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油茶是中国的特产树种,而橄榄树的故乡则远在地中海。那里海风习习,气候
      温润。既然茶油能够与橄榄油一比高低,那么何不“鱼和熊掌”兼而有之呢?这个
      问题你能想到,深谙“治大国若烹小鲜”道理的政治家们能想不到吗?最先想到引
      种橄榄树的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
      
          中国的第一株橄榄树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恩维尔·霍查赠送的。当时,
      作为一份外交礼物,周恩来总理亲自带领专家把那株橄榄树树苗种植在昆明海口林
      场。时间是1964年3 月3 日。
      
          之前,周恩来总理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期间,看到地中海沿岸到处都是郁郁葱葱
      的橄榄树,非常兴奋。他说:“油橄榄可是好树种啊!橄榄油的价值很高,我们要
      引进,为子孙后代造福。”霍查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赠送中国政府一万株橄榄树
      苗,并派专船和专家护送到广东湛江港。那批油橄榄到港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
      示,被分送到桂林、柳州、昆明、重庆和贵州省的独山等地栽种。
      
          在看望并接见阿尔巴尼亚油橄榄专家伊利亚时,周恩来总理详细询问了油橄榄
      的种植方法,包括土质、肥料、浇水、嫁接、种植时间、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
      
          这段鲜为人知的史料,至今保存在中国国家档案馆里。从中不难看出,当年周
      恩来总理对于油橄榄落户中国这件事,所寄予的殷殷之情。实际上,周恩来总理是
      想通过引种油橄榄,来解决中国人的吃油问题呀!
      
          中国引种油橄榄之前,世界引种油橄榄的浪潮就已迭起。近百年来,橄榄树的
      种植已经从原产地地中海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等地。到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油橄榄的栽培面积已经有700 多万公顷,共8 亿多株,1974
      年产果780 万吨,有56万吨用于加工果实制品,724 万吨用于榨油,产油147 万吨,
      居各食用植物油产量的第六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广大地区并不适合油橄榄的生长。1964年,中国
      引种的第一批油橄榄树已所存无几。后来,多批引种的油橄榄曾在全国13个省区布
      点,尽管有阿尔巴尼亚专家的指导,数以千计的技术人员参与,但油橄榄的成活和
      保存情况仍不乐观。延续了20多年的努力,最后多数归于失败,只有在川北、汉中
      和陇南一带,保存下一定面积,总数不超过1200万株,年产橄榄油不到1 万吨。
      
          油橄榄水土不服呢!
      
          油橄榄喜欢中性或偏碱性土壤,而中国南方广大地域都是酸性土壤。用阿尔巴
      尼亚专家伊利亚跟周恩来总理说的往肥里加石灰的办法,也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今天,我们能够吃到的橄榄油几乎都是进口的。
      
          中国人的橄榄梦,随着那首歌的忧伤旋律,飘向远方。那首歌的名字就叫《橄
      榄树》,是个叫齐豫的台湾人唱的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歌词作者是三毛,作曲是李泰祥。这首歌在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
      
          在马来西亚,没人把随风摇曳的棕榈树当回事。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棕榈树在马来西亚还仅仅是普通的热带植物,并没有多少
      人注意它。只是在海边未见过这种东西的异国游客,常常以它作为背景,拍些“到
      此一游”的照片。棕榈油的年产量只有9 万吨,创造的外汇更是少得可怜。然而,
      今天,棕榈树却成了马来西亚的“油库”和“摇钱树”。
      
          啊呀呀——,棕榈树几乎就是马来西亚国家实力的代名词了。
      
          棕榈树的转机始于“发展棕榈产业”被列为马来西亚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发展棕榈的政策措施,短短几年时间,棕榈产业就迅速发
      展起来。棕榈油年产量超过1800万吨,棕榈油及其制品出口额占全球一半以上,年
      创汇60亿美元。棕榈产业成为马来西亚的三大支柱产业(建筑、石油和棕榈)之一。
      
          棕榈油虽然是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不亚于动物油,并不健康,但因其产
      量巨大,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可以这样说,在超市中随便拿起一盒饼干,其
      中必然含有棕榈油。
      
          有道是:人叫人干人不干,政策调动千千万。
      
          棕榈是棕榈,油茶是油茶。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的棕榈产业发展政
      策对中国油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不无重要的启示。虽然树种不同,但道理是相通
      的。
      
          油茶,作为一个经济林种,当引起高层关注的时候,就已经不单单是木本油料
      问题了。它已经同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国家的粮油安全和生态安全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08年1 月20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向国务院呈递了《关于大力发展油茶
      产业的报告》。贾治邦在报告中指出,充分利用我国山地资源,加快发展油茶产业
      意义十分重大。贾治邦把发展油茶产业的意义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可有效缓解
      食用油供需矛盾,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其二,可明显优化食用油结构,提高膳食水
      平;其三,可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其四,可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
      加速国土绿化。在这份报告中,贾治邦说,在稳定现有油茶林面积的前提下,通过
      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可使亩均茶油50公斤以上,总产量达到250 万吨以上,
      如果再在适生地区扩大油茶林面积1000万亩,总产量将达到300 万吨以上,可占到
      我国食用油植物油总产量的27%.以油菜亩均产油40公斤计算,相当于置换出7500万
      亩耕地用来种植粮食。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批示:“请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
      规划,并研究相应措施。”回良玉副总理批示:“请按家宝总理批示要求,科学制
      定规划,提出促进发展的举措。”
      
          国家林业局根据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很快制定了油茶产业
      发展规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实施油茶产业发展工程,通过重点加快油茶
      丰产林基地建设,使油茶产业有一个大的历史性发展。在现有5000万亩油茶林中,
      对土地条件较好,但经营管理不善的2000万亩进行抚育改造;对品种退化严重的1000
      万亩进行重新造林;其余2000万亩,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此外,再
      利用宜林荒山荒地再造1000万亩新的油茶基地。最终,使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000
      万亩以上,进入盛果期后,年产茶油总量达到300 万吨以上。
      
          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
      2020年),并要求大力推进全国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产业发展工程”正式立项。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副司长杨超介绍说,油茶工程实施范围包括浙江、安徽、福建、
      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642 个县(市、区)。油茶发展区域分为三类,其一是核心发
      展区,包括湖南、江西、广西(部分县)三省(自治区)的271 个县;二是积极发
      展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广西(部分县)7 省(自治区)
      的248 个县;三是一般发展区,包括云南、重庆、河南、四川、陕西5 省(直辖市)
      的123 个县(市、区)。
      
          国家林业局杨超副司长说,“十二五”期间,油茶林建设总任务为3250万亩,
      其中,新造油茶林835 万亩,更新改造1830万亩,嫁接改造25万亩,抚育改造560
      万亩。
      
          中南海和国家林业局的声音传出后,油茶产区反响强烈。赣人、湘人、桂人和
      黔人喜笑颜开,奔走相告。最先行动的是赣人。江西省启动实施了油茶产业“1155”
      工程,目标是培育10个年产值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带动1 万户油茶专业大户,建
      设油茶丰产林基地500 万亩,到2010年全省油茶产业年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紧
      随其后,湖南、广西也提出了规模宏大的油茶发展计划。
      
          国家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加大油茶产业的投入力度。对各类经济实体和龙头企
      业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范围内新造高产油茶林、改造低产油茶林及油茶产品深
      加工等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中央财政给予贴息扶持。
      
          未来的油茶,会像马来西亚的棕榈那样创造出神话和传奇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