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98年3 月5 日下午6 时45分,这是古城西安一个载入史册的凝固时刻,也是
      李伦铭记终生的日子。
      
          大爆炸强大的冲击波,将李伦从墙上掀进火海,他瞬时成了一团可怕的火球。
      头上、身上、眼睛、鼻子,甚至感到肚子里面都是熊熊燃烧的大火。李伦本能地喊
      着、叫着,在地上连滚带爬,发疯地挣扎着。生死关头,李伦的意识却异常清醒,
      他心里说,完了,这一下,我非烧死不可了!
      
          他事后对记者说,随着这个念头,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爸爸妈妈,他们就他一个
      儿子,拉扯到大多不易啊!特别是那个屯垦守边几十年,从而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和
      英雄的爸爸,三天前,还由于高血压和心脏病而住进了医院,他如何能放得下心呢?
      
          李伦拼命地在地上滚爬。依稀之中,他看见了一处偏门,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
      当即就昏倒在地,人事不省了。是当地的老乡,帮助扑灭了他身上的大火,并将他
      送到了距离出事现场最近的军工医院……
      
          在那场震惊全国罕见的大灾难中,有14个人壮烈殉职,28人受伤。李伦的中队
      当时在现场有九个人,仅仅只有三人侥幸存活,爬了出来。而李伦,则是三个人中
      受伤最重的一个。胸部以上,几乎全部烧伤,两耳残缺,颜面毁坏,双手几乎残废,
      全身烧伤面积达60%.当李伦躺在医院,三天三夜昏迷不醒的时候,王晓丽则失魂落
      魄,到处打听着他的下落。
      
          3 月7 日下午,她赶到九中队后,径直找到了指导员,急不可耐地询问李伦的
      情况。指导员有心想瞒,莫名其妙地叫她先回户县家去,说李伦要好几天才能回来。
      最后,在她反复追问之下,看着隐瞒已经无济于事,只好尽量地宽慰她说,李伦受
      了点轻伤,已经住院。王晓丽当即就问在哪个医院,她要马上去看。指导员没有办
      法,只好告诉她说,医院已经全部封闭,谁也不能进去。
      
          王晓丽听到这里,不寒而栗,“哇”地一声哭了:不,不!你们肯定骗我,既
      然他是轻伤,为啥还要被封闭在里面?
      
          正在这时,李伦远在广东工作的妹妹,打来长途电话,因为她看到了香港凤凰
      卫视的报道,得知西安发生了特大煤气爆炸事故。她为哥哥担心,询问李伦是否平
      安?
      
          指导员闪烁其词,故作镇静,刚刚搪塞过去,又一阵电话铃响。他拿起话筒,
      却是李伦的爸爸从户县医院打过来的。指导员踌躇不决,正不知如何应对,没想到
      站在一旁饮泪啜泣的王晓丽,却突然抢过话筒,极力平静地对李伦的爸爸说:伯父,
      你别担心,李伦没有多大的事,我刚还见他来着……
      
          放下电话,她连连摇头。她一边哭着一边告诉指导员,她怕李伦的爸爸一时挺
      不住,才只好这样撒谎。话没说完,她突然又问,你们是不是怕我受不了,也在给
      我撒谎?
      
          说着,并不等指导员回答,她转身就跑出了九中队。她忽然觉得身不由己,脑
      子昏昏沉沉,像被擂了一闷棍。出了门,挤上4 路公交车赶到钟楼,然后跳下车赶
      往西华门坐601.刚坐上不久,还没开到北大街,车却抛锚了。她只好跟大家一起下
      车,换乘另一辆601 ,好不容易坐上车,那辆车一出北门,偏偏与一辆迎面开来的
      面包车撞在了一起!
      
          一种不祥的阴云悄然涌上她的心头。她没有再乘车,从北门步行了四站路回到
      单位。
      
          这天晚上,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眠的她,彻夜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晓丽急匆匆赶到医院。由于怕伤员感染,家属一律不得进入
      病房。她只能隔窗相望,敏感的她听见里面有人痛苦地喊了一声,她本能地觉得,
      那正是李伦在喊,她的心不由自主颤抖了起来。
      
          就这样,她每天守候在病房窗前,希望能够得到李伦的信息,哪怕是一点点也
      好。可惜处在抢救阶段的李伦,被严格隔离在无菌病室里,禁止任何人探视。尽管
      王晓丽苦苦哀求,想见一面,医护人员却是严格把关,毫不通融。
      
          她们告诉王晓丽,李伦从头到脚,浑身都缠着纱布,进去也看不见什么。王晓
      丽一听,知道他伤势严重,不由自主扑倒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哀哀恸哭起来……
      
          这时,一位年龄较大的女大夫,看见她悲痛欲绝的样子,大概是出于理解、怜
      悯和同情,悄悄拉过她,转到李伦病房另一侧的窗前,让她透过窗子,看了一眼里
      面那个魂牵梦萦的人。
      
          只那一眼,王晓丽的心就要碎了,因为她看到的李伦,居然是一团纱布和几根
      从纱布中间伸出来的导管,而一动不动的李伦给她的感觉,竟好像失去了生命。
      
          她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天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晓丽半天缓过神来,扶着窗台,一时不知是真是梦。她实在难以相信自己的
      眼睛,更不敢确认,躺在里面的李伦,就是她认识还不到一个月的那个高大伟岸的
      男友!
      
          3 月9 日,李伦被转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市中心医院,他既没有完全清醒过
      来,更没有完全脱离危险,处于半昏迷状态。他不时地出现梦呓现象。英雄的生命,
      处在死神阴影的笼罩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已经不能不实话实说,将李伦的伤
      势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盘托给了王晓丽。
      
          他们告诉她,李伦的外貌是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他两手烧伤严重,韧带
      已经坏死,指头僵硬不能弯曲,有几个指头完全残废,右手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
      第一关节都烧没了,很可能会终生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恐怕也难以自理。最担心的
      是大脑可能受到伤害,根据伤势情况,如果危及生命,还可能要被截肢,甚至可能
      成为植物人……
      
          王晓丽听得一阵阵发冷,忍不住直打寒噤。
      
          半个月过去了,李伦终于醒来,他嘴里含混不清咕哝着什么。王晓丽凑上前去,
      不由得大吃一惊。脸上揭去纱布的李伦,宛若一块煤做的雕塑——黑乎乎的脑袋,
      肿得像个篮球。满是黑痂的脸上,夹杂着鲜红的嫩肉。头发和眉毛,几乎全部烧光。
      原来眉清目秀的眼睛不见了,像是一对突起的黑核桃上夹着一条细缝,偶然有一点
      白色闪动的地方,竟是眼睛。上下眼帘,被割开了一道口子,里面有混浊的黄水流
      淌出来;过去秀挺的鼻子不见了,现在只有一个黑乎乎炭块似的黑疤;嘴唇烧得严
      重外翻,使两排整齐的白牙翻露出来。
      
          王晓丽惊呆了,她的心一阵阵紧缩,过去的那个英俊潇洒、活泼可爱的李伦,
      已经荡然无存。
      
          在此期间,王晓丽的几个好友得知了李伦的情况,都设身处地为她着想,劝她
      不要再和李伦来往。他们的理由是充分的,也无可指责。他们说,你们认识不久,
      也没正式订婚,现在趁机离开李伦,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王晓丽听了他们的话,居然显出意想不到的平静。她说,他现在正需要我,只
      要他活着,我就不能看着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损伤的情况下,心灵也受伤害,我会永
      远照顾好他,照顾一辈子的。
      
          事实上,王晓丽事先想象得更加严重,她甚至已经作好李伦缺少一条胳膊或腿
      的打算。侥幸他的肢体还算健全,她觉得已经很幸运了,尤其是和李伦那些牺牲的
      战友相比,她觉得已经很幸福了。
      
          正因为这样,她一如既往,每天有空就往医院里跑。给李伦送饭、喂饭,给他
      挠痒痒。她过去在家从来不吃剩饭,现在李伦的剩饭,几乎就是她的用餐。烧伤恢
      复中,最让李伦难受的就是皮肤发痒,他自己不能乱动,别人帮忙,轻了无济于事,
      重了又怕伤着了他。白天还好说,他可以叫喊、乞求别人帮忙;一到晚上,他只好
      咬紧牙关忍受,以至于彻夜难眠。只有王晓丽守护着他,整夜为他轻轻抓挠,每天
      晚上,只能在他的床头打个小盹,休息一两个小时……
      
          后来,还没来得及和李伦谋面的王晓丽的父母,也闻讯赶到了西安,见到了面
      目全非的李伦之后,母亲心事重重,把女儿从病房叫了出来,郑重其事地说,婚姻
      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和李伦的关系。
      
          这一次,王晓丽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她也郑重其事出地对父母说,我爱过去的
      李伦,更敬重现在的李伦,因为他的受伤,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群众安全,他的
      心比他的外表更值得珍爱。在他遭此大难的时候,我怎能忍心离开他呢?
      
          说到这里,她自己再一次哽咽,忍不住热泪长流了……
      
          此情此景,让她的父母也肝肠寸断,涕泪交加的同时也深深感动。王晓丽的父
      亲,曾经是宁西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在婚姻问题上一直尊重女儿的意见。他安慰女
      儿说:如果你已经拿定了主意,作出了选择,我们也会像你一样爱李伦的。他今后,
      也就是我们的儿子……
      
          对于王晓丽和李伦遭受磨难的爱情,李伦的父母态度则很明智。他父亲原是新
      疆某生产建设兵团团长,母亲是一名教师,两人都已退休。在李伦受伤一个多月之
      后,二位老人便郑重其事地找晓丽谈了一次心,他们说:“你开始来看李伦,我们
      是很感激的,现在他已经度过危险期了,你完全可以不来了。即便你们之间的事不
      成,我们也不会对你有任何看法的,我们也会认你做干女儿,因为,你实在是个好
      姑娘!”
      
          晓丽听后,平静地笑了笑说:“你们不要担心,我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女孩,
      既然作了选择,就不会改变的!”
      
          李伦的父亲说:“即便是你同意,你家里的人也不一定会同意,你还是郑重地
      征求一下你父母的意见吧!”
      
          王晓丽说:“你放心,这我知道。”
      
          时间过得很快,李伦的父母原想,或许过一段时间,晓丽听到反对的声音多了,
      她就会改变态度。谁知她一如既往,每天下班就跑到医院护理李伦。过去,每到星
      期天她总要回户县,她的父亲在车站等着接她。自从李伦住院后,节假日就再没回
      去过了。她的心,已经全部放在了李伦身上。
      
          李伦的同病房,住着一位被硫酸毁容的小伙,这位小伙子的恋人见到他毁了容,
      来过一次,就一去不复返了。面对晓丽这样的好姑娘,李伦的父母被深深感动了。
      看着晓丽和李伦的情感不但没有被烈火造成的后果烧毁,相反,两人的感情却在一
      天天地加深,两位老人心情非常矛盾。他们既怕晓丽离开李伦,又为她今后着想,
      想让她离开李伦。因为越是觉得晓丽可爱,就越觉得让她一辈子守着李伦太不公平。
      她的生活,将面临两难选择:一是守着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过一辈子;二是虽有
      男友,却不能同他一块儿走上大街。她一生的生活负担该有多重?为此,李伦的父
      亲再次找晓丽推心置腹,深谈了一次。
      
          “晓丽,你不要担心离开李伦谁会对你有什么看法,李伦过去谈过朋友,有的
      谈了几年最后还是散了。你和李伦认识只不过一个多月,你担心什么呢?”
      
          晓丽却反问道:“叔叔,你看我缺什么?是缺吃饭的地方还是缺住的地方?或
      者是缺工作?你说我为什么要到医院来?”
      
          李伦的父母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李伦父亲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说李伦
      是救火中的英雄,那么王晓丽就是英雄背后的无名英雄”!
      
          有一次,李伦父亲见隔壁病房李伦战友病床前有个姑娘,一口一个“咱爸咱妈”,
      无意中对晓丽说,“也不知道那姑娘和他是什么关系,一口一个‘咱爸、咱妈’。”
      聪明的晓丽听了后说:“如果你愿意,从今天起,我就把你叫爸爸!”说着,就亲
      热地叫了一声“爸爸”!
      
          接着晓丽又说,“如果你们同意,我们在病房结婚也行,我会照顾他一辈子的!”
      
          李伦的父母和晓丽父母商量,觉得晓丽和李伦感情很深,在病房照顾生活,确
      有不便之处。但要结婚,当下还不是合适的时机,光领个结婚证也没有什么意义,
      只能等待今后适当的机会了。
      
          这期间,李伦的超常坚强,也使晓丽受到极大的鼓舞。每次换药,要撕掉紧贴
      伤口上的纱布,那下面一片血肉模糊,无法言语的巨疼,李伦一次次咬牙,都挺住
      了。有时,为了不使来看他的战友过分担忧和伤感,他还躺在床上唱“天鹅湖……”
      
          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她——因为,她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英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