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京的市民都记得有一年冬天,一场不期而至的雪造成了整个北京交通瘫痪。
      几乎是一夜之间,北京人知道了“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而事实上,那一场雪的
      位置稍微偏一点,降到郊区,就一点事情都没有了,正好给冬季农作物盖上一层棉
      被。但是,偏偏落在城里!如果那天北京的地面温度再稍微高一点点,那么也不会
      有太大问题,但偏偏就那么合适结冰。于是一场城市“白色恐怖”在没有任何预警
      的情况下袭来,人们在这个时候想起了气象部门——为什么没有预报出来?
      
          一位好开玩笑的网络写手说,全世界有两个职业是最痛苦的:一个是气象,一
      个是地震,一旦被人注意,准是出事儿了。你预报准确一万次一百万次一千万次,
      都没有人记得,但只要有一次明显的失误,马上成为众矢之的。
      
          谭晓光从事的正是这样一份职业,他是一个和天气打交道的人,他是一个想掌
      握风云变幻的奥秘的人。一些年轻人在了解他的工作以后,会说:“哎呀,一点儿
      都不浪漫。”他总是很坚持说:“其实挺有意思的,如果你能预报准确,那种成就
      感挺让人满足的。”
      
          谭晓光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气象台做过几年天气预报员。说起那段时光,仿佛
      就像是昨天。
      
          “我们做的是短期预报员,也就是今天报明天的天气。一般气象台把预报员分
      为主班预报员和副班预报员,这是轮流值班的,今天你主班,过两天你就是副班,
      每个预报员都有机会。但无论是主班预报员还是副班预报员,都要自己处理数据,
      自己计算,最后开个会,这叫会商,得出明天天气什么样的结论。有的时候主班预
      报员和副班预报员会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预报主班说了算,因为最后
      是他签字他负责,不能说让他听了你的,结果报错了让他负责,那不合适。有的大
      气象台还会有领班预报员,由经验丰富的预报员担任,是固定的,他来协调预报员
      之间的工作,有的时候,就由领班预报员做决定。如果预报员之间争论得特别厉害,
      或者遇到重大天气、重大灾害、重大政治活动,那么要领导签字,到底明天天气如
      何报,这个预报由领导决定,将来有问题,不再追究预报员的责任,最后要由签字
      的领导负责。”说起预报员的生活,谭晓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也许从事这个职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无论你是领导还是普通预报员,对你
      业务水平的衡量非常简单直接——看你是否能报得准,或者你的预报准确率有多高。
      因为预报员之间无论最后谁听谁的,但在会商的时候都会有登记,这个登记是按照
      个人的原始意见来登记,谁是什么样的意见,就是什么样的意见,然后,无论你头
      一天争执得多么厉害,只要过一个晚上,24小时之内,老天爷就公布了正确答案。
      老天爷并不唯利是图,天道酬勤,只有那些始终勤恳始终努力上进的人,才能被老
      天爷赏识——预报准确!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预报员来说,这就是最大奖赏。
      
          谭晓光在北京气象台做了三年预报员,那三年对于他来说,充满了各种乐趣—
      —他一旦报了下雨,就开始盼着下雨。按道理,他连续值班24小时,下了班正是要
      休息睡觉的时候,可是他却无端地盼雨,盼啊盼啊。如果报的是夜间有雨,那么更
      有意思,往往是已经睡着了,但就因为一个很小很小的雨点,他一下子就能醒来—
      —不管睡多熟,只要一下雨,马上就醒了。醒来以后高兴啊,那种高兴比猜中体彩
      号码还厉害。
      
          如果预报错了,明明说有雨,结果是一个大晴天,或者明明说转晴,偏偏下了
      一场大暴雨,那可是闲不住了。原本值一个24小时班,要休两天,但要是报错了,
      这两天就全泡汤了,或者至少是歇不踏实了一一头一天用来跟老天爷对答案,如果
      没对上,第二天一早就要跑到单位,头天的天气图就得拿出来琢磨。实际上,这种
      错,换一个事业心不强的预报员根本无所谓,谁也不能保证永远正确啊。再说,当
      时我们的气象手段是多么有限?主要是依据观测员提供的地面观测,另外一个手段
      是高空观测,主要是放气球,每天放两次,这样可以看高层的气象要素。不过,谭
      晓光从来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他一直在力求每一次的准确度。
      
          谭晓光大学毕业以后,主要搞的全是24小时至48小时的短期预报。但很快,他
      就为自己定了新的方向——三年以后,谭晓光调入气象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
      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他把最初的重点设在“短时预报”上,即在更短的时
      间内做更准确的预报。
      
          按照国际上的定义,上午预报下午的天气,也就是12小时以内的气象预报,叫
      超短期预报;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的预报,叫短期预报;48小时至15天叫中期预报
      ;再长就叫短期气候预测。一般来说,越短时问内的预报准确率越要求高,否则没
      有意义。在英文中,把2 小时以内的天气预报称为“NOWCASTING”,主要靠实况监
      测来实现,和日常的天气预报“FORECASTING ”形成鲜明对比。在我们国家把NOWCASTING
      翻译为临近预报。
      
          “所谓短时预报,是对超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的合称,在国际上是从七十年代
      开始研究这一课题的,但我们国家进入这一课题研究至少比国际水平晚了十年左右。
      这是仅从时间概念上来谈,如果要谈研究手段和研究设备,那么落后的就不只十几
      年,而是几十年了。”谭晓光说。许多长期从事气象工作的科研人员,提到谭晓光,
      无不发自内心的对他感到钦佩——他不仅有极好的专业素养,而且几乎是一个天生
      的“科研材料”,他对科研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发自肺腑的热爱。对于别人来
      说,枯燥的科研工作,充满寂寞和孤独,但对于他来说,则是无穷无尽的乐趣。
      
          据北京气象学会介绍,1986年,谭晓光开始主持“利用常规资料做短时预报的
      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攻克了当时在计算机上处理显示气象数据资料图形图表等一
      系列难关,在实际气象预报业务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专家认定,认为该自
      动化系统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该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
      值。谭晓光荣获了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涂长望青年科技一等奖”、“中国科学首
      届‘中国科技协会青年科技奖’”,以及北京市气象局当年科技进步一等奖。紧接
      着,该项研究成果被推广到华北及许多省市,对我国短时天气预报研究起到了促进
      作用。
      
          就像流行歌曲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没有做观测员的艰辛,没有做预报员的甘苦,谭晓光怎么能在短时预报上做出这么
      大的贡献?
      
          谭晓光曾经非常诚恳地谈到他搞这个项目的初衷——为什么要搞自动处理常规
      数据的研究:“因为预报员每天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填图,画等值线,
      这些全都是手工操作,要花很长时问。为什么‘短时预报’困难?因为你从拿到数
      据,到处理数据,再画出图来做分析,至少要儿个小时,但由于城市的发展,我们
      要求气象服务的时间越来越提前,尤其是城市气象服务的要求,一些重大的活动,
      包括体育赛事,都是要抢时效的,天气预报能早一个小时出来就早一个小时出来。
      这和‘短期预报’不一样,我们现在每天的常规天气预报就是短期预报,今天预报
      明天的,一般全都是有固定发布时间,比如北京的,每天都有四个固定时间发布。
      但短时预报不定点儿,只要有新的资料来,马上要修正原来的,这样,原来手工的
      处理方式就不行了。那时候PC机刚出来,我就想如果能够利用PC机做自动处理,自
      动画等值线,那样预报员只要看图就可以了,这将大大节约预报员的时间,减少他
      们的劳动量。”
      
          在谭晓光做预报员的时候,纯是“手工业时代”,所有的天气图完全要靠手画,
      气象部门传输数据只能使用电传机,设专门的“翻译人员”,一看电码就自动翻译
      为预报员所需要的气象数据,填在天气图上。在有些更落后的地方,连电传机都没
      有,只能人戴着耳机,听“滴答滴滴答滴答滴”,一边听一边转换成数字,那是高
      强度劳动。谭晓光了解在那样的条件下,要做好天气预报工作的难度,所以当他到
      了研究所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为他们开发一套系统。果然,自动化系统投入
      使用后最高兴的是填图员,他们可以解放了。
      
          在气象上,“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在2500公里以上,叫大尺度;250 公里到2500
      公里之间叫中AIPHA 尺度,即我们平常的天气尺度;25公里到250 公里叫中BETA尺
      度;2.5 公里到25公里之间叫中GAMA尺度。研究短时预报,主要是中GAMA尺度和中
      BETA尺度。因为条件限制,1984年开始研究时,谭晓光把重点放在常规资料上,也
      就是日常业务已经应用的资料,像地面观测,参考部分雷达资料,当时还有低分辨
      率的卫星云图。谭晓光的主要工作是被人们称之为枯燥困难的技术开发工作,他的
      主要贡献是做了一个“计算机系统”——即使用常规资料做短时预报的计算机系统,
      这在国内属于非常领先的成果。
      
          谭晓光的这一成果,无论是气象界的专业人士,还是多年从事计算机的高科技
      人才,都感到极有创造性。预测气象是既寂寞又复杂的工作,比如对于一个预报员
      来说,是根据天气图来做气象预测,如果一个对流层里有10个标准层,按道理说,
      就需要把这10个层的天气图全都画出来,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但因为预报员,
      即使是一个熟练的预报员,画一张图至少也要20分钟到40分钟,如果遇到复杂的图
      可能还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而考虑预报的时间只有两到三个小时,所以不可能把
      10个层全做出来,只能做一些主要的,然后凭经验做出预报。
      
          “但计算机做这10个层的图,不是快捷便当如小菜一碟吗?”谭晓光说。
      
          自动化处理,大大压缩了处理数据的时间。由于谭晓光的成果,现在的预报员
      再也不需要像他当年那样,辛苦地画图计算,而是全自动模式——所有需要的资料
      和计算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获取资料比从前不但更丰富更详实,而且也更迅速便
      利。
      
          1988年,谭晓光与其他同志共同完成了“北京地区夏季灾害天气短时预报研究”
      这一课题,经华北区域气象部门鉴定,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荣获中国气象局授
      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当年谭晓光被破格评为气象高级工程师,
      并获得中国气象局授予的“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客观地说,谭晓光在气象台担任预报员期间,所处理过的每一组数据,画过的
      每一张图表,都为他从事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和那些从书本到书本的科研
      工作者相比,显然,谭晓光更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他一直把提高气象预测预报的
      准确率放在第一位,他开发和研制了许多急需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以及由他承担
      的科研课题,都能够很快地应用于气象业务工作中——因为他那五年观测员,三年
      短期预报员的生活,使他明白气象业务的真正需要。
      
          1992年,40岁的谭晓光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成为当时全国气象部门享有
      这项荣誉中最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但是,谭晓光自己则认为,科学家一般科技工作
      者,和工人农民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他说:“要不,怎么科研人员
      算工人阶级?因为我们搞的都是很实际的工作,算白领工人。将来我们国家进入信
      息社会,也就是以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为主的社会,那个时候,劳动者的主体就变成
      这些人——搞基础理论的或搞技术实现的。所以,科研工作者不会成为文、体明星
      那样的人物,我们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情。当然,
      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例外,有的科学家比较像艺术家,一生起伏跌宕,比较情绪化,
      但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就是普通劳动者,几十年默默钻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