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正式开展了,各项工作都进入了正轨。
      
          本来可以喘一口气了,孙景云又琢磨开了:展厅多了,展线长了,原来被忽略
      的馆藏不足的问题也显露出来了。不能光吃老本。他开始忙活着给新馆增加藏品。
      
          作为自然博物馆,标本和化石是基础,是家底,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资产实力。
      没有馆藏,也就没有发展的后劲。对于天津自然博物馆来说,地处一个地域不广阔
      的直辖市,天津地区只有一点古老的第四纪化石,如在蓟县连续采集了一些古菱齿
      象的象牙。还有一点鹿的化石。但是爬行动物,包括恐龙这块,天津原来没有多少
      标本,基本是空白。在1997年以前,天津当时只有1 架陆丰龙化石,和从重庆自然
      馆买的一架峨眉龙化石。靠和其他馆搞藏品交换,陆续有了4 架恐龙骨架。不像四
      川成都,本身就是恐龙化石产地,还有内蒙古、陕西等。发展的瓶颈,就在馆藏。
      丰富馆藏,就是积累最好的后劲。
      
          每年春秋两季,虽然各部门也都出去采集标本,植物的、昆虫的、鸟类的、化
      石的标本等,这也是博物馆的一项例行工作。但是,这在老孙看来,远远不够啊。
      
          孙景云说干就干。在他的组织下,按照先沿海、次华北、再全国的步骤,一场
      大规模的科学考察与采集、征集工作开展起来。各门类的专业人员分赴祖国各地,
      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踏遍深山老林、沙漠海岛,抢救性地采集、征集了大量
      珍贵稀少的古生物、岩矿等标本。
      
          远古时代的自然界,原始人类和古生物的生存状态,没有文字记载。化石,就
      是最好的信息传达物。在古生物化石上,都有所反映。但是,在全国化石发现点上,
      由于地域、部门的管辖限制,靠正式渠道征集很难。孙景云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全
      国的化石源信息员系统。这是一个高度机密的名单。为了避免受到化石贩子的干扰,
      保密是必要的。
      
          新馆建成后,张志和老孙交代过,在新馆建设的资金里,文化局给馆里预留了
      300 万,用于今后发展。这笔钱,老孙不敢浪费,也没有乱花在行政费、人头费上。
      而是全部用在了标本采集征集的刀刃上。
      
          从一本博物馆的采集征集标本登记册上,我看到,从新馆建成后的当年12月起,
      自然博物馆就有几笔数量较大的进项:浙江温州的30种鸟类标本、四川征集到的恐
      龙化石9 种以及龟类化石32件。1999年,采集到国内外蝴蝶标本858 种,甘肃东乡
      地区剑齿虎化石39件,河南恐龙蛋化石26件等。
      
          特别值得一写的,是黑龙江的化石征集。1998年嫩江大洪水过后,孙景云接到
      一个电话,说是黑龙江省兰西县和青冈县的农民,在被洪水冲毁的玉米地里,发现
      了一些东西,好像是动物化石。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古生物专家李玉清、匡学
      文、王中强等匆匆赶过去了。
      
          那是1999年的12月了。正是松嫩大平原上最寒冷的季节,白天气温在零下30摄
      氏度上下,夜间达到零下40来摄氏度。嘴里喷出来的热气,瞬间在眉毛、胡子上就
      结出了白霜。他们昼夜兼程,直奔乡下。路上,还可以看到去年洪水肆虐过后的惨
      烈景象。大片的庄稼地,此时冰雪覆盖,一片苍茫。忽然就有一道道的深沟,从挺
      好的地里穿过,支离破碎。这些深沟,也成为大自然被无情无意切割开的地层剖面,
      那些暴露出来的长长短短的东西,有人说像老树根,有人说像老牛骨,就被农民们
      捡了出来,扛到家里。见了收废品的一说,我家里有些老牛骨头,你要吗?农民知
      道收废品的平时收些骨头啥的可以熬骨胶用。可是,人家收废品的不收。说你这些
      骨头太老了,熬不成骨胶。有那明白人就说,要不你们去问问博物馆啥的,看人家
      搞展览的、搞研究的是不是有用,他们可能要这个。于是,这电话就打到了天津自
      然博物馆。
      
          孙景云不敢怠慢。他带着队伍直接到了那里。先到了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
      家里房子很简陋,房子墙上撑着两根棍子,说小心不要碰啊,这房子怕要倒。到他
      家里,说是看看那些老骨头,结果却被领着进到了猪圈里。粪池子冻得硬邦邦的,
      那些老骨头就在那里放着呢。那老头一边领着他们看,一边嘟囔着,说是收废品的
      来看过了,说这东西他们不要。问了县里省里,也没有人收。你们要是也不要啊,
      我这就准备着沤粪呢,开了春砸了当磷肥施到玉米地里。他倒是很会琢磨物尽其用。
      
          扒拉开上面的雪一看,李玉清老师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哪是一般的老骨头
      啊,都是些动物化石。有披毛犀的,有东北野牛的,有野骆驼的,有野羊的。太丰
      富了,而且年代都至少在几万年以上,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啊。可不敢让他们随便
      给毁了。
      
          那老两口也精明,看出这些人很喜欢这些东西。但是,老孙没有急着问价,而
      是给他讲了博物馆的收购政策。听说交给国家可以给奖励,老两口互相使了个眼色,
      拉着手进了屋里。一会儿出来,老头举着两个指头,说要两千块钱,这一屋子的小
      鸡怕要冻死了,要急着修修房子。他想着自己这是狮子大开口呢,人家要是给猛砍
      一刀,也行啊。
      
          老孙破例没有再给他砍价。老孙会砍价、能砍价是出了名的。李玉清、匡学文
      都知道,每一次出去征集化石,他不把人家划得刀刀见血、叫苦连天不算完。要是
      搁到平时啊,老孙才不会这么痛快呢!
      
          老孙说,这样吧,我们把钱给你,这两千块钱呢是你保护这个化石的钱,国家
      奖励你的。我们再另外给你一千块钱,请你做我们的信息员。如果以后再发现有这
      样的老骨头,还给我们博物馆。这也算是我们提前付给你的这个行动的奖励。还给
      他留个名片,立了个牌子。一有了老骨头,让他先抱回来存着,想着通知老孙。他
      把新发现的化石,还有从屯子里老乡家里收来的,都给了天津。
      
          第一次就拉了一大卡车,当月回去又拉了一趟,共600 件。完整一些的,能装
      成动物骨架的就有10多具。
      
          后来,他就不断地打电话过来,晚上打来电话,第二天就赶到。坐飞机过去,
      提前把货车找个车库存起来。装好了车,为了节省经费,忙完了就往回赶,都不让
      在路上停下来转转,他就和司机倒着一路不停地开回来。同去的几位老专家有些抱
      怨,可不跟着老孙出差了,到了黑龙江了,连哈尔滨在哪里都不知道。可是抱怨归
      抱怨,征集到那么多的稀罕化石就是让人高兴。特别是李玉清老师,搞了一辈子古
      生物研究,事业心特别强。已经60多岁的人了,每天在那片黑土地上奔波300 多公
      里,总也不嫌累。
      
          来年开了春,接着又去了。老孙逗李玉清,上次你说了,不愿跟我去了,你就
      在家里休息休息,整理化石吧。可是,她还是追着去。她说,就是爱这份事业,有
      那个瘾啊。
      
          化石修复专家王中强说,有一次他和孙馆长去东北征集化石,在机场凑合着吃
      了个方便面,到了哈尔滨,直接打车去青冈,直到下午4 点半,才吃上顿热乎饭。
      等忙活完了,回来又是晚上,接着到哈尔滨,坐上飞机直接就回来了。王中强说,
      孙馆长比我大8 岁,他能吃这样的苦,我怎么不能吃?他能忍,我不能忍吗?满满
      的一汽车化石啊。再累,也值了。
      
          化石就这样拉回来。大家在那里研究和整理化石的时候,孙馆长就在下面给扫
      地。他乐呵呵地说,你们忙你们的,我插不上手,就干干这个,打打下手啊。
      
          从那里连续3 次征集到1237件古代哺乳动物化石。并且,包括极其珍贵的猛犸
      象化石。
      
          在嫩江流域的化石征集活动,前后持续了近4 年。为天津自然博物馆挖到了一
      个大金矿。这对天津自然博物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件大好事。利用这些标本到
      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巡回展览,连展厅里基本陈列的东西都完全不用动。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