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根直径1.2 米的城市地下主水管突然爆裂,竟造成上万人吃水困难;数年前
      的一场大雪,曾使北京全城交通陷入从未有过的大瘫痪。地震,海啸,冰雪,非典
      ……诸如此类的巨灾防不胜防。人可以在一生中躲开牢狱和审判,却不可能躲开随
      时可能降临的灾害。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水资源安全、能
      源安全,我们对此了解多少?灾难降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新华社记者、报告文
      学新锐作家朱玉以她超前的眼光和丰富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灾难来时的窘况,提出
      了“巨灾”这一严峻的社会公共性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题记
      
          中国的汉字,真是个奇妙而迷人的东西。
      
          随便掷出一个偏旁,一个宝盖儿,用些字配来配去,就几乎能创造奇迹———
      它差不多能配出一般人穷尽一生追求的所有东西来!
      
          比如,家,官,宝,富,宅,安、定……
      
          翻脸一变,作为偏旁部首的宝盖儿,也可以把人一生不乐意见到的景象带来:
      
          灾害,是不招人喜爱的两个中国字,谁都巴不得一辈子别见到这两个字。
      
          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在一生中不遇到任何灾害……
      
          自从人类在丛林中直起腰来行走,灾害就如影随形般地伴随。然而我们,是否
      认识了这位与人类相识了上亿年的“朋友”?
      
          以目前人类的智慧,我们消灭不了灾害;而以当下在地球上数以几十亿之众的
      规模,再大的灾害也不太可能立即灭绝人这个物种,在谁都灭不掉谁的状态下,我
      们是否适应了与它们在地球上相处?
      
          我们,是否作好了准备,在天降巨灾时,与之对阵?
      
          2007年年底,随便一股从哪里来的干风,就可能带走叶片上的最后一点水汽,
      点燃整个中国南方的森林。
      
          中央气象台2007年12月3 日17时发布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警报》。这个预告
      着森林干燥易燃的警报,几乎一网打尽了原本温婉潮湿的南部中国。
      
          民政部开始讨论,准备为岭南的旱灾拨去救灾款项,消防车也为当地已无水可
      喝的百姓们送去了清水。
      
          正在这时,它来了。
      
          1 月11日,雪花开始在久旱的湖北、湖南、安徽上空飘下,以上三地一夜降温
      10摄氏度。
      
          这是一次最初以美的形式到来的巨大灾难。
      
          被渴急了的土地和人们,被迟来的水分感动,共同欢呼:好啊,瑞雪兆丰年!
      
          2008年1 月25日凌晨,在火车站值勤的广州市公安局民警张俭,眼睛盯住了出
      站口。
      
          怎么会一个出站的人也没有?
      
          没有出站的,就没有进站的;火车得来一列,才能走一列,这是一个最浅显的
      道理。
      
          铁路断了?
      
          2003年11月,中国开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制定预案的过程中,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正在制定预案的闪淳昌说:“老闪
      啊,你领着你们预案小组的同志去看看这个电影吧!”
      
          闪淳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
      参事。
      
          回良玉副总理指名让他们看的片子叫《后天》,是一部投资1.25亿美元的美国
      科幻大片,它力图展现和说明的是: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
      势必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灾难,这无疑有其十分现实的大背景。
      
          在片中,冲天巨浪狂涌进美国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繁华的街道沉没在汪
      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
      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
      
          故事发生地———北纬35度。
      
          北纬35度,这是一条横贯我国山东、河南、山西等省,横穿古老中国腹地的纬
      度线,也是与中国的诸多文明发源地几乎完全相交的一条线。
      
          科幻片《后天》那样的灾难果然部分地发生了。
      
          正当全国观众面对着自家电视屏幕上,那被暴风雪速冻的南方毛竹和透过冰雪
      还可见到的隐隐绿叶惊呼时,广州火车站几近崩溃。
      
          京广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大动脉之一,印象中,京广铁路只有在1975年8 月的
      驻马店大水和1954年的大水中,才发生过大规模的中断。
      
          25岁的女民警韩弘清楚地记得她走进广播车的时间,是1 月26日上午8 点。
      
          春运开始后,她每天都要在8 点之前上岗播音,广播车就停在广州火车站的中
      广场。
      
          韩弘,一位漂亮白皙,纤巧的广州姑娘。
      
          中午,同事把对讲机拿走了,拿走时,同事告诉韩弘,借用一下,马上就可以
      把对讲机送回来。
      
          在现场广播的信息来源就是这部对讲机,除了韩弘的手机外,对讲机也是她接
      受上级指令的工具。
      
          1 月26日中午1 点左右,正在车内播音的韩弘突然发现车站广场内人如潮涌,
      广播车已经被人群团团围住,她的同事已经无法挤进人群送回对讲机。
      
          人哪,全都是人!
      
          韩弘完全被广播车前后左右暴怒的人群惊呆了!她看看手机,完全没有信号。
      
          事后才知道,火车站站前广场聚集的人过多,大家都急切地想与外界联系,超
      载几百倍的网络也扛不住如此的重负,颓然倒下。
      
          韩弘独自一人被困在了广播车里。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跟外界没有任何联系了。
      
          下午,火车站的广播室开始朗诵一封道歉信,说因为湖南地区降雪不能通车。
      然后,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被困在广场中央,韩弘所在的唯一的警用广播车变为了人海中的一叶孤舟,她
      的广播成为现场嘈杂人声中最清晰的声音。
      
          韩弘无法上厕所,因此,她也不敢喝水,可她不能停止广播。在火车站的广播
      停止后,她的声音就是现场代表官方的唯一声音。
      
          广播车相对比较高,韩弘能看到挤在人群中的群众看不到的东西,因此,她就
      抬着头,盯着站前的大屏幕,把当时屏幕上凡是停运的车次信息,看到就播出来。
      
          她的嗓子完全哑了。
      
          来自北方的风雪也没有绕过广州。
      
          这个南国都市,一年四季鲜花不败;急风冷雨,气温骤降到5 摄氏度,在广州,
      这是一个能冻死人的温度。
      
          挤在人群中,手机打不出去,听不到开往家乡火车的信息,淋着雨,身上带着
      食物的可以吃些,没有的,连挤出人群购买的可能都没有。
      
          人挨着人,人挤着人,人贴着人……
      
          有人尖叫“我不走了,让我出去!”他们试图挤出人群。但周围的人寸步不挪,
      他们被挤得死死的,完全身不由己。尖叫者也放弃了挤出人群的努力。进了这个拥
      挤的人群,能摆布他们的,只有命运。
      
          北方的铁路和公路都不通,机场的航站楼里塞了几万名暴躁的、上不了飞机的
      旅客。
      
          人走不了,但越来越多准备回家的人还在从四面八方拥向广州火车站,人流越
      积越多……
      
          韩弘不能让广播车没有声音。尽管她觉得害怕,觉得无助,也失去了与外界的
      联系,但是,她仍然坚持着只有心理抚慰意义的广播:“我们是广州市公安局,人
      民警察将竭诚为您服务,在此提醒大家……”
      
          韩弘无法让情绪越来越激动的人群上车,她只能尽量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旅客才不管什么中断不中断,他们只要回家!在应急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变得
      简单而直接,直接得甚至连弯都不拐:只要穿过这一排警察人墙,进入火车站就可
      以上火车,上了火车,就快到家了!
      
          韩弘目瞪口呆地看着,一米高的栏杆,都是用铁丝螺丝钉铆死在地上的,被那
      些激动的旅客整个拔了起来,人群就像洪水一样拥进广场!
      
          直到夜里两点,韩弘的领导突然想起了那个独自一人呆在广播车里的小姑娘,
      他喊了几个武警,又叫了几个警察,一起去解救接近20小时没吃没喝没有上厕所,
      却一直不停在广播的韩弘。
      
          这是一条多么艰难的路啊!
      
          五六个精悍过人的小伙子,一起用力,想分开人流挤到广播车前,竟是那么的
      困难!广播车近在咫尺,却好像是天涯!
      
          在距离广播车的最后一段,小伙子们拼尽了全力,用半个小时,挤过了五六米
      的路程。
      
          他们给韩弘带来了一顿饭,还有任务:要带这个姑娘去上厕所。
      
          韩弘打开了车门,凌空扑在同事的身上,两个男警察把她举在肩头,武警在前
      面开路,“武装保卫”已经脚不点地的韩弘去上厕所。
      
          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是一个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极不匹配的小广场,只有区
      区2.7 万平方米。即使是警方立即封路扩大候车面积,也只有3 万平方米。最后,
      为候车扩大的交通管制范围达到4.3 平方公里,狭小的区域犹如一个不断膨胀的气
      球,随时都可能砰然爆裂。
      
          一小时后,韩弘又被抬回广播车。
      
          11个昼夜,韩弘一直在这个几平方米的广播车上工作。
      
          事态平稳后,韩弘与一群民警坐在一起,他们的总结会开成了集体流泪会,灾
      难之后,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广州火车站的突发危机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他们依
      然只做一个内容的噩梦。
      
          “人,太多的人!”
      
          “放不出去的人,怎么放也放不完!”
      
          “人群堵得我上不来气!”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