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那些日子,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沙拉受到很大的震惊,她觉得仅让孩子放学后
      做点家务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让他们像犹太孩子那样有经济独立的精神。
      
          杰瑞想买一辆旧自行车,沙拉想,孩子在家干了不少活,再说家里也确实需要
      一辆自行车,于是就答应了。隔壁大婶14岁的儿子知道后就主动找上门来:“我知
      道谁要卖旧自行车,可以帮助你买下来。”
      
          “好啊。那就麻烦你了!”杰瑞感激不已地说。
      
          隔壁孩子知道沙拉家拮据,买车的钱是靠卖春卷一点一点赚来的,很不容易。
      沙拉想,两家相处不错,她不仅时常给他家送春卷,他的父母外出旅行时,她还帮
      忙照顾过他们四个孩子,相信他会帮忙的。沙拉还友好地对那孩子说,你在外边打
      工,杰瑞在家干活儿,都很不容易。等杰瑞对这边熟悉了,也会跟你一样去打工的。
      傍晚,那孩子说价钱讲好了,150 谢克尔,让杰瑞跟他去推车。两人下楼后,他让
      杰瑞在马路这边等着,他去马路那边把车子推过来。
      
          几天后,杰瑞沮丧地回家说,他遇见自行车的卖主了,说是100 谢克尔卖给隔
      壁男孩的。
      
          “他不是我的朋友吗?怎么能赚我50谢克尔呢?”
      
          杰瑞说什么也不理解,隔壁男孩为什么要赚自己50谢克尔。沙拉听后也特别恼
      火,他怎么能赚杰瑞的钱呢?而且那么黑,一下子就赚去了1/3 !50谢克尔对我们
      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多一些节衣缩食的日子,意味着要风里来雨里去地多卖几
      天春卷!难道他父母没让他读《塔木德经》?那上面不是明确规定犹太教徒不能毫
      不费力地榨取他人钱财么?
      
          可是,沙拉不能那么说,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她告诉杰瑞,吃亏就是占便
      宜,占便宜就是吃亏。你看那个孩子占了你50谢克尔的便宜,却失去了你的信任和
      友谊。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你不能干坏事,但要善于鉴别好与坏,善
      与恶。眼前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论得与失都不改变自己的本性,都要做一
      个正直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让人相信的人。
      
          几天后,又发生一件让沙拉难以接受的事情。她跟别人借了一盘希伯来语教学
      录音带,觉得那带不错,想有一盘,好长期听。可是,谢莫纳没有卖的,买的话需
      要去特拉维夫的本- 古里安国际机场。沙拉想,找人复制一盘算了。可是,她家没
      有双卡录音机,复制不了。她就请邻家孩子帮忙。两天后,邻家孩子把复制好的磁
      带送来了。当沙拉连声称谢时,他把手伸了出来,跟她要25谢克尔。沙拉蒙了,有
      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会要这么多?买盘原版的还附带一本教材才要15谢
      克尔!
      
          “买一盘空白磁带要花多少钱?”沙拉反问一句。
      
          她清楚买盘空白带只要4 谢克尔。
      
          “空白带花多少钱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买磁带要坐车吧,车费呢?我回来要坐
      车吧,车费呢?我复制磁带需要时间吧,工钱呢?复制时我的录音机会磨损吧,损
      耗费呢?我总共要你25谢克尔,多吗?”
      
          “你能否去你父亲的店里买盘空白带给我录一下,帮个忙……”
      
          “我跟你是亲人吗?不是。是朋友吗?不是!我为什么要帮你忙?”
      
          “可是,我们认识,我们是邻居啊……”
      
          “认识有什么用?我认识银行,银行给我钱么?”
      
          沙拉气坏了,这不是敲诈吗?可是,他为什么敢敲诈我呢?不就是我们一穷二
      白么,没钱没地位吗?《塔木德经》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贫穷更糟糕
      的事了———它是一切痛苦中最可怕的。一个被贫穷压榨的人就像一个一切诅咒都
      在他身上应验了的人一样。”钱,不仅仅代表财富,还代表权力、地位和尊严!
      
          “谢谢你!你给我上了一堂非常重要的课,这盘磁带值25谢克尔。我不仅会学
      好希伯来语,我的孩子也会学好希伯来语,我还要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地位的百万
      富翁。我要做百万富翁的母亲!”沙拉说罢,掏出钱恭恭敬敬地给那个孩子。
      
          要做富翁的母亲,必须让儿女成为富翁。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富翁?穷人要
      想成为富翁必须要会赚钱。中国的那种父母承包儿女一切的做法是培养不出赚钱能
      力和经济自立精神的,那种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包有糖衣的毒素缓释胶囊,它会
      导致孩子终生缺锌缺钙缺铁,使他们像西湖边上的飘柔柳丝,只要上边不拽住就像
      根线头瘫在地上。
      
          沙拉对中国的那种望子成龙式的家教失望了,她不想再做中国妈妈了,想做犹
      太母亲,富翁的母亲。她要培养孩子的赚钱能力和自立精神,要让自己的孩子不输
      给犹太人。对孩子来说,这是背水一战,倘若输了,他们在以色列将永无翻身之日!
      她决计在家里采取“有偿机制”,给他们彻底断奶,让他们去赚钱。
      
          “为生存下去,我们一家人要齐心协力地赚钱,做好春卷生意。我们也采取有
      偿机制,一个春卷的成本是0.3 谢克尔,做一个或卖一个春卷都按10% 提成,也就
      是说个人可得0.1 谢克尔。”沙拉说。
      
          这是沙拉跟犹太人学的———不论雇佣谁,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要事先讲好报
      酬。
      
          以华和杰瑞看了看母亲,再相互看了看,这还有什么商量的?家里已像《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唱的那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再说,左邻右舍日子过得好和不好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都在打工或做小买卖。
      
          “伊妈,我可不可以不卖春卷,只在家做春卷?”性格内向的以华为难地说。
      
          杰瑞见以华不想卖,他也不想去卖了。
      
          “这样吧,做一个春卷仍然提成10%,卖一个春卷提成20%。”沙拉调整了提
      成比例。
      
          一个智慧的母亲要善于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和优势,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以华仍然选择在家里做春卷,不过也可以试着卖春卷。
      
          “伊妈,我要赚0.2 谢克尔,我去卖春卷!”杰瑞改变了主意,选择了卖春卷。
      
          卖一个春卷赚0.2 谢克尔,每天卖10个就赚2 谢克尔,20个就赚4 谢克尔,50
      个就赚10谢克尔!一个月呢?那就是60~300 谢克尔啊!这样不仅可缓解家庭经济
      危机,个人也有可支配的零花钱。赚钱会让人感到刺激、兴奋和冲动,杰瑞不禁摩
      拳擦掌了。
      
          沙拉把积累的卖春卷的经验传授给了两个孩子,让他们在家模拟几遍。然后一
      家人打糊摊皮、剁馅、打皮、包春卷,制成半成品之后,放入冰箱。凌晨三点,沙
      拉起床炸春卷。六点钟,她已炸出30个春卷,叫起了以华和杰瑞。吃完早饭后,两
      个孩子背着书包,拎着装有春卷的篮子,跟着沙拉走出家门,这时天刚蒙蒙亮。春
      卷能卖出去么?两个孩子无精打采地走着,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路默默无语。
      
          当他们从山坡的居住点走到谢莫纳镇中心时,太阳已升起,万里无云,天空像
      湛蓝的海洋,近处草木葱茏,清脆的鸟鸣从树林钻出,遥远的黎巴嫩雪山沉静而典
      雅。以华和杰瑞走在往日上学的路上,过去他们总觉得那段路挺长,今天却感到很
      短。他们多么希望顺着这条路不停地走下去,走回中国啊。拎着的春卷越来越沉,
      像是石头,他们的心里堆满了石头,也跟着往下坠。春卷要是卖不出去,妈妈不仅
      白忙碌一早晨,而且还会伤心和失望。
      
          许多事情想得容易,说得容易,做却不易了。沙拉一路上也是矛盾重重,这样
      逼孩子卖春卷是不是太没母爱,太残忍,太冷酷?会不会在他们心灵中留下阴影,
      自己会不会重蹈母亲的覆辙?放弃的念头像啤酒沫一个劲地往上冒。她只好劝说自
      己,要坚持下去,要做一个有智慧的母亲,不仅给孩子母爱,而且要给他们绿色的
      母爱、负责任的母爱,有助于成长的母爱,不负责任的母亲是自私的母爱……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没有开门,仅几家小超市在营业。沙拉在街角驻足,看着
      以华和杰瑞去兜售春卷。两个孩子站在路边,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寥寥无几、步
      履匆匆的行人,想叫卖,可是嘴巴说什么也张不开。他们感到心慌气短,像做了什
      么坏事似的莫名地紧张,两手冒汗,手里的篮子像是赃物似的,恨不得丢得远远的。
      
          沙拉多么想继续做中国妈妈,将他们手中的篮子夺下来,让他们去上学。她突
      然想起苏北人常说的一句话:“有婆就把婆来依,没有婆就靠自己爬。”当孩子有
      依靠时他就依赖,没人可依靠时,他就得依靠自己。同样,把鸟儿养在笼子里,它
      就等着人喂;把鸟放飞了,它就会自己觅食。卖春卷对孩子来说有许多好处,可以
      学会跟人打交道,还有助于他们走进社会。如回到原来的轨道,没准真会像隔壁大
      婶说的那样成为废物。
      
          沙拉走过去,看了看以华什么也没说。她知道以华腼腆,对他来说出头露面是
      特别痛苦的事。她在杰瑞的背后轻轻推一把。杰瑞回头看看妈妈,踱进一家儿童用
      品超市。当店主弄清杰瑞的来意后,殷勤的笑容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说他不
      需要春卷。杰瑞尴尬了,在家的模拟像晨雾似的飘散了。当他要离去时,想起妈妈
      那凝重面孔,想起“孩子,我们家的钱花光了”。
      
          “您不买多,买两个品尝一下也好,”杰瑞见他没有买的意思接着说,“您现
      在不买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联系,等您什么时候需要,或您的朋友需要,
      打电话给我,我随时给你们送。我不仅可以给您提供春卷,还可以提供其他的中国
      小吃。”
      
          杰瑞进的第二家是蔬菜超市,可能太早,店里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货架
      上的西红柿、青椒、茄子、包菜一个个被打理得像等待拍婚纱照的新娘。店主是一
      位40多岁的犹太女人,她打量一下拎着篮子走进来的中国男孩,和善地问道:“你
      需要点什么?”杰瑞像在家模拟似的把篮子掀开,彬彬有礼地说:“您好!我这儿
      有好吃的中国小吃———春卷,每个一谢克尔,您想品尝一下吗?我相信您一定会
      喜欢的。”
      
          “中国孩子做生意啦?”女店主笑着说。
      
          住在谢莫纳镇的中国人仅沙拉一家,较为引人注目。杰瑞和以华背着书包经常
      从店前经过,从来没进来过。她探头探脑地看了看篮子里的春卷,“好吧,我就买
      两个你的中国春卷。”
      
          “谢谢!”杰瑞欣喜地收下两谢克尔。
      
          这是杰瑞做的第一单生意,善良的店主给了他经商的信心!从那之后,瑞杰每
      次来她都买两个。过了一段时间杰瑞才知道,她买的春卷一个也没吃,都送给别人
      了。
      
          沙拉站在道旁看着两个孩子,以华转悠来转悠去,迟迟疑疑;杰瑞像燕子似的
      在开门的店铺进进出出……
      
          “妈妈,30个春卷全卖了!”杰瑞像燕子似的飞过来,将钞票和篮子交到沙拉
      的手里。
      
          沙拉手握着沾有孩子体温和汗液的钞票,望着他们上学的背影,欣喜若浪奔涌
      在复杂心绪之上,泪水在眼里闪动。孩子终于迈出了经济自立的第一步,他们学做
      生意了,能赚钱了!
      
          沙拉按犹太教法,“不要将应付的报酬留到第二天早上”,当天就把杰瑞和以
      华应得的那份分给了他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