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膏体材料和远距离复杂条件下的泵送试验成功,为第一个Y 型通风工作面的试
      验创造了条件,袁亮决定在52210 工作面正式实行Y 型通风沿空留巷技术,开采B10
      槽煤,对上层Bll 槽和下层B9槽煤层进行卸压。这个矿的领导认定,只有Y 型通风
      才能给新庄孜矿高瓦斯煤层的开采提供最安全的开采方式,他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
      的人。
      
          新庄孜矿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全国第二、全省第一,每分钟高达45立方米~50 立
      方米,这对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出了一个大难题。2007年7 月18日,没有喧天的鼓乐,
      没有飘舞的彩旗,中国煤矿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Y 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的
      实验工作面正式运作了。
      
          经过8 个月的奋战,第一个Y 型通风的工作面顺利回采完毕,中国第一个试验
      性的Y 型通风沿空留巷的工作面取得完全成功!留巷成功后,在袁亮的指导下又成
      功地用留巷代替高底抽巷,在留巷内向邻近的两槽煤内施工钻孔,抽采卸压瓦斯,
      创造了比高底抽巷更好的“立体抽采”的瓦斯抽采方法,瓦斯抽采量大幅提升,把
      煤与瓦斯共采的技术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档次。矿领导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
      从经济上看,由于是无煤柱开采提高了工作面的资源回收率,仅52210 工作面每推
      进1 米就因回收煤炭增加收入4200元;少掘两条巷遭,可节约费用9000元/米。困
      扰居民瓦斯用气不足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往年,一到春节,居民因气源小而叫苦不
      迭。2008年春节,不仅新庄孜矿及周边的瓦斯用户炉火一天24小时都“呼呼”地往
      上蹿,就连周边地区的居民也不再为瓦斯气不足而发愁了。新庄孜矿的成功震动了
      矿区,各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集团公司在这里先后召开了4 个现场会。
      
          一天,袁亮陪着3 个高个子、大鼻子、蓝眼睛的德国客人来到了52210 工作面,
      工人眼尖,一下就认出了其中一个正是那个“无奈地走了”的德国泵送专家阿诺德。
      原来老专家听说新庄孜矿已成功地解决了他所没解决的难题后,很为吃惊,执意要
      来他这个曾经败走麦城的地方看看。阿诺德边走边看,用手轻轻地摸着那堵宛如铜
      墙铁壁般的充填墙,像抚摸着什么宝贝似的,然后又仔细地观看了工人们的操作。
      百闻不如一见,他信服极了,他向围观的工人频频点头,不断地称赞道:“Very good.”
      阿诺德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他真诚地对袁亮说:“你们这个充填系统是
      世界最高水平的,德国人应该到这里向你们学习。”袁亮笑了笑,谦虚地说:“你
      太客气了。”
      
          不论是在52110 工作面对膏体材料的试验中,还是在第一个Y 型通风的工作面,
      52210 工作面的试采和留巷中,新庄孜矿人都表现了对创新技术的极大热情。矿上
      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次试验,都有矿领导跟班。在一次次的失败面
      前,没有一个人气馁,灰心。
      
          傅家德是新庄孜矿负责试验前期工作的分管矿长,他对试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面对每次失败,他都无怨无悔,每次失败后都及时处理完善后事务,又满怀信心地
      布置新的试验。他不允许任何人对试验工作懈怠。一次在试验前,课题组到现场一
      看,管子的固定工作还没做好,高压接口也没有更换……傅家德冲着管子队长就是
      一番急风暴雨:“我跟你们打过招呼,这个试验关系到集团公司的未来,你们要重
      视,可你们把我的话当尿尿掉了。既然你们对不起我,我也就对不起你们喽!”他
      立刻宣布免去管子队的队长职务。从此再没出现此类事情。
      
          矿总工程师张士环是被人笑称为Y 型通风的铁杆儿“粉丝”。那天我们去了他
      的办公室,他刚从井下上来,还披着一头浴后湿漉漉的头发。这是个一看就知道是
      那种豪爽大气的性情中人,他说话干脆利索,工作风风火火,据说他年轻时曾练过
      几天拳脚,大概是这段经历养成了他的豪爽侠义之气。他快人快语,说话不拐弯,
      首先就亮明观点:“我认为Y 型通风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应立即实施。我
      是‘一通三防’的老兵了,我一到工作面的上隅角就害怕,说不定它什么时候就爆
      炸,这着实让人心惊肉跳。我矿原来在卸压开采、煤与瓦斯共采上就取得初步成功,
      如果加上Y 型通风,如同再增加一双翅膀。煤与瓦斯共采就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张士环是20世纪80年代从淮南矿业学院毕业的,学的是通风专业。他不轻易服
      输,有股子牛劲。尽管Y 型课题组试验失败过多次,他却反过来安慰薛俊华说:
      “技术创新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煤层赋存条件都差不多,我不信德国
      人能搞的,我们就搞不成!”这话从新庄孜矿的分管老总嘴里说出来,对课题组是
      一个多么大的鼓励呀!在张士环眼里,Y 型通风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关系到
      Y 型通风的事,半夜他都要换衣下井处理。52210 工作面留巷成功后,他按照袁亮
      的技术思路,组织人员向邻近两个卸压煤层打钻,试验抽采卸压瓦斯。为了找到瓦
      斯的富集区和钻孔的最佳点,他一次次地实验,确定钻孔位置、距离、数量和长度,
      最终找到了最佳瓦斯富集区,确定了钻孔施工的最佳点,钻孔的数量少打了五分之
      四,瓦斯抽采量却大幅上升,终于第一个实现了袁亮的奇思妙想。
      
          当我们问他在试验过程中是否感到了压力时,他手一摆,很干脆地说:“从没
      感到压力。我喜欢挑战,爱好创新,笑对困难。看到钻孔里涌出瓦斯。我比喝茅台
      酒都舒心,心里爽呀!”再大的困难在他眼里都是小菜一碟。
      
          让我们再看看新庄孜矿职工的风采吧!
      
          采煤3 队是个优秀的集体,从膏体材料和泵送的试验,都是由这个队担任的,
      在Y 型通风的这个项目的试验中,这个队功不可没。
      
          李伟是采煤3 队的队长兼书记,面对我们的采访,他全是为他的工人们评功摆
      好。他很会讲话,语言干净,逻辑l 生又强,特照录如下:为了这Y 型通风,我们
      的工人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啊。一开始在试验膏体泵送中,材料经常堵管,这种材
      料里的主要成分是水泥,其次还有速凝剂,如不及时把管子里的材料清理出来,时
      间一长,就会凝固在管子里,几百米长的管子就会通通报废。工人们抓紧时间卸的
      卸、清的清。管子卸掉后用水冲里面的材料,冲不掉就用钢针捅,有时一不注意,
      管中的水泥浆会冷不丁地喷射一身一脸。整个巷道泥浆横流,像一条泥浆的河流。
      工人的脚都泡在水泥浆里。你知道,水泥浆和化学添加剂都有腐蚀性的,几次试验
      下来。工人手上脱皮。脚上起泡,钻心的痛哟!试验都是在中班进行。管子被堵后
      要干一夜,大家也没有班的概念了,反正活儿干完为止。累得脊梁沟和屁股沟都不
      在一条线上了。有人说:Y 型不是Y 型。叫折腾人。话虽这样说,但干起活儿来谁
      也不装孬熊。
      
          要说典型,那要数充填班班长黄义德。这个人今年54岁,参加工作以来,一直
      都从事钳工工作。他的工作是操作、维修充填泵。老黄这个人呀有一股子牛劲,他
      有时为了搞清一个问题,就拿着技术资料,一整夜的研究它。由于他机械技术基本
      功扎实,很快就掌握了充填泵的使用和维修,被德国专家称为“中国充填泵第一操
      作手”。他全身心扑到工作上,把自己都卖给队里了。他体质弱,但有时一天20多
      个小时都待在队里,上井后还在队里研究有关充填的事。他休息很少,有时头天只
      休息了3 个小时,第二天依然上班,就是休息天不下井,他也要到班上去,给当班
      的工人讲昨天有什么问题,今天要注意什么事项。2007年9 月,采煤5 队也同时干
      了一个“Y ”型通风工作面,黄义德主动帮助5 队,有时休息日,他还打电话到5
      队询问充填情况。5 队一分钱也不给他,有人问他图啥呢?他只是憨厚地笑笑,也
      不答理人家。
      
          现在各矿来我们队学习Y 型通风的人多了,老黄给他们上课,把自己的技术毫
      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有时嗓子都讲嘶哑了。人家过意不去,请他吃饭,送他香烟,
      他一概拒之。
      
          新庄孜矿人大概没有影视明星那靓丽的脸庞,柔嫩的肌肤,明亮的双眸,但正
      是这些“黑脸汉子”用心血浇灌了绚烂的科技创新之花。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