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原因既简单又复杂,当时宋文骢正在搞列人“机密”级的歼8 飞机,据说工作
      上还要接触“绝密”级的原子技术。他结婚,组织上当然要对张懿家庭进行严格的
      政治审查。审查的结果,说张懿的父亲旧社会当过“银行职员”,不是纯粹的无产
      阶级,组织上竟然不批准!
      
          宋文骢听到这样一个结果,他先是愣住了,然后禁不住愤怒起来,他找到组织
      部的领导论理:张懿的家庭既不是地主富农,也不是反革命,只是一般的‘职员’,
      算是共产党闭结的对象;再有,张懿虽说生在旧社会,但她是长在红旗下,是新中
      国培养出来的一个航空学院的大学生,同时也是国防部六院研究所的军人,从事的
      也是歼击机的研制工作。你们有什么理由对这样的同志政治上不信任,有什么理由
      不批准我和张懿结婚!何况我宋文骢巳经快35岁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感觉的人,
      你们说不能结婚就不能结婚吗!
      
          不听组织上的话,这还了得!当时一个党支部书记就能代表党,在基层有着绝
      对的权威。就连上班时茶杯放在什么位置,报纸放在什么位置,都由指导员说了算,
      何况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婚姻大事!
      
          “宋文骢竟然不服从党的领导,个人主义抬头,个人利益第一,我们绝不能容
      忍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发生。”
      
          双方僵持着,但俚持了不久——谢天谢地,宋文聰个人终于犟贏了组织,最后
      总箅争取到了自己结婚的权利。1965年6 月5 日,他和张懿堂堂正正登记结婚!
      
          宋文骢收获了爱情。
      
          结婚后的宋文骢,当时的工资是74元,他和张懿住在营房的一个小单间里,厕
      所厨房是公用的。住房虽说简陋,生活虽然清苦,但从髙中毕业就离家颠沛流离的
      宋文骢,身边总算有了个知心的人,在异地他乡总算有了个家。
      
          夭气乍暖还寒。路灯亮了,投下一片惺松的昏黄。
      
          宋文骢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
      
          10年“文革”浩劫终于结束。在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的宋文骢,同样也在运动
      中受到强烈冲击。直到1970年春,他还在受到政治审查,连随同“歼9 大队”搬迁
      成都的资格都没有。但倔犟的宋文骢,在搬迁名单中没有他的情况下,实在难以割
      舍自己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歼9 ”飞机,他自己打好行李,混在大队中来到成都。
      在成都坐了几年冷板凳后,随着“文革”结束,他终于被解放出来,并临危受命,
      担任了“奸7DT 飞机的总设计师一这一年,他已经48岁了。
      
          这是宋文骢第一次担任飞机总设计师。总师的责任,真是重于泰山啊!6 年来,
      他忘记了白天和黑夜,分不清早晨和黄昏,每天都奔忙于设计室、生产车间和配套
      单位之间,协调着全国上百个配套单位的关系,解决着像天文数字般的技术难题。
      
          飞机首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各项研制试验都进人了白热化阶段。昨天,宋文
      - 魁从西北某基地回来,又一头扎进了生产厂家,检查试飞
      
          前各系统试验的情况。好不容易解决了飞机操纵系统的技术问题,天已快黑了。
      
          好久没回家,该回家看看了。他临走时夫人张懿身体很不好,在外一忙起来,
      有时连电话也忘了打。唉,现在不知她好些没有呀?离家越來越近,宋文骢的步子
      反而有些迟疑起来。想到孤独在家的夫人,想到远在上海的女儿,还想起老父老母
      在世时,多年都未回家探望过他们,连老人最后去世,都没能尽到儿子的孝道……
      路灯昏黄,树影婆娑,深深的歉疚之情在宋文骢心里盘旋缠绕。
      
          宋文骢35岁才结婚,41岁才有他独生的女儿宋凌。可女儿刚生下来,他似乎还
      没有好好地看她几眼,就带离了成都,送到她外公外婆家去了。宋文骢忙,张懿也
      忙,忙得连带女儿的时间也没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