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郎景和,73岁,做了50年妇产科的男大夫,培养了70多名博士生及博士后,当
      了20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0年,找他看过病、开过刀的女病人究竟有多少,这个数真的不好统计。但有
      一点非常肯定,他让这些陷入痛苦和困境的女性得到了满意的治疗,甚至拥有了完
      美的人生,而他却能做到50年来从未与任何一位病人红过脸。他的人生故事,就不
      止于一名医生的成长故事,也不止于一位院士的丰富经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可
      能会是一个心灵的启迪,一个时代的符号。
      
          一妇产科大夫“要考虑病人的全部,包括她的家庭、情感、婚姻、社会等各方
      面,甚至她的以后,然后再做出医疗决策。所以,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
      而是用心血。”
      
          协和的专家无论做到多大,都亲自出门诊,亲自收病人。他们出门诊的时间每
      周都是固定的,几十年雷打不动,这是协和的传统之一。
      
          2012年12月14日周四,妇产科门诊,郎景和诊室里,照例学生围绕、病人络绎
      不绝进进出出。
      
          73岁的郎景和大夫看的全是预约病人,不对外挂号,有术后复诊的,也有下级
      大夫处理不了,转诊过来请他把关的。不对外挂号有什么好处呢?号贩子没机会倒
      号了,病人不用花冤枉钱,真正需要他这样的大大夫看的疑难病人还都能看上。协
      和的特需专家门诊1999年就开了,但郎景和从来只看14元的普通教授号,不挂300
      元的特需专家号。这种看似平淡的坚持里升腾着一股当今已经很稀缺的倔强:郎大
      夫拒绝用金钱把病人分成三六九等,他的病人都是平等的。
      
          下午2 点30分,进来的是一位30多岁的青年女病人,专程从杭州飞过来,今天
      是术后第一次复诊。
      
          “月经来了吗?”郎大夫问。
      
          “来过了。”
      
          “来的时候疼不疼?”
      
          “不疼。”
      
          郎景和接着又仔细地做了查体,告诉病人刀口恢复得挺好,又约了下次复诊的
      时间。就诊结束后,我们凑上去问:“您得的什么病?”“剖宫产后发生了严重的
      子宫内膜异位,非常痛苦。浙江、上海都看过,8 年了,医生看遍了,情况就是没
      有缓解。后来当地医生说你还是到北京找郎大夫吧。就这样我来到北京,一个多月
      前郎大夫亲自给我做了手术,整整折磨了我8 年的问题解决了。”说这话的时候,
      患者非常激动,眼圈儿竟是红红的。
      
          都说当下的医患关系颇有点剑拔弩张的意味,“然而在郎大夫这里,听到、见
      到、感受到的却是全然不同的情景,始终是从容、平和,甚至愉悦的医患氛围。如
      果不是身在其中亲眼见证,如果不是经年累月的切身体会,很难想象,很难相信。”
      郎景和的学生王姝跟随导师出门诊两年多后发出如是感慨。
      
          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的协和医院,患者多来自全国各地,郎景和的
      门诊更是这样。在诊室,学生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病人和病人家属刚一开
      口,郎景和就会接上,“山东人吧?”或“重庆的?”有时还会对上一两句山东话
      或者四川话,病人马上就会一改刚进门时紧绷的表情而露出笑脸。若是以前就诊过
      的“老病人”,郎景和可以不看病历就准确说出她是“青岛人”还是“德州人”,
      之前得的什么病,甚至从事什么工作,等等。在门诊,有一次,一位白发苍苍的病
      人,一进诊室就说,“大夫,十几年不见,您还是老样子,一点儿也没变。”郎景
      和不看病历,就转身给一旁的学生介绍,“知道吗?她当时是卵巢癌Ⅲ期,看现在
      多好呀。”
      
          一位六七十岁的患者看门诊,一脸严肃。郎大夫问:“怎么不好呀?”老太太
      板着脸不吭声,随同的年轻女子赶紧说:“在我们那儿查出来是卵巢上有肿瘤。”
      郎大夫接下来问老太太,“她是你女儿?”“不,是我儿媳。”“不错啊,儿媳妇
      陪着来看病,很孝顺嘛。”两句话下来,老太太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情绪缓和了
      许多。
      
          病人心里想什么,担心什么,顾虑什么,着急什么,郎大夫是洞察的,但他的
      处置又充满了尊重和善良。
      
          一位剖腹产后的农村妇女,因难以摆脱的腹痛,又切除了子宫及双附件,终年
      蜷曲在床上不下地,不操持家务,更不干农活。来协和后,郎景和亲自为她做了成
      功的腹腔镜手术。术后病人依旧愁容满面,一动不动躺在床上。原来,腹腔粘连解
      决了,“心里的粘连”远没有消除。术后第二天,郎大夫到病人床前,鼓励她笑一
      笑,高兴一点,坐起来;第三天,郎大夫又来到病人床前,鼓励她并亲自搀扶她下
      地行走;第四天,农妇终于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了。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24岁的雅雅长了巨大子宫肌瘤,当地医院要把她的子宫
      全部切掉。这对于还没有结婚的女孩子意味着将永远失去生育能力。万般无奈下,
      她来到协和医院。经过缜密的考虑,郎大夫为她保留了子宫,做了肌瘤剔除术。后
      来她顺利地怀孕生子,巧的是剖腹产手术也是郎大夫做的。在手术的同时,郎大夫
      连她子宫内孳生的小肌瘤也一并拿掉了。五年后,她的子宫肌瘤又复发了,这次,
      她接受了郎大夫“子宫全切”的建议。郎大夫这“先后三刀”,送给了一个女人完
      美的人生。
      
          一个子宫浆膜下巨大平滑肌瘤同时合并有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红细
      胞增多症等的患者,由于惧怕手术,腹中“养”瘤10年,瘤子长到18公斤,直径45
      公分,相当于盆腔内有360 个子宫,或者孕育每个胎儿6 斤重的六胞胎。在郎景和
      多次动员下,病人才下决心摘掉巨瘤。郎景和亲自主刀成功切除了肿瘤,这是迄今
      国际报道中体积与重量最大的子宫肌瘤。
      
          这就是郎大夫的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一个医生的爱心、技能和睿智究竟
      表现在哪里?郎景和说:“去做手术,但不仅仅是去做手术。完成了手术,并没有
      完成对病人治疗的全部。治疗,并不只是意味着治疗某种疾病,而是帮助病人恢复
      她精神心理与身体生理的完整性;关心病人,也不意味着只注重疾病本身,更应该
      体察、尊重、理解病人的伤痛、意愿和要求。如是,我们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
      名真正的外科医生。”
      
          “要考虑病人的全部,包括她的家庭、情感、婚姻、社会等各方面,甚至她的
      以后,然后再作出医疗决策。所以,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眼泪,是心血。”郎景
      和说。
      
          一次早交班,从一床到三十几床,偶尔会交代这是某某介绍的。到了一位70多
      岁的老太太那里,郎大夫问:“这位是谁托的?”没有人说话,郎景和说:“写上,
      郎大夫托。”都有人关照了,大家就公平了。
      
          “病人把自己几十年的身体健康坚持交付给同一个大夫,这里包含着多大的信
      任和多少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一个大夫又如何在身居学界泰斗之日,仍能将一个个
      病人记在心里,又用了多少真心和真情。”王姝说。
      
          “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里,我看到、体察到妇女们的辛劳、焦虑,甚至痛苦,我
      要为之解脱与分忧;我也看到她们的欣慰、满足,或者快乐,我亦为之感动与分享。
      诚然,一个医生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医生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保护妇女的生
      命健康,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神圣的社会责任和始终不渝为之努力奋斗的
      目标。”这段话是郎景和2007年被中国/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评选为首届全国“十佳
      时代男性”后的获奖感言。
      
          看看郎景和每天的工作安排:早晨7 点30分准时到办公室,7 点45分到病房查
      房,8 点30分准时上手术室。除了固定的出门诊、随时的保健会诊,大部分时间泡
      在手术室,没有手术的时候就在办公室写文章。除了有重要的会议外出,一般都能
      在医院找到他。一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回家。“大忙人一个,每天早出晚归,即便
      回家了,我们看电视,他也坐在旁边,但手里仍然抱着电脑,还在继续他医院没有
      做完的事情。改改专题讲座的稿子啦,幻灯片啦,从不闲着。挤出一些睡眠的时间,
      还要用在写科普上。”郎景和的夫人、北京协和医院物理康复医学科老主任华桂茹
      教授这样介绍他。郎景和略作调侃地说,“这样以院为家,若在工厂里早就是劳动
      模范了,可我刚刚当上。”他马上又接着说,“其实,多数大夫都是如此,也应该
      都是劳动模范呀!”
      
          年逾古稀的郎景和,神采奕奕,步伐飞快,跟着他从办公室走到病房的路上,
      他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等我们跟上。能吃、能睡、能干活、能熬夜。问他保持这么
      旺盛精力的秘诀是什么?郎景和回答:“手术台是最好的医生,这不仅是对病人,
      也是对外科大夫本身。这是我从瑞典电影女演员英格丽·褒曼那儿得到的启发。英
      格丽·褒曼得了乳癌还坚持演戏,她说‘舞台就是我最好的良医’。我认为,手术
      台就是外科大夫自己最好的良医。你上了手术台,疲劳就没有了,烦恼就没有了,
      其他的乱事儿也不想了,全身心地为台上的这个病人做事,不是很愉快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