,有经验的老年人都摇头,说良金不中
      了。这时有些心好手快的已经从草堆上拔草,要裹着他去埋了,那年头,死人算是
      平常事,母亲一瞧坏了,抱住良金就是不撒手,邻居掰她的左手,她用右手搂住良
      金,邻居来掰她的右手,她的左手又抠住良金,母亲当时还在发着烧,可她就是不
      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死不撒手,就这样反复纠缠,突然良金呼出了一口气。
      
          后来,大伙分析,许是母亲一直勒着良金的肚子,帮他理顺了气。
      
          九岁,良金第一次死里逃生,因了母亲的不放弃。他心里感激,可他不会表达,
      他醒过来,望着哭得变了形的母亲,想到她一生吃过的苦,守着寡,良金在心里发
      誓,要让母亲吃个饱饭。
      
          吃个饱饭,是良金接下来许多年的梦想,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念书。父亲在世
      时,良金还跟别的孩子一样到学校去念书。说是念书,其实也不是好好学文化,良
      金记得他们晚上呢,经常要到生产队里“促生产”,几岁的毛孩子活干不了多少,
      但是没关系,队长说,干活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光有态度还不行,还要有形式,到
      了白天,他们被排成一排,齐刷刷地站在田间地头,高喊“毛主席万岁,解放军万
      岁”的口号。就这样的学习环境和状态,良金还是年年在学校考第一。跟良金做同
      学,考第二就是大喜事,没有人能幻想考第一,第二才是全班同学的切实的梦想。
      
          父亲一过世,良金连喊口号的资格都没有了。考初中时,老师叫每个同学回家
      要五毛钱,去到镇上参加考试。
      
          五毛钱?
      
          真是个天文数字。良金知道母亲拿不出,拿不出也还是硬着头皮提出来了。母
      亲凄婉地一笑,她不像别人家母亲那样责备儿子不懂事,母亲懂良金,她看了看四
      壁,对良金说:你看家里哪样东西值五毛钱,你拿去卖了吧。
      
          不要说良金狠不下这个心,就算他肯,他家里,还真没有一样东西价值五毛。
      
          第二天,全班同学都交了钱,良金坐在那里垂着头,装着没这回事,可是老师
      不依不饶,他问,杨良金,你的钱带了没?
      
          没。良金回答的声音像蚊子在哼哼。
      
          老师不再多问,良金的家境,他懂。课后,他跟数学老师一商量,一人拿出五
      毛钱,帮良金把考试费和来回路费全垫了。
      
          第一!杨良金毫无悬念地又夺了个全校第一。
      
          这是杨良金第一次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录取通知书的分数,是他在这个世上最
      微弱的光明。他为这凄凉的处境而酸楚,而这成绩是他对抗暗日的一线光明,也是
      回报好心老师慧眼的一个明证。
      
          带着全校第一的好成绩,搬起板凳回家种田了。一个营养不良,缺衣少食的半
      大小孩子能怎么样呢?良金记得自己的形象:个矮,腿细,肚子大。良金说他现在
      看到电视上的非洲儿童,心里就会抽痛,他闭着眼睛就能想象这些孩子是怎么样在
      煎熬的。到了十四岁,种了四年田的良金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上学梦。良金想上学,
      不是秘密,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但凡逮到一片纸,良金就会端在手心里看了又看,
      要是看着一本书,不管是故事小说还是种田养鸭的书,良金都会爱不释手。良金没
      别的毛病,就这么个改不掉的痴心,却被一个专门说媒的女人瞅见了,她开始不停
      地往良金家跑,怂恿良金的母亲改嫁。听说对方能让儿子读书,母亲动心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女人改嫁,是件伤风败俗、令人不齿的事。为了儿子,为
      了对方“一定让你儿子上初中”的承诺,母亲咬着牙同意了。
      
          良金虚龄十五了,他能感受到村子里的风言风语。母亲改嫁那天,母子三人也
      是天没亮就出门的。就跟当年天没亮就出门要饭一样,一家人收拾几件换洗衣裳,
      偷偷摸摸地走向了继父的家乡——南陵东塘人民公社。
      
          事隔多年,良金才发现,这其实是他人生中最难上加难的处境,本以为在芜湖
      县易太公社过的是苦日子,为了能有书念,为了能吃饱饭,良金默许母亲改嫁,哪
      里想到,这条路,简直就是通向地狱的大门。
      
          一到南陵东塘人民公社,母子三人傻眼了。在芜湖县易太老家,好歹还有一间
      草棚,虽然良金编了顺口溜自嘲,可到底有床有被子。继父呢,真真是房无一间,
      瓦无一片,四十多岁的光棍,一个人住在村子里的牛棚里。现在凭空多了妻儿三口,
      也只能在牛棚里将就着。这牛棚原来是村子里大户人家的祠堂,现在里面养了生产
      队二十多条牛。一到夏天,这里面蚊蝇群舞,一般人离这个祠堂两里路远,就得捏
      着鼻子快步小跑,可是这一家人还要在这里过日子睡觉。
      
          没几天,因为牛棚里突然多了几个人,又或者其他原因,有一条牛半夜发了癫,
      拼命地挣扎、拽扯,最后挣脱了拴在牛鼻子上的绳子,脱离了拴牛桩,它这一自由
      不要紧,几乎把所有的牛全部惊动了,这几十条牛全部在那里鬼哭狼嚎,其中有一
      条牛想往外撞时,一下子踩到了良金的手上,良金的一个指头到现在还不能伸直,
      这残疾就是那时落下的,良金疼得嗷嗷直叫,幸亏继父及时赶到,把良金拖到一边,
      这才捡回一条命。
      
          住在这样的地方,受到这样的惊吓,一时还不能习惯的良金很快被蚊子叮得浑
      身是脓包,很快就得了流感,烧到了四十多度。继父拿不出钱来请医生,任良金烧
      了好几天,本指望他自己好起来,可良金越烧越厉害,最后开始说胡话了。母亲苦
      苦哀求,继父这才把医生请到家里来。这个时候,良金的半条小命差点快没了,好
      在及时吃了药、退了烧。有一天,母亲看到村子里半大孩子都往河边去,一打听,
      才知道是到河里摸河蚌。母亲对良金说,要不,你也去摸点回来,我炖汤给你补一
      补!
      
          良金不会游泳,这时有热心的小孩子过来借给良金一只洗澡盆。良金坐在洗澡
      盆里划水到了河对岸。果然,河里的河蚌又大又肥,良金一激动,很快专心致志地
      摸了起来,别的孩子都走光了,他还在那里摸啊摸啊,直到天快黑了,盆也快装满
      了,良金这才意犹未尽地往盆里钻,想照原路返回,哪里想到,他一坐到盆里,盆
      就翻了。原来,这只小盆承受不了这么重的重量,一下子把良金和河蚌全部掀到了
      河里。
      
          这时,河边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等到良金从河里浮上来的时候,刚好被一个过路的老头看见了,他三步并做两
      步下了河,把良金捞上来,这时良金母亲也找了过来,好心人找来口大锅,让良金
      整个人趴在锅底,肚脐贴着锅脐,上下按压。如此压了几十次之后,良金回过气来
      了。
      
          几十年过去了,杨良金还在琢磨淹死的人都浮上水面了怎么能救过来呢,杨良
      金说,就这个问题他后来查了许多资料,终于搞清楚了其中的道道。他说,会游泳
      的人一般浮上来就是真死,而不会水的人一般是呛晕了,浮上来是因为身体还没有
      发鼓,倒不是真死。
      
          杨良金第二次没死成,可是母亲却晕过去好几回了,而且吓得好长时间失去了
      意识。
      
          原来,杨良金的爷爷生了三个儿子,到了良金父亲这一辈,却只有这一根独苗,
      良金母亲改嫁,族里人本就意见很大,如果良金死在南陵,母亲知道,且不说她自
      己不想活了,族里人也不会让她偷生的。所以,这一回,母亲倒是不哭不喊,只是
      看着邻居们把她的儿子拨弄来拨弄去的。做好同死心理准备的母亲,站在一边,看
      上去木木的,没有什么表情,然后,突然轰的一声倒在地上,被人掐了几下人中弄
      醒了,看了看动也不动的儿子,再晕过去,如此三回,就是一声也没有哭。
      
          好在,良金到底还是吐了一口水,醒了过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苦难就是赤脚行于铺满刀尖的路,令人意志更薄弱,性情
      更胆怯,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苦难恰恰能够令其爆发惊人能量,使之得到脱胎换
      骨的拯救。
      
          杨良金还不清楚他的千疮百孔的童年苦难正是他写“人”这个字的台面,也将
      是他写出“人”这个字的最关键的材料,他只知道这些匪夷所思的苦痛创伤多半是
      命运强塞给他的,他能不能活下来?他要忍饥挨饿到几时?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一点权利都没有,少年杨良金,宛若一根浮萍,随风飘零,无所依,无所靠,然
      而有一点,他是做了自己的主的,就是他身子那股子超出常人的“犟脾气”,这个
      东西才是他杨良金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东西。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