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依照中国人传统观念,所谓人生转折必有贵人相助,对于李建立而言,季达明
      教授就是他的贵人了,他为李建立人生旅途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架起了一座金桥!
      
          李建立自从喜欢上蛇类研究这项工作以来,深深体会到自己在蛇类研究方面的
      诸多不足,特别是那次到旅顺蛇岛實地考察,令他强烈感到理论上的缺失,渴望理
      论上的提升。
      
          专注蛇类研究的季达明教授也一直关注着这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那次初出茅
      庐的李建立能够参加高规格的旅顺蛇岛科学考察活动,也是季达明教授极力推荐的
      结果。季达明教授也深深感觉到如果缺乏扎實的理论功底,必定在以后的科研道路
      上有所影响。这位爱才如子的老教授决定再给这个将来必定成才的年轻人创造一个
      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
      
          1983年7 月15日,在季达明教授的精心安排下,李建立以课题协作的名义,被
      委派到辽宁大学生物系进修。
      
          李建立本来就喜欢阅读,能有机会进入这样一所云集了诸多蛇类研究专家的名
      校深造,可谓如鱼得水。他被这里的科学气氛所笼罩,沉迷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理
      想主义的激情在内心汹涌澎湃,他一心想着学成之后再去蛇岛考察,去领略这个举
      世闻名的蛇王国。
      
          课堂上,他学习刻苦,认真听讲,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营养。课余时间,他
      就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记笔记,或到动物标本室查看标本。在辽宁大学生物系进
      修期间,每一次考试,成绩都在前几名,每一次学校组织到野外考察,他都积极主
      动要求参加,生怕漏掉让自己成长的机会。他的刻苦钻研、勇于實践,为他奠定了
      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方法。
      
          1984年8 月15日,李建立带着对未来愿望的美好憧憬和大展才华的一腔热情,
      踌躇满志地奔向了家乡。
      
          “你被任命为县造纸厂技术员,本周内办完调转手续,下周一报到!”他去环
      保局报到时,局长严肃地对他说。
      
          李建立感觉就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冰水,浑身哇凉哇凉的,很惊愕地盯着局长:
      “为啥呀?”
      
          局长告诉李建立,“你是集体所有制身份,我们这儿是全民所有制编制。上级
      有令,集体所有制职工不能跟全民所有制职工混岗!”
      
          当一个人的经历经过巨大的嬗变后,接下来便是最深沉、最凝重的思考了,是
      征服失意还是被失意征服往往决定着人生的未来走向。外表性情温顺的李建立,骨
      子里深藏着山东人的倔强和东北人的豪爽,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妥协、决不退缩,
      他相信这些都是对他的历练,他要向成为“蛇人”的征途上不断地迈进。
      
          李建立想到了季达明教授,想起了蛇类资源丰富的南山城东砬子山。
      
          几天之后,李建立重返县环保局。
      
          局长问:“调转手续办好了?”李建立表情严肃,语气认真地回答:“没有,
      也不想办了!”
      
          局长愣愣地看着李建立,感觉有些陌生:“违抗上级规定是要被开除的!”李
      建立态度很坚定:“开除我也不去!”
      
          局长很疑惑:“那你到哪儿去?”李建立语气极其认真和坚决:“我想到南山
      城东砬子山养蛇。”随后交给局长一份《建立清原县南山城东砬子山蛇山自然保护
      区的可行性报告》。
      
          局长彻底无语,眼睛瞪得老大,愣愣地盯着李建立足有五分钟:“到山上养蛇?
      放弃清闲自在的技术员不当,到那‘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去养蛇?你脑子有病啊!”
      
          李建立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我脑子没病!我就是要去山上养蛇,研究
      蛇!”
      
          “你这个人哪!真是不可救药了,研究蛇都把自己研究‘魔怔’了!”局长有
      些无可奈何:“你真的想去,我去找县里领导汇报汇报吧!”转过身又补充了一句
      :“可说好了,我只是去试试。”
      
          李建立像战场上得到表彰的士兵,“啪”地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谢谢
      局长!”
      
          几天后,焦急等待的李建立被叫到了局长办公室:“县里批准了你的建议,同
      意在南山城公社东砬子山建‘清原县南山城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局里只能再
      派一个人跟你一起去,一次性补贴一万八千元钱,剩下的你就自己想办法吧!”
      
          局长又叮嘱了一句:“这可是辽宁省第一个县级保护区,整不好我也会受到连
      累,你看着办吧!”
      
          “保证完成任务!”李建立义无反顾。
      
          南山城东砬子山位于清原县城东南50多公里,一座孤立的山峰,海拔580 米,
      山顶四周全是玄武岩,悬崖峭壁。西面和北面生长着大片的落叶松和油松,南面和
      东面则是低矮灌木丛,也是蛇生活的主要区域,蛇的种类包括乌苏里蝮蛇、岩栖蝮
      蛇、红斑滞卵蛇、白条锦蛇、虎斑颈槽蛇、东亚腹链蛇和黄脊游蛇等。
      
          这座山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据点,抗联战士在这里打过日本鬼子,因此,山
      顶北端有两个堡垒的残骸和环绕山顶四周的战壕遗迹,不远处还有一个从未干涸过
      的大水泡子。管理站就选址在这里。
      
          李建立将管理站设计为地面和地下两层。地面三间平房是养蛇人生活区域,地
      下是六个蛇越冬室,围绕水池建400 平方米方形模拟生态蛇园,有洞口通向蛇越冬
      室。
      
          规划最低标准做的,即使这样,手里这几个钱,身边加上自己才两个人,这里
      山高坡陡没有路,连牛马都上不去,要将几十吨的建材运到山上,谈何容易啊!
      
          李建立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走进当地的学校说明了来意,校长很开明,满口答应了。乡里的孩子也不娇
      性,在家里也是经常干农活,家里干活没什么报酬,在这儿干活还能给自己挣点儿
      零花钱。校长一号召,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争先恐后。于是,几百名学生从山底
      到山顶排起数条人链,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硬是把红砖、水泥、白灰、沙子、
      瓦、木料等所有材料运到山顶。随后,找来施工队,二十多天就完工。也不等刚建
      好的房子放放湿气,两个人就提着铺盖卷入住了。
      
          随着夜色的降临,孤零零的山上一片漆黑,他俩点上蜡烛,却被秋风将微弱的
      火苗吹得一闪一闪的,门也被大风吹得咯吱咯吱响,不时还会传来猫头鹰、狐狸、
      野狼的叫声,顿感不寒而栗。李建立找来八号铁丝将门闩缠了好几圈,心里还是不
      托底。尽管白天忙活得很疲惫,尽管小火炕烧得火热,躺在炕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不过这只是最初几天的适应过程,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即使开着门,他们也会
      踏踏實實地呼呼大睡了。
      
          收拾好蛇园后,李建立到东坡抓来各类蛇放进蛇园,开始了人工饲养實验,不
      长时间就形成规模。于是,抓蛇、养蛇,然后围着蛇园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就
      成为李建立的全部。
      
          蛇没有外耳,只有中耳和内耳,蛇的下颌骨有方骨与耳柱骨相联,蛇听不到空
      气传导的声音但对地面传导的震动非常敏感,特别是蝮蛇在头部有一对颊窝,也叫
      热测位器,它能感知千分之三的温度变化。当时由于1975年营口发生的强烈地震,
      当地好多地区都在开展地震预测,根据蛇的这种特性,抚顺市地震局找到李建立,
      希望合作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监测工作,从此,李建立的工作就多了一份地震监测内
      容。
      
          今天做了明天还想做的叫事业,今天做了明天还得做的那是职业了。养蛇对于
      李建立而言无疑是事业。只要能研究蛇,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都是等待他跨越
      的一个个栏杆。
      
          这里远离村庄,米面油盐酱醋茶都需要从山下背上来,这些都还好办,关键是
      蔬菜,哪有时间经常性地到山下去背上来啊!现种也来不及呀。他们就利用空余时
      间去附近挖些野菜、采点蘑菇、摘些野果什么的。缺水,他们就在山上挖一口井,
      虽然山上没有泉水,但可以截留雨后山上的渗水,不过这井里的渗水颜色发黄、味
      道苦涩,只能用来洗菜、洗脸、洗衣服,做饭和饮水还是要到距离山下六里地以外
      村子里去背,每背一次水需要两三个多小时,每次最多也只能背40斤水,背到山上
      常常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这些还都是春夏秋季节里的状况,到了冬天可就没有这样的光景了。气温多数
      在零下三十多度,还经常遇到大雪封山,有时积雪一米多深,水是无法下山背了,
      只能靠融化的雪水,野菜也无法采集了,只有大白菜和豆腐了。他们就一次煮一大
      锅米饭,然后切成豆腐块大小,与豆腐一起放到屋外冻上,每一次做饭时,锅底下
      冻白菜炖冻豆腐,锅上面蒸一块米饭,倒很省事儿。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最大节日,无论是走南闯北的,还是守家待地的,都要在春
      节期间跟家人团聚,相互拜年,这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传统。然而,保护站里的蛇
      如果几天没有照顾可不行,必须保证每天的监测数据的连续性,特别是冬天经常大
      雪封山,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上不了山,这些工作可就前功尽弃了。
      
          大年除夕,两个人安置好这些蛇之后,开始包饺子,除了冻白菜炖冻豆腐外,
      还炒了一盘鸡蛋,开了一瓶酒,小酌闲叙。可当山下村屯里鞭炮齐鸣、焰火窜天时,
      四目在烛光下相视无语、默默饮酒。想家啊!
      
          跟李建立一起来山上养蛇的小伙子叫敖树平,正月初四,小敖磨磨蹭蹭地想对
      李建立说点什么,李建立说:“不用说了,我同意。”李建立知道,因为跟自己到
      山上养蛇,小敖的对象黄了。在那个年代,在那样的小县城,过了三十岁还没结婚,
      别说自己在亲戚里道面前抬不起头,父母也会因此而感到脸上无光,因此,小敖的
      父母托人将他调回县城。
      
          艰苦的环境折磨人,也锻炼人。以前俩人在山上的时候,听到野兽的叫声会感
      觉害怕,至少对这些叫声没有好感,当他一个人面对着孤零零的大山、几间平房和
      寂静的丛林时,任何动物的叫声都感到格外亲切,有时很渴望夜里能听到几声野狼
      的嗥叫。
      
          时光总要随岁月而流逝,生命总要点点滴滴落實到每一个具体的日子里。虽然
      寂寞和孤独的时候,李建立也怨恨过杂音比播音员的声音还大的破旧半导体收音机,
      也偶尔喝点儿小闷酒,抑或大声地读一些过期的报纸,偶尔还会爬到山顶对着大山
      喊,他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责任,不折不扣、兢兢业业地当着他的蛇司令,照
      顾着他的蛇士兵。空闲的时候,他就利用越冬死去的蛇制作蛇骨骼标本。
      
          有耕耘必有收获。蛇人工越冬實验大获成功,成活率达70% 以上。几次蛇的异
      常反应与170 公里外的地震仪器监测结果相吻合,预测效果良好。至李建立调到旅
      顺老铁山蛇岛保护区工作时,清原县保护区蛇生态园已经发展到近十个品种、3000
      多条茁壮成长的蛇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