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说到添加剂问题,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想到的是它的毒性。谁都知道“添加剂是
      恐怖的”、“对身体是有害的”。
      
          的确,添加剂是有毒性,但复合摄取添加剂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到现在依
      然是个研究盲点。遗憾的是,也没有这方面的事实依据。也就是说,要完全确认所
      有被许可使用的添加剂的安全性,现在还不大可能。既有一直使用、被证实安全性
      高的添加剂,也有被怀疑有毒性的添加剂,且不在少数。
      
          例如,特别危险的添加剂有山梨酸钾、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合成着色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等数十种。这些都是化学合成的、天然不存在的物质,由
      国家进行严格管理。
      
          国家严格规定了可以使用添加剂的食品及添加剂的使用量。这也正说明了添加
      剂毒性、危险性较高,不可以随便乱用。
      
          添加剂的毒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一个劲儿地鼓吹其危险性也是没用的。
      所以,不如辩证地来看待添加剂问题。虽然每年有很多人死于交通事故,但是不能
      因此就废除汽车——添加剂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食品添加剂是“敌人”吗
      
          仔细想来,我们实际上很早以前就已经和添加剂打交道了。
      
          比如,豆腐是把大豆榨取的豆浆用卤水(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凝固制成的,
      卤水就是添加剂。如果要说添加剂不好,不能用卤水的话,那我们也就吃不到豆腐,
      只能喝豆浆了。
      
          还有,日本有在婚礼上送客人红白馒头的习惯,红馒头就是用食红染成的。如
      果不能使用食红这种添加剂,吃红白馒头的习俗也就不能保留下来了。
      
          此外,做馒头的发酵粉小苏打也是添加剂。凝固魔芋用的氢氧化钙也是添加剂。
      不用添加剂的话,我们连馒头、魔芋都吃不到了。
      
          所以——食品添加剂也是有好处的。
      
          “那是不好的。”
      
          “这是危险的。”
      
          “不可以吃。”
      
          “不能买。”
      
          抹杀添加剂带给我们的好处和“恩惠”,一味地吓唬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应该单纯地把添加剂作为敌人加以拒绝,而要想想如何与其打交道、如何面
      对它,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
      
          这才是关键。
      
          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里没有的东西”
      
          很多人认为必须记住添加剂的化学名称,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专业学习才行。
      
          但根本没有这种必要。
      
          “厨房里没有的东西= 食品添加剂”。
      
          掌握这个等式,再看看食品的“背面”,只要尽量挑选没有加入“厨房里没有
      的东西”的食品,就可以了。
      
          科学家可能会这样解释:
      
          “在食品制造过程中和在以加工或保存为目的的过程中,通过添加、混合、浸
      润及其他方法,使用于食品里的东西,其作用是……”
      
          但是我的解释很简单,“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里没有的东西”。
      
          这样,不管对谁来说都极易理解。
      
          厨房里有各种调味料,包括酱油、砂糖、盐、醋等基本调味料。可能也有化学
      调味料(谷氨酸钠),此外像是添加剂的东西就是小苏打、发酵粉之类的了。如果
      是自己腌咸菜,可能还有给萝卜咸菜上色的栀子色素。
      
          但是,在家里腌咸菜的时候,没有人会用防腐剂山梨酸,也不会用苯甲酸、增
      稠剂、胭脂红、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盐。
      
          凡是厨房里没有的东西、想象不到的东西,就是食品添加剂。
      
          虽说如此,我们每天都把食物吃进嘴里,却对其“背后”一无所知。学校根本
      没有教给我们关于添加剂的知识,此外,也没有机会知道最基础的常识。这才是个
      大问题。
      
          我认为学校应该教授关于添加剂的知识。比如,可以做一些有关食品添加剂的
      测验。与食品添加剂和平相处的五个要点
      
          仔细看好“背面”再买——先从手腕开始练起
      
          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看“背面”?大家是不是只看价钱和外表,
      顶多再看看保质期,就轻易地把食品放进了篮子里?
      
          不管怎样,还是先翻过来看看吧。
      
          “首先从手腕开始练起。”
      
          我经常这样说,希望大家买东西的时候,务必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
      
          然后,依据“厨房里没有的东西= 食品添加剂”这一公式,尽量买含“厨房里
      没有的东西”少的食品。
      
          当然,要找到一点不含“厨房里没有的东西”的食品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找
      到所含数量少的食品,还是可能的。
      
          以袋装蔬菜为例。
      
          有的在配料表里只写有蔬菜的名字,还有的写有漂白剂、pH调整剂、抗氧化剂
      等添加剂的名称。看了“背面”再买和不看就买,区别还是很大的。
      
          这样,就算没有关于添加剂毒性的相关知识,也能够挑选到安全性高的食品。
      
          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
      
          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
      
          以米饭为例。
      
          没有加工过的是大米。加工度最高的,是冷冻肉饭和饭团。
      
          自己买来米,用家里的电饭煲煮的话,添加剂为0.
      
          要加工成冷冻肉饭或饭团,需要加进调味料(氨基酸等)、甘氨酸等添加剂。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做饭,也不要轻易地依赖最终产品(冷冻肉饭或饭团),而
      是选择中间阶段——装在袋子里的米饭,再花点工夫自己稍作加工。
      
          蔬菜也是一样。
      
          新鲜蔬菜是没有添加剂的,但是切好了的蔬菜和袋装沙拉当中,会用到次亚氯
      酸钠来杀菌。
      
          袋装盖浇饭加工度更高,它里面含有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增稠多糖类、
      着色剂、酸味剂等更多的添加剂。
      
          我不是说加工度高的食品绝对不能食用。偶尔吃一两次也没什么问题。只是,
      我建议大家不要频繁地食用。平常尽量买没有切过的蔬菜,自己动手做,实在不行
      的时候再买现成的。
      
          你是选择花点工夫呢,还是选择添加剂?希望大家仔细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
      
          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请不要忘记,光线越强,影子也就越深。
      
          “知道”了以后再吃——反省了才能决心自己动手做饭
      
          这与第一个要点里所说的内容相关,希望大家在知道了食品中含有什么样的添
      加剂之后再吃。
      
          比方说,如果你今天很忙,决定用蒸煮袋(软罐头食品的一种包装形式)的麻
      婆豆腐做饭,再配上现成的土豆沙拉。
      
          看了标示,我们就会知道,从这些饭菜中会摄取到几种添加剂。仅做到清楚地
      “知道”,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对不起。妈妈今天太忙,才用了这些东西。让你们吃进了一些含有连我也没
      见过的东西。”
      
          知道吃进了什么,就会产生这种反省。
      
          反省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我偷懒了,对不起”,第二层是“让你们吃进了添加剂,对不起”,
      第三层是“我亵渎了食物的尊严,对不起”。
      
          有了这样的愧疚之情,接下来才会想到要让家人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
      
          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完全不依赖添加剂,全部亲手做确实有些困难,偶尔使
      用这些东西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要直奔便宜货——便宜是有原因的
      
          前面我就问过大家,“买东西的时候,你是否只看价钱,只买便宜、特价的东
      西呢?”
      
          价格便宜又方便的东西,必有其便宜的道理。答案我已反复说过多次了,就清
      楚地写在“背面”。
      
          超市打价格战,仅通过直接交易,省去中间商佣金的方法,商品价格不会便宜
      到两三成。在价格战的背后,有像我这样的人以及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
      
          如果有厂商对我们说,香肠以前都卖398 日元,明天起想卖298 日元,那我们
      的工作就是在不改变利润的前提下,做出298 日元的东西。也就是降低对原材料的
      要求,使用添加剂做出“相应的产品”。
      
          但是,对于这种“相应的产品”,消费者只会看价钱,觉得“这么便宜,真走
      运”,就买走了。
      
          就连卖的水也是这样。
      
          如今掀起了水热潮,超市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水。
      
          海洋深层水、活性水、离子交换水……太复杂了,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挑选
      哪种好。
      
          这里希望大家注意,那些卖得便宜的水,只是把自来水通过机器净化,强行加
      入矿物质而制成的。
      
          当然,把自来水净化后出售不是不行,但是不应该让消费者误认为那是“天然
      矿泉水”。就我个人而言,与其喝这样强行加入矿物质的水,还不如喝未经过加热
      处理的天然水。比如,选用未受污染的河水、湖水(包括水库)、井水或者泉水制
      成的水,其中富含的矿物质极其珍贵,是人工做不出来的。
      
          “为什么有的水2 升才100 日元,而有的要1000多日元?”
      
          在此,也希望大家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
      
          便宜是有原因的。这一点请务必牢记在心。
      
          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与添加剂打交道的开始
      
          我曾反复说过,首先要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这是与添加剂打交道、挑
      选加工食品的第一步。
      
          “为什么这种明太鱼子的颜色这么漂亮?”
      
          “为什么这种汉堡会这么便宜?”
      
          “为什么这种袋装沙拉一直不会蔫?”
      
          “为什么奶精在店里是随便取用的?”
      
          “说这是·种只用米做成的酒,难道现在喝的酒不是只用米做的吗?”
      
          具有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是一切的开始。
      
          对待农药问题,也是一样的。
      
          超市里卖的一种胡萝卜,一袋三根、100 日元一袋。
      
          “为什么自然培育的蔬菜会这样整齐划一呢?”
      
          究竟有多少人具有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呢?三根胡萝卜大小、形状、颜色
      完全相同,重量也几乎一样——要培育出这种“标准样品”的胡萝卜,要使用大量
      的农药和化学肥料。
      
          不管怎么说,具备了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之后,在挑选加工食品的时候,
      务必翻过来看看“背面”,真相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饮食之乱乃国家之乱
      
          现在,孩子们的饮食遭到了破坏。
      
          他们不管吃什么都要蘸上蛋黄酱、番茄酱。有的孩子甚至把零食当成了主食,
      还有的孩子把晚饭吃蒸煮袋食品、桶装面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便利店的饭团比妈妈做的饭团好吃。”
      
          这样说的孩子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孩子们的舌头已经习惯了这些用充斥着
      添加剂的食品做出来的“家常菜”的味道。
      
          饮食文化正被破坏着。
      
          饮食之乱乃餐桌之乱,餐桌之乱乃家庭之乱,家庭之乱乃社会之乱,社会之乱
      乃国家之乱——我是这样想的。
      
          现在餐桌上经常摆着市场上卖的汉堡包及副食品。把蒸煮袋的半成品稍微加工
      一下,在煮好的意大利面里加上罐装肉末,这种饮食已经不再是“手工制作”的了。
      
          于是,也就不可能培育出健全的舌头,舌头尝到的全都是添加剂的味道,也就
      是前文说过的“三件套”的味道。
      
          但偶尔吃一次现成的副食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是,家常菜的根本应该在于
      以加工度低的食物为原料,自己进行烹调。
      
          这么做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大事。
      
          吃是获得生命
      
          依赖加工食品的危险性,不仅仅表现在味觉被破坏的问题上。
      
          加工食品让孩子们认为食物是很简单就能到手的。是我们误导了孩子,这是最
      恐怖的。
      
          不管想吃什么都能轻易到手,这样就不会对食物产生感恩的心情。
      
          吃是一种“获得生命”的行为。我们获得了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而生存下来。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养鸡,我的工作就是给小鸡喂食。小鸡过四个
      月或是半年就会长大。有一天,父亲说要把鸡杀了。杀鸡的时候,我的眼泪都掉出
      来了。
      
          第二天,鸡肉饭端出来的时候,虽然前一天的事我已经忘记了,但我想说,孩
      子也是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与尊严的。
      
          我还在田里帮忙种过蔬菜,在学校的田地上插秧、割稻、拾穗。谁也没有教过
      我,但我切实感觉到不仅动物,蔬菜也是有生命的。
      
          有这种经验的应该不只我一个人。至少以前的孩子们都有切身学习获得生命体
      验的机会。
      
          而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这种学习环境。
      
          孩子们不知道在牧场上悠闲地吃着草的牛和超市里卖的袋装牛肉的“中间”发
      生了什么。
      
          我过去曾多次参观过屠宰加工厂,那情景真是壮烈。看了一次就会腿发抖、睡
      不着觉。我惊愕了,人类为了满足食欲,竟已到了这种地步!
      
          我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们参观这一现场。但我们必须认真地告诉孩子,牛肉
      是经屠宰加工的过程才进入自己嘴里的。牺牲了多少生命,我们才能吃到味美的牛
      肉啊!
      
          今天晚饭吃的汉堡包,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我们获取了牛的生命得来的。
      即使是洋葱这一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我们能够选择不吃吗?不能。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我们如果不从它们那里获
      取生命,就活不下去。
      
          因此,我们应该怀着“牛,谢谢你们”这样一种感恩的心情。不仅仅对牛如此,
      还要不忘那些养牛、运送牛肉的人。
      
          食物是经过复杂的过程才最终到我们嘴里的。不管什么食物,都不是简简单单
      就能到手的。就连洋葱,也是农民早上很早起来,花费时间和工夫培育出来的。
      
          食物的珍贵、培育制作的难度,现在就必须告诉孩子们。
      
          轻视食物的代价
      
          最近,“暴戾儿童”的增多成了一大问题。
      
          有人认为原因在于营养失衡及添加剂的过量摄取。
      
          确实,添加剂及其他化学物质可能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所影响。但我认为,更
      主要的原因在于对饮食的轻视。
      
          不懂得珍惜食物的孩子,就不会懂得珍惜生命。
      
          所以,他们才很容易伤害别人。
      
          “认真对待食物的孩子,绝不会危害他人。”
      
          我确信。
      
          因此,希望父母们能首先从日常获得的食物人手,教孩子们学会感恩。
      
          要学会珍惜食物,建家庭菜园是个不错的主意。就算家里没有院子,还能种很
      多像小番茄、洋葱等可以盆栽的蔬菜。让孩子们也看看做饭的情景——用10
      
          年时间来教育他们
      
          为了教给孩子们懂得珍惜食物,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看看父母做饭的情景。
      
          我希望大家能够告诉孩子蔬菜、肉等被做好上到餐桌之前,要经过什么样的加
      工过程,要让他们知道这一过程不是很简单的。
      
          想教给孩子们某个道理,比起用嘴告诉他们,让他们用眼看、亲身接触更为有
      效。
      
          因此,展示做饭这~过程便显得十分重要。做饭也是孩子们学习食物重要性的
      绝好机会。
      
          饮食习惯是一天天积累形成的,想凭这一两句话说服孩子们是不现实的。
      
          父母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要让他们看到父母做饭的情景,一点点地花时间去
      引导他们。这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要花上10年时间。
      
          最近流行“慢餐”,那么,“慢性教育(慢慢教授)”也应该同样流行吧。
      
          我12岁的外甥现在还不明白,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