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008年9 月16日下午,第一批专职小组34位同志来到了威州。各项工作铺开后,
      必须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组长,要把这些从广州各单位来
      的、互不相识的人聚拢到一起,让他们形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集体,这也是一个不
      小的挑战,何况不少人都是短期的,一批批轮换,要让他们很快熟悉情况,全力投
      入工作,领导与组织能力不强是不行的。
      
          工作组人员都很年轻,在这里,李俊夫更像是一位教授带着一群研究生在从事
      学科建设。从他们整理的一本广州援建工作组关于援建项目的报建审批实施章程可
      以感受到科学严谨的运作程序。厚厚一本规章,囊括援建工作中的所有巨细,从中
      让人窥见科学管理的精神。
      
          在李俊夫办公室白色的墙壁上,“广州市对口援建威州工程项目进度表”里全
      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分“市政工程”、“综合工程”和“房屋建筑”等项,里面分
      项目移交、项目结算、项目验收等若干项。时间倒排到每一天。工作组正是利用管
      理知识的优势,推动援建工作快速高效地向前发展。
      
          广州工作组总工程师宋金峰和前期设计与工程管理部部长曹金文,在谈到这种
      精细化管理时,认为广州的经验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做足了功夫。
      
          第一,严格工期目标管理。援建工作是要把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
      设施作为当务之急,要尽可能缩短工期、尽早交付使用,工作组一是围绕工程项目
      建设,认真编制了项目管理总体策划,制定了项目管理大纲,每个项目从规划、设
      计、招标、征地、拆迁到施工、验收、移交、结算、决算等每一个环节,制定了详
      细的时间控制要求,下发了节点工期控制一览表和里程碑,把节点工期作为一项制
      度,作为合同工期落实到各单位、各岗位。二是严格计划统计管理,实行日、周、
      月进度计划统计,采取投资计划与实物工程计划相结合,控制工期的重点部位、关
      键工序采取了日计划,用日计划保周计划,用周计划保月计划保节点工期。三是健
      全了工程进度控制、管理制度、机制,健全了工作组代建、监理、施工总包、专业
      分包的工期保证体系。四是制定下发了节点工期奖励办法,加大了节点工期检查督
      促、调控、奖罚力度。五是完善了工程协调例会制度,坚持早晚碰头会。六是为核
      心内容全面开展劳动竞赛综合考评,以保质量安全、促进度、控投资的劳动竞赛。
      七是坚持24小时巡场制度。八是组织多工序的交叉平行作业,尽可能多展开施工作
      业面。九是加强施工过程进度分析调控,采取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工序。十是
      援建人员和各参建队伍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全力以赴,顽强拼搏。
      广州所有援建项目均按计划提前或按期完成,创造了不可想象的、惊人的“广州速
      度”,如新建的记忆希望避灾广场仅用20天完成,新建的1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
      汶川县人民医院仅用160 天完成。
      
          第二,严格质量目标控制管理。援建工程项目建设是在任务重、时间紧、要求
      高、社会关注度高的情况下高强度快速推进的,是在不具备建设条件,施工环境恶
      劣,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要建设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优质工程。
      
          工作组要“像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样建设威州”,在威州不能出现一处“豆腐渣”
      工程,不能留下一句骂名。一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
      整体创优活动。二是制定了创优规划、创优目标列入报标文件、合同条款。三是制
      定了质量追究和质量奖罚办法。四是严把设计质量关,严格设计管理制度,在全国
      择优选择设计单位、设计咨询单位、设计图纸审查单位。在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上
      注重民族性、时代性和安全性,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自然山水城市,传
      承禹羌文化精髓。在施工设计上注重推广使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先进的建筑
      材料和设备。在结构上采用了先进的隔震技术,在建筑上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材料,
      在工艺上采用了全国先进、技术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和世界领先的污水处理技术。五
      是认真把好各参建企业的市场准入,项目代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实行邀标
      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同专业里诚信度高、有实力的参建单位。六是严把建筑材料、
      设备的质量关,制定了材料、设备看样定板制度,对材料及设备看样、定板、验收、
      检验等关键环节严格管理。七是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加强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教育、
      岗前技术培训,加强对关键部位、重点工序的监理旁站巡查。加强对质量问题的查
      处和舆论监督。八是严把分部质量验收、工程竣工质量验收、专项验收质量关。九
      是实行质量优质优价、质量一票否决、质量奖罚制度,对质量存在问题必须整改后
      才予以计量支付、并处罚等,对质量优良取得合同约定的优质工程奖项予以奖励。
      广州援建项目已整体竣工验收移交。广州援建项目质量调查满意度达97.2% ,在省
      市多项质量检查评比中均名列前茅。基本实现了全面创优目标。
      
          第三,严格安全目标控制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健全工作组、代建、设计监理、施工、安全、保证条件,落实安全主体、监管责任,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管理岗”。二是制定创安全、文明施工双优规划,
      组织创安全文明双优工地活动。三是在管理层、作业层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四是强
      化安全教育培训和岗前安全交流,按施工阶段组织相关人员考核。五是针对不同项
      目,组织安全危险源分析、检查、控制,并制订安全措施和预案。六是严格管控安
      全措施费用、设施的投入,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七是按施工阶段,开展基坑支护、
      脚手架、临边防护、高支模、高处作业、分工用电、塔吊、场料提升机、机械作业
      等专项治理,安全示范、观摩。八是组织安全自查、自纠、监控联检,对存在的安
      全隐患问题,及时提出整改通知,并按规定给予责任追究和处罚。九是认真组织开
      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百日无事故活动。十是结合劳动竞赛综合考评,认真组织
      安全文明检查考核评比。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设立安全单项奖励。在援建中,没
      有发生安全事故,各部门多次组织质量安全工作检查,广州市对口援建项目均名列
      前茅。
      
          第四,严格投资目标控制管理。援建工作就是用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为灾
      区人民尽量做更多的好事、善事,以满足灾区人民的需要,在资金总盘子确定而建
      设项目追求更多、工程建设因素不断变化的前提下,要有效控制造价,是当前工程
      建设投资控制的难题。为有效控制资金的总盘子,主要从以下九点着手:一是按照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援建;二是确定了各阶段各项目的控制目标,将工程造价
      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三是在设计中要求设计单位在
      满足保证功能“安全、实用、美观”的前提下,建设标准、规模必须采取限额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优化设计、优化方案、优化工艺、优化功能;四是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五是严格控制工程签证;六是严格控制材料看样定板、定价程序,货比三家,市
      场询价,就近选材;七是严格标后合同管理,严格计量支付,严格价格审核把关;
      八是严把工程结构关,结算资料完善完备,严格控制投资不超概算;九是严格全过
      程造价监督、审核,成立了工程造价管理中心,联络造价咨询服务公司,对项目报
      标、招标、工程量结算、限价、合同价款、施工过程费用、投资分析、工程结算、
      工程决算全过程进行管理、审核监控。
      
          在用人上,李俊夫的体会是知人善任,根据能力与需要,让每个人发挥最大潜
      能,让每个人有最大的施展平台,让每个人有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还要有一
      个团结、和谐的集体。
      
          正是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工作组里,杨宙慧毅然推迟既定的婚期,
      走到了恢复重建第一线,曾连续加班三天四夜,晕倒在工地上。陈序把刚满周岁的
      女儿送回娘家,带着女儿的照片奔赴灾区;年过五旬的曹金文带着病痛之躯,在风
      里泥里与年轻人同样奔波;徐兴进将一次胃出血瞒着说是小感冒,带病开展工作;
      临近退休的郭伟光,母亲长期卧病在床,他赴汶川时跟母亲说,出差几天就回来,
      他回来时,母亲已经长眠;宋金峰刚结束灾区板房建设,征袍未脱,又风尘仆仆奔
      赴威州;谢焕扬两根脚趾骨折,拄着拐杖坚守岗位;负责拆迁工作的廖颖达,半年
      时间磨破了五双鞋;徐明贵新婚第二天就赶回威州……这个集体一经集合,就充满
      了无尽的活力与潜能。
      
          工作组每换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把国旗高高竖起,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
      国旗让大家有一种家的感觉,形成了一种为国效力的凝聚力。援建工作一开始,工
      作组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半个月召开一次支部会,开始时要求每个人必须发言,
      后来大家抢着发,畅所欲言,支部会议成为党员之间沟通心灵、凝聚智慧、统一意
      志的重要平台。每当工作到了最艰苦、最关键的时刻,广州援建开展“我为党旗添
      光彩”、“我们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支部共建”等活动,加强了党员
      间的交流,激发了工作热情。他们树立“当官是为了做事、做事不是为了当官”的
      意识,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职务高低,不管台前台后,大家尽心尽力尽责,心往一
      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团队,才创造了3 天一层楼,
      120 天完成体育馆,190 天完成县人民医院建设的奇迹。
      
          工作组在汶川留下了太多的感人故事和动人细节,显示了这个团队最优良的品
      质,这就是他们为之骄傲的新时期“广州人精神”: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
      爱、自强不息。
      
          在面对陌生环境陌生问题时,李俊夫总结了四条基本经验:一是方法上要讲究
      科学,首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创新制度与管理;三是要发挥团队
      的创造力、协调能力;四是要和谐。
      
          紧张的时候,李俊夫晚上一个人去外面散步。他有散步思考问题的习惯。他来
      汶川随身带着三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沉思录》,一本是红军长征
      的书。这三本书对他都是有用之书。譬如有关红军长征的书,有一次,工作组为放
      松一下大家紧张的情绪,组织去阿坝州的若尔盖草原玩,路上他要大家不要想工作,
      要彻底放松。但在车上,他却在思考问题。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若尔盖草原,在那样
      困难的条件下走过草原,这种精神来自于哪里?他想,是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所以
      才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援建工作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
      
          从那一次若尔盖之行开始,他就启发大家来思考红军的精神,用当年红军长征
      不惧难的精神来鼓舞激励大家的斗志,遇到最大的困难也不能泄气。
      
          徐明贵是他从自己原工作单位广州市道路扩建工程办公室带过来的人,他来之
      前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甚至与李俊夫不是太熟悉。但李俊夫看到了他的专业才干,
      把他要过来,并委以重任,他担任了广州市对口援建威州前线工作组前期设计部部
      长。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工作中的艰难,他也感受最深。
      
          徐明贵说起援建之难,亲身体会有三大难点:第一是拆迁难,第二是运输难,
      第三是施工难。拆迁难让李俊夫眼眶湿润。运输难呢?他说了几个小故事:在铺布
      瓦村公路时,汶川没有沥青,沥青要去成都运。但沥青是有凝固时间的,超过12小
      时就没用了。于是,运输车凌晨3 点从成都出发,由警车开道。好在李俊夫有先见
      之明,在广州公安特遣队结束维持治安任务撤走时,强行要求留下了三个警察。这
      三个警察除了平时的治安、保卫工作,这样特殊的任务就非他们莫属了。那时汶川
      公路实行交通管制,没有警车开道,就是单行日,一堵车经常就是24小时。
      
          那一次即便有警车开道,也好悬,车到工地,12小时只差10分钟!
      
          在汶川县人民医院快建成时,汽车从广州运医疗设备,由于都汶公路进汶川的
      彻底关大桥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断,进威州的路断了。货车只能从西面绕道遥远的
      马尔康。但到了马尔康,那里在修路,限制货车通行,车又只能从马尔康高原回到
      成都,另走一条黄龙、茂县的路。车到威州,已是三天之后。
      
          还有一次运汶川县城的规划模型,由于模型巨大,车在公路上转不了弯,一路
      上想尽了办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运到威州。
      
          地震把大山震松了,大量石块外露悬挂在峭壁上,震后国家不惜一切代价,用
      一年的时间抢通了映秀连接威州的213 国道,但塌方、滑坡、泥石流、飞石,随时
      会发生,这条路是生命之路,所有物资和人员都要依靠这条路,可这条路也时刻威
      胁着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有一次,在李俊夫眼前,两个工人和一名武警战士当场失
      去了生命。这一段路,一座叫彻底关的桥,地震时,桥被砸成了几段,经过近一年
      的努力才修复好,但刚刚通车两个月,2009年 7月25日凌晨2 时,又发生了严重的
      山体滑坡,一块重约200 吨的巨石突然砸下来,把大桥又彻底砸断了, 7辆车葬身
      岷江,造成多人死亡。在一年半的时间,工作组所有的工作用车都不止一次被飞石
      “亲吻”过,一辆吉普车更是五次更换前挡风玻璃,有一台车发动机被砸中,维修
      费达6 万多元。
      
          2008年9 月29日,李俊夫回广州参加一个援建工作会议,下雨天,车开到离映
      秀不远的地方,就在车前面不远处,发生塌方泥石流,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后面
      形成了一个长长的车队。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李俊夫感到,左边峭壁上的石头
      随时可能砸下来,右边不到几尺远就是滚滚的岷江,简易路基随时可能被冲毁,危
      险也随时可能发生。车上所有人不约而同下了车,直奔塌方现场,一个人观察险情,
      其余人齐力推开巨石,打通道路,回到车上才发现全身是泥,手上全是血。
      
          施工难那也是难倒英雄汉。汶川地方小,堆放建筑渣的地方都没有。由于特殊
      的地质,威州的房屋地下都浇捣有钢筋水泥的地梁,要把埋在地下的梁拆掉,也十
      分不容易。
      
          在岷江上修大桥,由于江水湍急,有时山洪暴发,修起来也很困难。2009年5
      月的一天,晚上下大雨,上游水库的水上涨得厉害,水库不得不开闸放水。这时,
      穗威大桥桥墩正在连夜施工,一个工人撤离不及时,困在了桥墩上。工作组知道险
      情后,紧急调来一台吊车,经过抢险救人,半夜12点那位工人才被救上了岸。
      
          当地卖砂石的强买强卖,买了东家没买西家,霸道的甚至打上门来。建筑材料
      价格直线上涨。人工也由地震前的50元/ 天涨到了80~100 元/ 天。为了赶工期,
      外地工人都聚集在小小威州镇,吃住都成了大问题。修路的工人甚至就在桥墩下面
      休息。
      
          这些硬性的困难还好克服,软性的困难就让人举步维艰了。譬如,建筑材料当
      地物价局要有一个指导价,建筑造价是依据物价局的指导价格来计算的,没有指导
      价,确定不了造价,施工单位就不知道施工是赚还是亏。汶川物价局没有为建材定
      过指导价,也不懂得如何定价,高了国家吃亏,建材供应商、施工单位赚了不义之
      财;低了施工单位要亏损;高与低都会扰乱建筑市场。
      
          援建单位也不能绕开汶川县的管理部门,由自己来包办。虽然有些东西他们没
      见识过,甚至不懂,但建筑最后验收还得通过当地有关行政部门。
      
          但这些还不是最难的,除了拆迁难、运输难、施工难这三难外,最难的还是前
      后方的沟通。工作组分为6 个小组,小组的人一般干完6 个月就回去了,在最紧张
      的时候,人回广州了,但后继者还没有来。工作难以开展。等他们到位有半个月的
      空当期。前后方在要什么人的问题上也有偏差,前方需要专业人才,如熟悉设计图
      纸的、文秘等,后方派来的却是不一样的人才。
      
          在预算上,由于后方不了解灾区的情况,也不理解为什么前方要那么多的钱。
      譬如修进村公路,按广州的修路标准,每公里40万元已经很高了,可以修非常好的
      村级公路,但威州的报价却要每公里80万元!这让人惊讶。他们想不到在陡峭的山
      坡上开路,建筑材料只能小车慢慢往上运,运得多了还会把车头撬起来,十分危险。
      水也要从远处运来。堆在路基上的砂石夜里常被人偷,甚至还有当面为难施工队的
      人。有的工人哭起来,不愿意再修下去了。越修钱亏得越多。
      
          工作组打报告要求配备越野车,爬山没有越野车很难开上山里的村寨。后方认
      为,威州就那么大,骑辆自行车不就可以跑了?等到他们自己来汶川实地看过之后,
      才理解这里不但需要车,还需要动力很好的车。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