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是一九三四年的春天。
      
          上海中华书局出了一本《闲话扬州》。新书墨迹未干,就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闹哄哄达半年之久,幕前幕后涉及到众多官场高层人物,青帮大亨,还有扬州七县
      的平民百姓,声势之浩大,案情之复杂,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史上,可谓是绝无仅
      有。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场笔墨官司打了七十余年,迄今依旧硝烟未散,余波未平。
      
          《闲话扬州》这本薄薄的五万言的小册子,是民国年间时称龙阳才子的江苏省
      教育厅编审室主任易君左写的。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局势十分紧张。设在京沪线上古都
      镇江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考虑到上海与镇江相距不远,又有铁路相连,危险
      性太大,为安全起见,他急急将省政府的机构迁到一江之隔的扬州。易君左随先遣
      队过江,驻扎在房舍较多、环境幽静的扬州中学办公。
      
          烽烟弥漫,局势紧张,一个个人心惶惶,当然无心办公,更何况也无公可办。
      一向喜欢舞文弄墨,爱写游记、小品的易君左,当然坐不住冷板凳。繁华千年风光
      无限的淮左名都扬州,对他当然是有极大吸引力的。他整日悠哉游哉,沉醉于扬州
      湖光山色,老街古巷,民俗风情。三个月时间,光是平山堂他就游了二十来次。时
      过不久,《淞沪停战协定》签字,局势缓和,在扬州闲逛了几个月的易君左又随机
      关迁回镇江。他将在扬州的所见所闻写了一本游记散文《闲话扬州》,交上海中华
      书局出版。
      
          这本小册子的第一篇是《扬州人的生活》。文中写道,扬州之所以出名,一是
      风景好,二是出盐,三是产女人。
      
          第二篇是《扬州的风景(上)》,前一部分叙述扬州风景清新、柔和、纤细;
      后一部分谈及扬州风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第三篇是《扬州的风景(下)》,文中介绍扬州名胜古迹五十九处,列出寺院
      庵堂七十六处。欧阳修建的平山堂,是文人骚客到扬州的必游之地,留下了数以千
      百计的诗文辞赋,易君左差不多每隔三五天就游一次平山堂。他在文章中说:“平
      山堂名震天下!凡游扬州的人不到平山堂,等于游杭州不到西湖。”
      
          《闲话扬州》的一场沸沸扬扬震惊全国的笔墨官司,主因就出在第一篇上,出
      在第一篇的“产女人”上。
      
          这里不妨选录几段关于“产女人”的文字。
      
          “古人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全国的妓女好像是由扬州包办的。实则扬州
      的娼妓也未见得比旁的地方高明。”
      
          “在扬州看不到顶好的姑娘,大概因为好的多不出门,留下的就不见得怎样高
      明了。”
      
          “比如你遇着一个姑娘,你问她是哪地方人?她一定会答复是扬州。所谓扬州,
      并不限于江都县,是指扬州府所属七县:江都、仪征、高邮、宝应、泰县、东台、
      兴化而言。这几个县都是出姑娘的地方。出姑娘的原因,就我的直觉所及,大约不
      外三种:一、经济的原因。即一般生活很苦,地低水患多,收入不饶。二、历史原
      因。即由于一种习惯人情和风俗,浸至并不以当娼妓为耻。三、地理原因。即近水
      者多杨花水性。扬州杨柳特多,且完全水乡见不着山的影子,所以人性轻浮活动,
      女性尤然……只要是女人,头上没有不插花的。”
      
          “扬州的妇女们,一般的都萎靡不振。老年妇女,坐在大门边抽旱烟,这是一
      个模型;中年妇女,一年到头扎裤脚,这是一个模型;少年妇女,花枝招展,这是
      一个模型;但很少有摩登化的!”
      
          此外,易君左对扬州人的衣、吃、住、行等社会风情,也有轻佻、调侃的言辞,
      多少触犯了扬州人的尊严,伤害了扬州人的感情。
      
          《闲话扬州》文字不多,中华书局很快就印出来了。无巧不巧装订车间有两个
      青年,扬州人,看到装订的是写扬州的书,出于好奇,便翻开看看。一看书中有不
      少对扬州人不恭的话,大为恼火,便偷偷拿了两本,送给他们的帮会老大阮五太爷。
      
          阮五太爷叫阮慕伯,扬州清太傅阮元的后代,排行老五,又是青帮“大”字号,
      因而称其为阮五太爷。阮五太爷老家住扬州毓贤街。扬州是盐产地,阮慕伯贩过私
      盐,也当过兵,后来混迹江湖,成了青帮头子,常住花花世界大上海。他在上海滩
      上地位仅次于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也是一位能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在扬州
      这个繁华的小地方,更是跺脚地都抖的太上皇。
      
          阮慕伯接到小青年送来的《闲话扬州》,发现书上有骂扬州人的话语,怒火中
      烧,决定和任职于省府的那个摇笔杆子的易君左较量较量,给扬州人争个面子。他
      知道,这件事自己不便出面,要扬州地方人士出来说话才行。于是,他随即把两本
      书分别寄给扬州和尚可端和扬州女子公学校长郭坚忍。
      
          可端是行伍出身,在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时,与蒋介石是同学,曾在北洋军队任
      过军职。后来他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依佛门,当了扬州长生寺的方丈。长
      生寺是个大寺,有房百间、佛像千尊,声名远扬。可端是出名的政治和尚和风流和
      尚。他身入佛门,并无心念经颂佛,但凭着各种关系,政治能量很大。不妨举两个
      例子。当年北伐军进扬州,城里大大小小三百多寺院庵观,都被军队占据,唯有长
      生寺无人敢入,因为可端在寺门外竖了一块十分醒目的告示牌,上书:“奉蒋总司
      令命严禁驻军!”就凭这块狐假虎威的牌子,居然没有北伐军一兵一卒住进地广房
      多的长生寺。按照可端的修养和德性,连庙门也入不了,更何谈当方丈,可他不仅
      堂而皇之当上长生寺的方丈,还当了中国佛教会理事和常委,足见其能量之大。后
      来,日本侵略中国,能讲一口日本话的可端当了汉奸也就不奇怪了。更令扬州人耻
      笑的是可端是个风雨满城、妇孺皆知的风流和尚。扬州有个大盐商萧玉峰,十分富
      有,人称萧百万,娶了四房姨太太。萧盐商去世之后,守寡的四姨太寂寞难耐,便
      装腔作势念起佛来,成了佛门居士,经常出入长生寺,与可端方丈一同参禅顶礼。
      萧四太太既年轻又俊俏,很快便与花心和尚勾搭成奸,乃至到了如胶似漆、形影不
      离的地步。他们各人都有自备黄包车,经常一前一后铃声叮当招摇过市,扬州人都
      在暗中讥笑。萧四太太的儿子却也是位开明之士,对她的风流韵事从不过问,且有
      大把大把银子给她花,只要她日子过得快活。萧家有钱,萧四太太特地出资在长生
      寺山门殿南面建了一座三层塔式弥勒阁,二层三层挂了萧居士和可端和尚的画像。
      长生寺位于古运河东岸,萧四太太住在西岸城里,她每晚从长生寺回城,都有专用
      的摆渡船送她过河。要是迟了,城门关了,还要拿银子买通守门的卫士,特别是遇
      上风雪天,渡船不开,就进不了城。大运河使和尚、居士幽会十分不便。于是萧四
      太太于民国十九年出资十万,将城中一家当铺和会馆买下,建了一座有房九十多间
      的愿生寺,作为长生寺的下院。方丈还是可端。萧四太太在寺里单独辟了佛堂,长
      住寺内,与可端厮混。后来,扬州地方小报上登过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以讽其事:
      “潇”洒徐娘,“居”然称士;风流和尚,何可名“端”?
      
          易君左在游览过长生寺后,在他的《闲话扬州》中引用了这副颇具讽刺意味的
      对联。此外,他还在文中讽刺了挂在弥勒阁上的萧四太太的画像,说:“第二层那
      副尊容,真有点像那位耍金箍棒的。”将四姨太太奚落了一番,所以阮五太爷寄书
      给可端,就是要激起可端的愤怒。可端是个有能量的人物,他一定会出来与易君左
      较量一番的。可端却也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名声太臭,不必招惹是非。更何
      况他在扬州也不是能一呼百应的角色,所以没有出头闹事。
      
          郭坚忍和可端不同,她的腰杆子是硬正的。郭坚忍出身书香门第,熟读经书,
      思想解放,敢说敢为。她的反封建礼教精神,扬州人人皆知。清朝末年,她便力排
      众议,在扬州城里创办幼女学堂,公开招生,一时间轰动全城;辛亥革命后,她带
      头成立“妇女不缠足会”,得到广大妇女的拥戴;民国初年她又将幼女学堂扩大为
      扬州女子公学,自任校长;一九二七年北伐军进驻扬州,她不仅带领师生夹道欢迎,
      还将一家大浴室的男客全部请出,招待北伐女子兵入池洗澡,成为扬州一大奇闻。
      孙中山还曾接见过她。所以郭坚忍是扬州极有声望的妇女界领袖人物,阮慕伯将侮
      辱扬州妇女的《闲话扬州》寄给郭坚忍,她一定会出面跟易君左较量的。
      
          年已花甲的郭坚忍接到阮五太爷寄来的《闲话扬州》,便匆匆翻读,当读到那
      些有辱扬州妇女的章节时,怒发冲冠,拍案叫道:“告他易君左!”遂以扬州妇女
      会名义,发函邀约扬州工、农、商、学、医各界及扬属七县妇女代表,会集扬州,
      商讨对策。同时,她又出面邀请江苏律师公会会长、大律师戴天球等三人为法律顾
      问,代为诉讼,追究易君左的法律责任。一周之内,便组成了扬州人民追究易君左
      法律责任代表团,简称“扬州究易团”,郭坚忍为团长。因为可端名声太臭,没有
      邀他参加究易团。
      
          “扬州究易团”自知凭他们的能量是扳不倒大名鼎鼎、后台十足的易君左的。
      郭坚忍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幕后还有高人撑腰。一个是“上海旅沪扬州同乡会查
      究《闲话扬州》委员会”,由青帮大亨阮慕伯直接领导;一个是“扬州各界追究《
      闲话扬州》联合会”,由戴天球任主席。很快官司就又是锣又是鼓吹吹打打登场了。
      
          其实闹起这场风波的也只是少数人,不少人是反对的。文字学家张羽屏在他当
      时写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时不少扬州人持反对态度,不赞成这样兴师动众问罪
      《闲话扬州》的作者。《闲话扬州》之所以成法律问题,是有人欲借此事出人头地。”
      “嗾出长生寺僧可端与易为敌,以其在书中指斥较显也。”他在日记中还写道,一
      些持反对态度的扬州人,“广为呼吁,求本城各团体及扬人旅居他埠者为之援助,
      卒以实力单薄,几至僵局,只好乘风转舵,得下台时且下台矣”。于是,只好由他
      们对簿公堂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