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在王爱霞办公室的书柜里,放着一本厚厚的艾滋病人档案,上面记录着从1985
      年至今近30年的时间里,她所确诊过的全部艾滋病人的基本情况,记录着每位患者
      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血样监测图,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里珍藏着一个故事,一个只
      有她与病人之间知道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渗透着她与病人之间的信任。讲起病人
      的数据一直控制得不错,王爱霞满脸的神气。
      
          前面提到的我国第三例艾滋病患者的性伴侣A 先生,20年来一直在王爱霞这里
      接受治疗,病情控制得非常好,是中国同类患者中迄今生存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是
      一位孤独的北漂,年幼时父母双亡,来北京后又不幸染上艾滋病,王爱霞给予了他
      特别的关照。鸡尾酒治疗方案时间长了都会有些耐药情况的发生,监测到耐药发生
      时,王爱霞马上与国外联系给他换效果更好的药。
      
          王爱霞给他的帮助,不仅仅是治疗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安慰。一次来门诊时,
      A 先生显得特别沮丧,王老师忙问怎么了?他答道:“老家住了些日子,不知道他
      们怎么就知道我得了这种病,特别歧视,自己觉得心里很难过,活着没意思了。”
      王老师立即拨通A 先生老家疾控部门的电话,对他们不守规矩、随意暴露A 先生的
      病情提出严厉批评和保密要求。
      
          在王爱霞的宽慰和开导下,A 先生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非常有意义的是,在
      王爱霞的诊室里,他还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一位北京籍的女性患者,两人相依为
      命搭帮过上了日子。这年年底,临近春节的时候,门诊护士李燕接到了王爱霞打进
      来的一个电话,“李燕,一会儿A 先生要送鱼过来,他亲自收拾送给我俩的,你一
      定要收下,不能拒绝。”她在电话里特意嘱咐。
      
          艾滋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定期复查。由于国家实行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
      患者在其居住地都可以领到免费药,无须长途奔波。但出于对王爱霞多年的信任,
      B 先生每三个月要从南方某省专程飞北京一次。
      
          一天,一位女士手捧一大束鲜花来到门诊感谢王爱霞。原来,她是王爱霞的老
      病人C 先生的姐姐。C 先生因艾滋病晚期合并脑炎两天前在地坛医院去世了。弥留
      之际,他嘱咐姐姐,一定要替他给王爱霞送上鲜花,对王大夫十几年来给予他的精
      心救治表示感谢。接过鲜花,王爱霞哽咽了。
      
          尽管这些年来,国人对艾滋病患者的理解和宽容度已经大大提升,但这一群体
      的生存状态仍显堪忧。王爱霞常对学生们说,“病人怎么得的病并不重要,重要的
      恰恰在于他们是病人,他们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怀。应当去掉道德判断,从科学、
      人性和生命的角度给予他们帮助,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王爱霞是这样说的,也
      是这样做的。
      
          王爱霞的高知名度,吸引了许多名人、要人专程来找她看病。但在王老师这里,
      患者不以身价论,无高低贵贱,均一视同仁。
      
          一天,门诊来了一个年轻女孩,进门就长跪不起。原来她父亲得了重病住在别
      的医院,那家医院的大夫说,只有协和的王爱霞大夫能救你爸。王老师心情非常沉
      重,决定出这个诊。她感慨地跟李燕说,“我们不是救世主,医学有许多未知的东
      西,我们也未必能帮上她,但是病人的信赖和托付我们不能辜负。”
      
          “王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对病人的高度负责和敬业,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辈
      协和人待病人如亲人的风范,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李燕作为门诊护士,辅助王
      爱霞出诊18年,她的话是真挚而发自内心的。一位病人去挂号半天没回来,王爱霞
      要亲自出去找,看出了什么问题。明明记得自己上周开了三袋药,可为什么患者只
      拿到了两袋,王爱霞要到药房问个究竟,原来责任也不在药房,而是电子处方出了
      错。艾滋病人抽血一旦发生针刺伤会有很高的感染风险,早在20世纪90年代,王爱
      霞就从国外带回来真空抽血管用于该类病人的抽血,考虑到针头锋利,王爱霞就亲
      自抽,慢慢等护士学会了,才交给她们做。
      
          除非出差开会,王爱霞很少停门诊,出门诊也从不迟到,哪怕有院内外特别重
      要的事情晚到5 分钟,她都会打电话过来说明。老伴儿做手术当天,王爱霞门诊照
      出。直到手术做完了,血管外科管珩大夫打过来电话说挺好的,大家才知道她老伴
      今天手术。接完电话,王爱霞仍继续把门诊看完。
      
          两年前,在王爱霞的强烈要求下,医院批准了她退休的请求,按说她是中央保
      健委专家,本是可以不退休的。但王爱霞说,“近年来我感觉身体条件不是很好,
      如果一个医生不能拿出最好的状态去对病人,那就必须休息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