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992年,卢光诱率领六个专题调查组,亲赴湘西那个被外界称为“傻瓜”村的
      大庸市天门山汪家村,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实地科学调查。每一次到村子里,他们都
      和村里的农民吃住在一起。当时卢光琇还是湘雅医学院一个普通教授。她带领调查
      组,给每一位村民做智力测定,身体各器官的详细检查,另外还对当地环境进行微
      量元素测定、同位素测定和放射整体测定。结果发现全村508 人中精神发育迟滞者
      竟达27.04 %,很多村民连庄稼和蔬菜的地膜挖孔都不会,更不用说科学种田了。
      经过三年的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卢光琇证实造成“傻瓜”村的罪魁祸首就是因当
      地缺碘引起的“克汀病”。卢光诱把自己的调查经过和结果整理出了一份详实的调
      查报告,分别寄给了国家民政部和中国残联。卢光诱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党和国家的
      高度重视,后来该报告成为国务院确立1995年为“补碘年”决策的主要背景材料。
      卢光诱还利用自己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的特殊身份多方奔走,为汪家
      村争取了不少资金,帮助村里修筑了简易公路,搭建了电网,办了幼儿园和小学。
      2002年7 月,获悉汪家村遭洪灾,卢光诱再一次为他们送去了5 万元现金,叮嘱他
      们一定要安排好生活和生产。
      
          一个在北京做博士课题的美国女孩,不知怎么打听到了卢光诱的这个调查,就
      把学业停掉,大老远跑来做义工,最后走的时候竟然把鞋都脱下留给了村民,是光
      着脚下山的。汪家村不但穷,生活条件也异常艰苦,茅坑都是竹子编的,四面漏风,
      下面是猪栏,蹲茅坑要从摇摇晃晃的梯子走上去,下边就是哼哼叫的猪。卢光琇来
      过几次,渐渐习惯了,但那个美国女孩却不行,所以每次方便她都要带女孩到村外
      的山上。就是这样,那个美国女孩也从没叫过一声苦,没有打过退堂鼓。
      
          “所以后来人们讲我如何奉献,或者说我傻,我就一遍遍地讲,你们都说我奉
      献,但我是拿工资的,人家那个美国女孩才是真正的奉献。跟她比我差得太远了。”
      卢光诱说,“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结,这个结就是中国人的优生和素质问题。这
      也是我父亲一生努力的,我只是为了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想尽各种办法朝这个方向
      努力而已。”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