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反映情况者有两个人,是一对青年情侣。男的二十三岁,姓张,是南京路一家
      商店的店员;女的二十岁,姓董,是医院的护士。侦查员还没见到这二位时,心里
      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兴趣。此话怎说?因为外白渡桥出现反标的情况对外
      是严格保密的,别说社会上的人了,就是分局内部也没有公开,只限于领导以及相
      关侦查员知晓。侦查员到派出所去调查时,也只是要求协助查摸如“购买龙头细布、
      锹把”、“是否有人在外白渡桥看见过什么反常现象、可疑人物”之类的情况,没
      有说什么“反标案件”。而眼前这对情侣到虹口分局竟然开口就是说要提供反标案
      相关情况,这不是奇怪吗?
      
          所以,寿汝君先要问一问张、董两人:你们所说的什么“反标案件”,不知从
      何说起?
      
          对方一开口,侦查员暗吃一惊!女护士小董说:“昨晚外白渡桥上出现反动标
      语的事儿,外面许多人都在说呀!”
      
          哦?那你们是从哪里听来的?
      
          我是从一个来诊所找我打针的人那儿听说的。
      
          这一情节专案组当晚就去找那个打针的男子询问过,那位说是听邻居韦某说的。
      再去找韦某,这才知道反标之事还是扩散了:此人是挖泥船的船员,这几天挖泥船
      就停在外白渡桥畔靠近黄浦江的外滩公园堤岸那里,白天施工,晚上下班后得有人
      在船上值班。韦某就是昨晚船上的两位值班者之一。当时,另一位值班者郁某起来
      小解,正好看到桥上发生的一幕,反动标语的每一个字都看得清清楚楚。这等惊人
      新闻除非当场就割了他的舌头才有可能不传给别人听。郁某当时就叫醒韦某,韦某
      赶紧起来看时,正见巡逻组用衣服遮住反标文字的一幕。于是,外白渡桥上出现反
      标的传闻就这样产生了。
      
          再说这对情侣反映的情况。小张的父亲人称“老张头”,是开杂货铺子的。老
      张头性格内向,为人老实本分,心胸不大宽敞,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别人可能自
      己还没有意识到,他却会记在心里,而且一记多年,决不会忘记。他的杂货铺子有
      卖铁锹以及适用于各种生产工具的木把成品或者原料,因此自然会被派出所作为调
      查对象。但因为反标案对外保密,警方在可能的条件下都是通过居委会出面前往询
      问的。老张头这边的居委会治保委员林阿姨是老张家的邻居,以前两家发生过矛盾,
      之后多年不理不睬,直到上海解放后林阿姨做了居委会工作,这才主动跟老张头说
      话了。但这种和好属于面和心不和,加上林阿姨小市民习气比较严重,时不时有鸡
      毛当令箭之举,使老张头心里很不爽。
      
          今天傍晚,林阿姨根据派出所的布置前往老张头的杂货铺子去了解是否有人购
      买过铁锹或者木把事宜。她不知为何了解此事,但既是派出所下的令,那肯定跟案
      子有关,于是就把自己也想象成参与破案的一员了,进门就颐指气使盘问样地说明
      了来意。老张头哪里吃她这一套,马上摇头,说我这几天生意不好,没有人来买过
      任何东西。林阿姨有点失望,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悻悻而去。
      
          林阿姨离开后,老张头就关门打烊回家了。饭桌上,他说起此事,儿子小张听
      着觉得老爸话里似是隐藏着什么,于是就问老爸说的是否是实话。老张头说我对她
      说实话干什么,不过,要说有人买过木把什么的,那倒确实是没有。但我店里确实
      拿出去过一根木把原料,那是弄堂口老山东来买,这人经常帮我搬搬扛扛,现在要
      根木头难道我还收他钱,就送给他了。
      
          当时,小张还不知道外白渡桥反标案,听了也就听了。饭后,他去女友家。小
      董开口就告诉他外白渡桥反标案新闻,又说到她家隔壁的布店已经有人来调查过出
      售白布的情况了。小张心里一动,于是就想到了林阿姨对老爸的询问,便对女友说
      了。小董问老山东是谁。小张说老山东是我家弄堂口摆水果摊的一个姓柳的山东大
      汉,听说以前当过国民党将军的卫兵,解放后公安局还找过他呢,不过老山东人倒
      还是不错的,热心,讲义气。
      
          小董正在争取入团,事事追求进步,她听那位前来打针的患者详细说过桥头出
      现反标的那一幕情景,知道反标的组成部件也有木把类的物件,此刻一听老山东是
      个历史有问题的人,便说这事你爸做得不对。小张说那怎么办,要不我去跟老爸说
      一下让他去找林阿姨。小董说这倒不必了,我们直接去公安局反映不就得了!
      
          寿汝君等三人听说此事后,便和小张一起去张家,直接向老张头了解被老山东
      拿去的那根木把原料的尺寸、木质等,老金、小赵则去派出所了解老山东的情况。
      
          老张头承认老山东确实拿去了一根木把原料,说那是一根长约一百七十厘米的
      麻栗棍,通常那是被人们买去做锹柄、锤子柄之类的,价格比较便宜。老山东来选
      购时,没有说用途,只是看中了这根料,用手比画着尺寸,自说自话点头道“行”,
      然后就问价格想掏钱。老张头因老山东平日里经常帮他义务搬运货物,所以怎么也
      不肯收钱,老山东最后就把料拿走了。
      
          老金、小赵从派出所了解到,老山东名叫柳鸣,四十五岁,二十年前曾当过兵,
      担任过顾祝同的卫兵排长,1933年负伤后退伍,到上海定居,靠做小生意谋生。之
      后一直到1947年,没有听说过跟国民党、日伪有过什么关系。1947年,柳鸣的女儿
      交上了一个“保密局”特务上尉,不久两人结婚。柳鸣跟特务女婿关系不错,翁婿
      俩经常吃吃喝喝,还曾让特务女婿跟海关打招呼进过几批美国货倒卖。反正那段时
      候柳鸣家里经常有“保密局”的人进进出出,邻居不敢对柳家人有什么话头,连警
      察局也对其畏惧三分。上海解放前个把月,柳鸣女儿跟着特务丈夫去了台湾,老山
      东大怒,当街大骂国民党,结果被警察局拘留了几天,直到解放军打来才把他放了
      出来。解放后,柳鸣没有按照军管会命令去登记历史身份,被集训了半个月,出来
      后牢骚颇多。
      
          专案组分析下来,认为以柳鸣的情况,不能排除其跟案件的关系,于是决定跟
      其当面接触。
      
          当晚十二点,老山东柳鸣被从熟睡中唤醒,侦查员就在他家向其了解那根木料
      的情况。柳鸣承认他确实去老张头那里拿过一套木料,是用来做擀面杖的,因为他
      想改行卖面点了。他少年时学过木匠活,所以也不请别人帮忙了,自己动手锯断、
      刨圆就是了。
      
          侦查员让柳鸣把他做的东西拿出来过目,柳的老婆果然拿出两根崭新的擀面杖。
      侦查员量了量尺寸,发现跟老张头所说的那根木料还差很大一截,正好可以用于反
      标。于是,疑心顿起,便问老山东剩下的木料呢。答称放在门外的,不知让谁顺手
      牵羊给顺走了。
      
          这就有说不清的样子了,当时在侦查工作中对于这种对象通常是把对方请进去
      继续说,于是,老山东就给带走了。他到了黄浦分局还想解释木料之事,但侦查员
      不跟他说这个了,而是让他把最近几天的行踪去向证明人都一一说清楚。
      
          与此同时,专案组请来了三位技艺精湛的老木匠,把柳鸣制作的擀面杖、老张
      头铺子里同时进货的相同的麻栗木料、反标的短木棍一起交给他们作鉴定。最后,
      三人一致断定柳鸣的擀面杖跟老张头的麻栗料是同一货品,而反标的短木棍的木料
      则是柏树木料。
      
          柳鸣所说的近日行踪活动都有人证明,表明其没有作案时间,而他家里最近也
      没有外人访问过。这样,老山东的嫌疑就给排除了,当天下午就让他回家了。
      
          差不多就在老山东走出黄浦分局的当儿,新的反标案发生了!
      
          新发生的反标案竟然有三起,分别在永安公司、老城隍庙和北火车站——永安
      公司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一家百货公司,后来曾改称过“华联商厦”。上海解放初期,
      由于受多种原因影响,经济一度出现萧条,永安公司的经营也受到影响,1949年8
      月至12月出现亏损。本案发生的时间正处于该公司亏损阶段,但作为上海最大的一
      家百货公司,天天还是顾客盈门,只是购买力下降而已。这天下午三时许,前往小
      百货部袜子柜台选购袜子的两位女顾客同时发现柜台前侧的玻璃上张贴着一幅反动
      标语。一时间,两人都一个激灵愣住了,呆若木鸡地站立在离柜台三尺距离处。柜
      台里的营业员正要热情招呼她们,见状不禁觉得奇怪,正要询问“你们怎么啦”,
      其中一个顾客反应过来,指着柜台大叫:“反动标语!”于是,店堂里一片混乱,
      等到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闻讯赶来封住楼层通道时,许多顾客早已离开了。
      
          老城隍庙是上海滩的一处名胜景点,是当时外地人来上海必定要去的地方之一,
      就是上海本地百姓没事也是时不时去转一下的。因此,那里整日人头济济,喧哗不
      休。反动标语是在豫园门前的石狮子上发现的,令人气愤的是,一对石狮子上竟然
      在同一部位都给贴上了一张。游客发现后,起初没有声张,只是互相悄悄指点着嘀
      咕,于是便有好事者纷纷过去看究竟。等到两个戴着红袖章的治安积极分子听说过
      来时,已经挤不进围观的人群了。这二位尽管不过十八九岁,但做事倒显出一份成
      熟,他们没有莽撞地动手把反标撕下,而是从旁边不远处的一个水果摊头上拿来两
      个空箩筐把石狮子的头部遮盖住,既保护了现场,又做到了防止扩散。然后,才给
      邑庙分局打电话报警。
      
          如果说前面两起案件的反标扩散范围还算比较小的话,北火车站的扩散范围就
      大得多了。北火车站简称北站,当时是上海最大、承担着几乎全部铁路运输使命的
      一个车站,从全国各地来上海,或者途经上海前往北方、南方的旅客都必须在这里
      停留。反动标语就出现在北站的候车室里。一共有五处之多,分别张贴于窗户、墙
      壁和椅子上。当时还不像现在这样有专门的属于铁道部的警察维持车站的秩序,铁
      路公安是有的,属于军队编制,称为“中央军委铁道部公安局”,下辖公安第31至
      第35师共五个师,承担的任务是警卫全国铁路沿线大型桥隧,车站治安都是由地方
      公安管的。北站地区当时作为一个单独的区,有公安分局,北站分局在北火车站设
      置了一个派出所。但由于警力有限而且任务太重,所以警察不可能一直在候车室巡
      逻。此刻,候车室发现了反标,派出所一时还不知道。等到接到报警赶去处理时,
      已经不知有多少旅客知晓发生了什么情况了。
      
          三处反标,都是在64开大小的白色道林纸上铅印的,但印刷质量不高,可能是
      用小型手摇印刷机之类弄出来的。
      
          这天上午,市公安局已经把“外白渡桥反标案”向全市二十个市区分局的领导
      作了通报。因此,当这三处新发现反标现场的所属分局领导接到报告后,当即向市
      局急报。市局扬帆副局长召来政保线相关领导,说新发现的三处反标现场分别属于
      老闸、邑庙、北站三个区的分局管辖,看来市局得派员参加专案侦查了。于是决定
      :立刻抽调两名资深侦查员牵头组建反标专案联合侦查组,组员由黄浦、虹口、老
      闸、邑庙、北站五个分局各出三人担任。
      
          这样,一个由十七名侦查员组成的联合专案组成立了。新专案组由市局政保二
      处程晓芝科长担任组长,原黄浦虹口联合专案组组长寿汝君担任副组长。
      
          专案组兵分三路,分别前往三处已在保护之中的现场取证,每路各配备一名刑
      事侦查技术人员。取证过程中,三路侦查员都发现了从未碰到过的现象:反标不知
      是用何种粘连剂张贴的,用通常使用的方法竟然无法完整地揭下来;而书写反标的
      白色纸张,表面竟然都未能提取到指纹。
      
          北站勘查的那一路侦查员急中生智,干脆把张贴着反标的窗户玻璃整块卸下,
      连同也贴着反标的门板和椅子一起借了辆卡车运到了市局。他们回来时,另外两路
      还没有想出如何对付这种奇怪的张贴物的法子,打电话联系后,去永安公司的那一
      路也学样把张贴着反标的那个柜台整个运了回来。老城隍庙那边的一路就无法学习
      这种经验了,这么重分量的一对石狮子根本无法对付,于是只好把反标用药水喷湿
      后,用刀子边刮边小心翼翼地揭,最后也只能带了些残渣回来。
      
          程晓芝说立刻把所有证物送检,我们这边开会,综合勘查情况,进行案情分析。
      
          侦查员分析,案犯是利用人多热闹反而无从注意的条件进行作案的,这点可以
      想通。但是另一点就想不通了:三处张贴的反标上都未曾发现留有案犯的指纹,这
      只能理解为案犯是戴了手套作案的。可是,现在是江南地区的9 月份,白天气温还
      比较高,如果戴着手套出现在人多场合,众目睽睽之下不是反而更容易惹人注目了
      吗?而且,粘贴反标的是一种黏性特别强的特殊胶水,戴了手套操作,不方便不说,
      难道就不怕手套被粘住?
      
          众人议了一阵,不得要领。寿汝君说那我们先讨论另外方面的情况吧,于是就
      把话题转到了作案地点和时间上。作案地点很清楚,至于时间,这倒是一个新动向。
      三处反标应该是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张贴出来的,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个案犯在作案,
      案犯应该至少有三人。从这点上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反革命团伙在作案。
      
          刑技鉴定人员在化学专家的帮助下,终于获得了使专案组比较满意的结果,解
      答了使侦查员感到困惑的问题:反标所使用的白纸,并非一般的道林纸,而是一种
      用特殊原料制作的纸张。这种纸张的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作用,正面涂着一种化学
      物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与纸张表面接触过的由汗液、油脂等主要成分组成的指
      纹分解破坏掉;反面喷涂了另一种化学物质,其效果是纸张表面平时跟一般白纸无
      异,光滑平整,不粘不腻,但是只要跟水分接触,立刻会产生极强的黏性,能够跟
      任何物体紧密相连,难以揭下。
      
          另外,反标是用手摇印刷机印刷的,但这台印刷机似乎有质量问题,所以难以
      印出高质量的产品。不过,其使用的油墨是特制的,具有挥发性强、形成字迹后难
      以擦拭的特点。
      
          上述除印刷机外的所有产品,都非中国技术所能够生产的,那是西方国家的最
      新高科技研究成果,而且据资料表明,此类产品即使在西方国家也还没有形成批量
      生产能力,所以市场上是无法购置到的。
      
          因此,这应该是特工人员使用的专用产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