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王战是何许人也,他有什么资格成为中国的大树?我所知道的也许还不够多,
      我仍旧在寻访他、了解他的道路上。
      
          王渝雯说:“可惜你不认识我父亲,要是你早一点儿认识他,你们一定会成为
      好朋友,你一定会更早地成为一个自然保护主义者。我们一出门,他就给我们讲周
      围的花草树木;他出去考察,对司机也都讲得特别的认真。东北的老林业工人、农
      民,一看到我父亲,都叫老王头来了,老王头来了,亲热得很,个个和我父亲关系
      都特别的融洽。我有时候也在想,我觉得,父亲如果不从事这一行;他一定是个文
      学家,他的文字美极了,他给我们讲的故事好听极了,他给我们讲自然界的花草树
      木,讲得栩栩如生,生动无比。其实自然保护和文学是一体相通的,因为他一直都
      喜欢在自然界中考察。而他的一生,几乎都待在自然界里。我们三姐妹,从小很少
      在家里看到他,只是他后来生病之后,才多少有些时间在一起。”
      
          1937年王战与其导师刘慎谔一起考察四川蛾边县沙坪厅原始森林,进行了前所
      未有的植物探险考察。1943年,领导了历史上首次神农架考察。王战当时在中央林
      业所任“技正”。农林部负责人找王战谈话,准备派他和毛杰去神农架考察。王战
      十分兴奋。此前他已考察过峨眉山、秦岭等山脉,并几经冒险,他都没有惧怕,王
      战深知干他这行必须深入到原始森林之中,去实地调查研究,别无选择。负责人问
      他敢不敢去,他当即答应并说:“牺牲也不怕,我可以立刻出发。”
      
          考察团没有发现野人的踪迹和生息迹象,只发现野兽走的路,喝水的地方及洞
      穴。王战的结论神农架没有野人,至于六条腿马的传说更是无稽之谈。考察团倒是
      发现了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大量树种,王战写出《神农架探察报告》、《鄂北森林调
      查报告》,上报农业部中央林业实验所。当时报告的手抄油印本,厚厚的一摞,还
      保存在王战的家里。鉴于神农架森林积蓄量很大,王战建议成立神农架森林管理处,
      加强保护,开发资源。当时政府批准了他的建议,但未能立即实现。
      
          有知道王战的人,一听到提王战,就难免要说到水杉,因为他才是这棵“活化
      石”的真正发现者。
      
          去神农架考察的路上,途经四川万县。王战突染恶性疟疾,高烧39度多,脸色
      黑紫,神志不清,将养在四川农校。教务主任杨龙兴是王战的老校友,细心照料他。
      王战醒来后,他告知在磨刀溪的地方有棵四百龄奇树,像是针叶的,还没有人认识。
      王战躺不住了,他想:一定是一种特殊的树种,决定要去寻找这棵大树。
      
          他踏上了去磨刀溪的征程。他边行边观察采集标本,把采到的标本放到滑竿上,
      自己步行,并详细地记录着植物种类生长情况和每站之间的距离和站名。日夜兼程,
      走了三天共三百余里,到达目的地天色已晚。第二日,1943年的7 月21日,黎明,
      王战发现了水杉。
      
          王渝雯说:“我父亲很会讲故事,可他没时间跟我们讲,我老追着他说,你赶
      紧给我讲,我给你记下来,他说,我哪有时间啊。他们做科学的人,好像都很少讲。
      有时候他来了兴致,会讲一点儿,我也拿录音机录了一些,关于神农架考察,关于
      水杉的发现,他多少讲了一些。可他讲得太少了,有太多的故事,就这样慢慢淡失
      了。”
      
          不过,他讲过水杉发现的过程。
      
          远远望去,那参天大树像巨人一样俯瞰着山林,守卫着绿色家族。王战眼前一
      亮,心跳加快,像孩子盼见母亲一样急向大树跑过去。树高十余丈,径围达7 米,
      茂密树冠遮天蔽日,枝叶细密秀雅。王战仔细地观察着,研究思索,他认为这是一
      新的树种,又寻找果实,方圆十几米的地方找了个遍,却没有见到一粒种子。时间
      久了,病后的身体有些不支。气喘吁吁,腿在发抖,汗水湿透了衣衫。他凝视着大
      树,看了看树前百姓修的水桫庙,上面挂着“有求必应”的匾。王战想这存活百年
      的树,定会留下种子,会跌落在庙顶瓦楞间。可是他力不从心爬不上去,他肯求工
      人上去寻找,工人怕触犯神灵不敢上去,但是终被他打动,上去寻找种子。不一会
      儿工人举着一个带柄的果实问:“是不是这个果果?”王战兴奋地说:“对,就是
      它。你再找一找,有多少都拿下来!”工人递给王战一捧果实,共数十枚,果形圆
      大,果柄亦长,与水松迥异,王战如获至宝,极为珍视。王战把采到的标本十余份
      交到所里加以研究。
      
          从湖北归来后,王战初步研究了所采集的磨刀溪“风水树”的标本,它看上去
      有些像水松,但又有差别。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能做出最后的鉴定。1945年,为了
      搞清磨刀溪“风水树”的真面目,王战托人将所采标本中的一份交给郑万钧教授鉴
      定。随后郑万钧又两次派薛纪如去磨刀溪一带采集和调查,并将所获标本寄往北平
      的静生生物调查所,请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帮助查阅文献。最终胡先骕查到1941年
      日本的植物学家三木教授发表过一篇谈化石植物的文章,里面描述的、认定早已灭
      绝的“水杉”,与“风水树”所采样本的形态基本相同。于是认定它就是在世界其
      他地方曾经广为分布,但早已灭绝的古老树种——水杉。如今,这棵树已经在全中
      国、全世界广泛种植,早已不存在濒危的风险。
      
          王战当年所采水杉标本中的一份,仍然完好地保存在江苏林业科学研究所中。
      标本编号118 ,采集日期为1943年7 月21日,采集人为王战。这份水杉标本是迄今
      世界上采集日期最早的。根据第一个采到可供研究的植物标本或最早书面报道过该
      植物的人为发现者的惯例,有人认为,水杉的发现人应是王战,发现日期应为1943
      年7 月21日。
      
          当然,为水杉发现作出贡献的人远不止于此,定名人的姓氏已永远和水杉的学
      名联系在一起,贡献之大不容置疑。其他如早在1941年就见到过磨刀溪“风水树”
      的干铎教授,以及杨龙兴、薛纪如等。不过,科学界还是严谨的,1947年10月至1948
      年10月《林业通讯》第一周年合订本,记载了王战发现水杉的前后经过。水杉是一
      亿年前植物,世界上早已认为绝迹,仅存活化石而已。我国发现水杉是第四纪冰川
      浩劫下幸存的孑遗植物之一。人们称它为“活化石”。这对研究植物学、古生物学
      和地史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王战应约往西南考察后,写出令世人振聋发聩的报
      告《长江确有变黄河的危险》,他是我国提出长江有变黄河危险的第一人。
      
          1978年王战在四川九寨沟考察森林,九寨沟风景似“人间瑶池”,林中栖息着
      熊猫、金丝猴、梅花鹿等珍禽异兽。然而无情的巨斧也伸向这里,他看见伐木头的
      车一辆接着一辆,王战感到震惊,他说再这样继续下去九寨沟的生态将遭到破坏,
      美景定会荡然无存。王战说:“这里不能采,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他正式向当
      时的四川省林业厅厅长提出建议,在这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在西南考察一圈下来,他担忧地看到,大西南森林资源并不丰富,可人们为了
      眼前利益却在无休止地采伐。眼看着长江上游的水已变成黄泥汤子,王战说这里的
      水比黄河的水还要黄。再看那没采过的林子,下面的水仍清澈如故,包括黄河上游
      在内。王战说不能再这样采了,再采下去长江就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西南地区不光有伐木的,还有开矿的淘金的。他还听当地藏民说,我们祖祖辈
      辈在这里生活,这里的水一直是清的,后来树全伐了,水也变浑了,有的沟也没水
      了,有的沟外老乡没水喝了。
      
          王战痛心疾首。他联合两位专家,于1978年12月在《人民日报》刊文《长江确
      实有变黄河的危险》的呼吁文章。1981年9 月,《人民日报》又刊登了“林业土壤
      专家王战考察云南四川后提出六条建议,拯救西南绿色长城,保护长江鱼米之乡”,
      “绿化西北、改造黄河”的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说起来,如果从1958年算起,我国研究长白山已经50年了,王战上长白山也已
      经有了50年了。可长白山还有许多东西有待研究,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等门类
      的知识还未被人全部认识。
      
          从20世纪50年代起,王战常年在长白山调查研究,采集标本,几乎走遍长白山
      每个角落。随王战多年的弟子们说:“王战在戴岭、长白山一带,用手一摸就知道
      是什么植物,是实践家。”“王战先生在山上一点儿也不知疲倦,到了林子里就什
      么都不顾了,他仔细地看植物。王先生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它的名字,拉丁名、土
      名、药用等等。”“王先生一进到森林就变了一个人,人就活了,神了,什么都知
      道。特别是对北方、东北一带的林子,如数家珍一般,像活字典。不知道的一问王
      先生,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王先生手中还有两件宝物,一是放大镜,二是瑞德尔
      的树木学。”“王老学识渊博,基础知识扎实,接触实际,艰苦跋涉,威信很高。”
      这都是和他一块儿野外工作过的同志对王先生的描述,反映了王先生在野外工作的
      精神风貌。
      
          王战对东北、北方一带大森林确实太熟悉了,而对长白山更是情有独钟。长白
      山有21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绝对保护区有13万公顷,是一个保存大量动植物、微
      生物物种资源的良好基因库。长白山主峰2744米,由山底至山顶相对高度近两千米,
      气候、植物、动物、微生物垂直分布明显。正因如此在1977年全国自然学科规划会
      议上,王战和阳含熙教授倡议建立长白山定位站。1978年9 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
      建立了长白山定位站,终于实现了王战多年的夙愿。
      
          建立长白山定位站后,王战几乎每年都要上长白山实地工作,1986年7 月,长
      白山定位站与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英国陆地生态研究所和长白山自然保护
      局等单位,联合召开了《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经营与环境保护》国际学术讨论
      会。王战主持了这次会议,并接待了来自13个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近百名学
      者和专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与美国、法国和英国学者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
      系。王战脑海中经常默读大山林海,到了晚年,长白山定位站对王战来说简直是魂
      牵梦绕。王战还风趣地说,我在手术台上被麻醉后,就开始神游长白山。从山底下
      一步步往山上攀登,先去一号地拜访那些高大健壮的柞树、椴树、水曲柳、老红松,
      它们的形象和位置在我的脑子里十分清晰。继续上到海拔1100米后,看着那一望无
      际翠绿的针叶林,云冷杉树亭亭玉立,心里无比舒畅。在海拔2000米处岳桦林和苔
      原带明显交界的地方流连忘返,看着大自然创造的这一奇迹,每每遐思万千……在
      苔藓大世界,那下面有莫测的地下森林,这里有研究不完的奥秘。飞到天池上空,
      俯瞰宝石一样湛蓝的水面,一望无际的绿海,使他陶醉。手术做完了,王战的思绪
      还沉浸在美丽的绿色世界中。
      
          有一位写散文的人,叫邓加荣,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爱林奈草》。文章讲了
      一个“长白老人”为寻找一些物种而埋头寻找多年的故事。这个老人,就是王战。
      
          在长白山有个瀑布,是东北最大的瀑布。在瀑布下面的温泉附近,将近30年前,
      王战已经60多岁了,他匍匐于草丛中,寻找了几个月,终于找到一种奇特的草,三
      寸多长的青草,椭圆形叶子上边顶着一个小小的孢子囊,形状很像个插花瓶子,因
      此名字就叫“瓶儿草”,玲珑剔透,异常可爱。此草在世界上也很少见,最早是在
      加拿大发现的,故而学名叫“加拿大山茱萸”,只生长在含硫较高的温泉附近。此
      前,东北林学院师生在这里寻找了3 年也没找到。可惜的是,由于近年来不恰当的
      温泉开发,“瓶儿草”可能已经在长白山灭绝。
      
          王战根据长白山的地理、气候条件与加拿大差不多,断定这里定然也会有这种
      奇特的草,因此拼着一双老花眼,一棵草一棵草地翻找,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总算
      找到了它,为长白山的“百宝囊”中文添上一宝。
      
          除了“瓶儿草”之外,王战还在长白山上发现了三尖九叶草、长白瑞香和北温
      带名贵的树种——偃松。王战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林学家刘慎谔教授根据植物分类
      学断定,长白山上应当有偃松这种树,但他找了几十年没有找到,临终时他将遗愿
      交给了自己的学生。王战根据老师的遗嘱,费了几年的功夫,终于在长白山上把这
      种树找到了。
      
          长白山上有1500多种高等植物,王战亲自做过生态考察和标本采制的就有1300
      种。这些植物除了有生态价值,其实也很有人类喜欢谈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
      值”,就说那长白瑞香吧,虽然结的果只有高粱米粒般大小,但吞下一颗就会叫你
      浑身发烧,吃下两颗会让躁得你晚上睡不着觉。无疑,开发出来对于冬季野外作业
      的人是大有好处的。再说那三尖九叶草吧,内含一种神奇的兴奋剂,兔子吃了会莫
      名其妙地在草地上跳舞。
      
          有一次,邓加荣当着王战先生众多学生和助手的面,问他:“世界上这么多花
      草树木中间,你最爱哪一种?”王战一笑,说:“大自然中一切花草树木我都爱。”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