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原形取自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马,
      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速度超过天上的龙雀。此马也是个性的象征。旅
      游业由原来只有国家涉足,现在变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五个一起上”。
      创造力一旦释放出来,就闪现出斑斓多姿的色彩。《周易》说:“挠万物者,莫疾
      乎风。”开放之风从旅游业刮起,推动、带动相关行业风起云涌。
      
          1.“过山车”般
      
          1986年,“七五计划”把旅游业列在第三十七章之内,这是旅游业第一次在国
      家计划中出现,旅游的产业地位首次得到确认,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邓小平南巡讲话,引发中国第二轮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
      三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
      升。
      
          回首新时期30年中国人对各产业的认识,变化最大的恐怕是旅游业。早先没人
      知道,旅游业每增加1 人就业,可促进相关产业增加5 人就业;接待一位外国游客
      的创汇,相当于出口4 台电视机;而且永远是朝阳产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旅
      游业不断超乎人们预料的发展,促使国家有关部门把它从接待型机构变成企业,又
      从确定为旅游产业到定位为支柱产业。
      
          下面这些枯燥的数字,显示的快速发展却也一目了然。
      
          1978年全国的“入境旅游”人数180 万,2007年这一数据为1.3 亿人次,是1978
      年的73.3倍,中国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
      
          1978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2.62亿美元。1996年外汇收入超过100 亿美元。2007
      年旅游外汇收入达419 亿美元,是1978年的159 倍。
      
          中国旅游业在世界上的排名一路飙升。1978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在全世界排名
      第41位,2000年跃居世界第5 位,2001年加入WTO 后一直保持在世界第4 位。
      
          2007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出现历史性超越,突破1 万亿元。这个“脚下的事业”,
      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确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人出境游的发展速度,有人夸张地比喻为“像过山车般”动人心魄。这
      “动人心魄”绝不算夸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国的人寥寥无几。1950至1978年,
      中国出国总人次30万。2005年一年中,中国出境人次达到3100万,是开放前28年出
      境人数总和的100 倍。200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4095万,成为亚洲最大的
      出境旅游客源国,出境人数跃至世界第3 位。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居民生活水平,
      社会开放的直接、生动的体现。仅旅游一项,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日益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出境旅
      游成为“官方外交”的一部分,签署旅游目的地(ADS )仪式成为一份“国礼”,
      也是谈判桌上一个有分量的筹码,为国家的外交战略、区域化合作和两岸和平统一
      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影响迅速提高。2007年,中文正式成为世界旅游
      组织官方语言。中国被推举为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成员国。
      
          2008年6 月17日,中国公民赴美旅游首发团250 人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启
      程,飞往美国。这标志着中国公民赴美团队旅游正式启动。7 月4 日,中国大陆居
      民直接赴台湾省旅游首发团启程。首批游客760 余人分别从北京、上海、南京、厦
      门、广州五地出发,搭乘两岸周末包机赴台。这是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居民首次
      从大陆直接飞抵台湾省,被称为“世纪首航”“世纪圆梦之旅”,它跨越了近60年
      的历史隔阻。
      
          30年间,中国旅游业的总收入正以年均约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国内生产
      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也大大高于世界旅游业平均涨幅。国外旅游同行对中国“从俯
      视到仰视”。
      
          2.前景辉煌的新兴产业
      
          直到今天,即使我们不再把旅游看作是“享乐主义”,但旅游在一个民族的发
      展进步中,在个人的人生中,究竟占有多大的地位,仍未被充分认识。今天,当我
      们获得“煮酒话当年”的资本时,还该看到旅游业的贡献远远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
      上。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30年前,即使奉命搞旅游的人,自己也有点心虚气短。
      但是,自开放以来,确实是这个让人“在休闲中玩一玩”的行当最早引进外资,最
      早中外合资,也最早经历打破铁饭碗,最早尝试改制……加入WTO 后,旅游业对外
      开放幅度更大。旅游业一路走来,一路担当着开路先锋的风险,其艰辛与业绩,大
      多鲜为人知。
      
          你可想过,新时期城市面貌的改变,多从建旅游饭店开始。北京长城饭店初建
      如“鹤立鸡群”,上海静安希尔顿、广州白天鹅……天津、西安、桂林、杭州等一
      批旅游城市都是从建造涉外旅游饭店开始改观。直到今天,我们住过不少星级宾馆
      了,但不一定清楚是他们冲破各种束缚,把中国大大小小的招待所变成星级宾馆,
      才使我们的城市像一座现代化城市。
      
          有了星级宾馆,仍然不够。城市的活力从哪里来?缺少绿树、芳草、鲜花,就
      没有了大自然的魅力。上下几千年的文化风采得不到展示,也会缺少来自五洲四海
      的欣赏目光。国家旅游局启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程,各大城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
      挂帅,“创优”工作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格局,许多与旅游不搭界的部门
      通过创优捆到一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创优热潮波及中小城市,强劲推动
      全国城市建设,一个个城市神话不断翻新着国家形象。
      
          秦砖汉瓦,唐诗宋词。在中国,每一块热土都有过波澜壮阔的历史乐章,每一
      种文化都有精神的故乡。遍布中国的古迹,多由旅游行业挖空心思地一个个修复或
      再造,成为我们精神中辉煌的民族记忆。
      
          旅游盘活的也远不止是古迹。单看艺术与旅游业“嫁接”,传统音乐、舞蹈,
      以及56个民族色彩斑斓的文化在旅游中复苏与创新。凡此种种,增强了国家的文化
      软实力,沛然化雨渗透到亿万民众之中。
      
          中国加入WTO ,机遇与挑战犹如阳光和风雨同时降临。美、日、德、英、法、
      澳等国的世界前十大旅游集团挺进中国,中国成为旅游企业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之一。改制、资产整合、企业重组、上市融资……促进中国旅游企业集团应时而出,
      并促使旅游业从“各踞一方”到“联线成片”,典型如泰山、华山、恒山、嵩山、
      衡山,成立“五岳联盟”。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开始走出国门。
      
          各省市“旅游大篷车”吆喝到国外。中国大型旅游促销团赴美,在美国行程4000
      多公里,沿途举行“中国之夜”演出推介会,不仅“营销”中国风情,还宣扬中国
      文化。“魅力四川”倾倒巴黎,自贡市彩灯点亮多伦多。峨眉山全球卖风景,开中
      国景区在外设旅游机构之先河。
      
          捧出古国的盛情,迎你走进东方的锦绣,体会一个真情的中国。不要说世界太
      大,其实我们的心相距很近;不要说天涯太远,有意我们即刻就能相逢。这是唱响
      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歌。
      
          美国迈阿密市长号召市民:“请把到中国旅游立刻写在你的日程表上吧,这是
      一个人一生中一定要完成的一件事!”
      
          2004年中国被评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已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7处。中国
      已从一个旅游资源大国发展为世界旅游大国。
      
          把“旅馆”办到列车上夕发朝至,节省时间和费用去旅游,火车提速促进中国
      发展速度。丰盛的“吃”,令外国游客叹息胃太小。旅游“六字真言”促进行、游、
      住、食、购、娱六大经济文化领域全面发展。
      
          鼠标点拨新旅游,网络在颠覆传统营销模式的同时,成为大众获取话语权的重
      要途径。中国第一批互联网旅游企业诞生,如何通过资源共享,抑制过去的“竞争
      方式”?如何通过“透明”营造信息时代的文明?诸多陌生经历在旅游界多有“先
      行一步”的体验,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也为民族进步,探索新路。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产业,像旅游业这样与各国人们广泛接触,与民生休戚相关,
      与百业相连,岂止是经济支柱,更养育精神,承载如此宽广的社会担当,可谓一业
      九鼎重千秋。
      
          21世纪的书记、市长若不懂旅游,就不是合格的领导者———这已是新理念。
      
          结语:最重要的开放是思想的开放
      
          今天看来,30年前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正是有了开放国门的胆识和决心,才
      复苏了旅游业,更迎来了整个民族的新生。中国旅游业,一直是在开放中改革,在
      开放中发展,在开放中创新。中国旅游业发生的巨变,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史的一
      个缩影。
      
          其贯穿着的一条清晰主线,就是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赋予思想解放以新的
      内容。因而最重要的开放是思想的开放。旅游业30年开放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波
      澜壮阔的思想解放史。
      
          今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日益严峻的经济困境,国务院部署十大措施,以扩
      大内需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还将不断听到“拉动消费”“促进消费”的声音。
      人们可能认为,要是经济危机到来,大家将过“紧日子”,还怎么促进消费?贫困
      群体又拿什么去消费?这里需要分清,“消费”和“发展消费型经济”是两个概念。
      
          由于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典型的消费型经济,休闲经济,我们在撰写
      本文中日益意识到:中国旅游业30年来以“马超龙雀”的发展速度营造出的巨大消
      费市场,已然是拯救眼前经济困境的一支宏伟力量。
      
          在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面对全球经济困境的挑战,中国旅游业正在谋求实现这
      样的转型———
      
          从观光产业走向休闲产业。就是说,从以往的参观游览型,转向生活休闲型。
      
          就是说,以往我们注重把旅游地搞起来,吸引人来参观,今后要注重旅游目的
      地的质量提升,要能更好地满足于人们身心度假,
      
          要让人在真正的“休养生息”中提升人生质量。旅游业也不只是“朝阳产业”,
      它对自然与人的生态保护,还是一个可以找回蓝天的产业。
      
          不能忽视这样的转型。人类可以通过发展“休闲经济”来促进社会各业趋向平
      衡,这是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并可望普遍地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无论从思
      想认识、精神境界和经济形式上都是深具革命性的。
      
          因此“休息的革命”是个庄严的命题。它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良性塑造,对每
      个普通人将带来的深刻影响,都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海阔天空。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预测,中国到2015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
      家。中国旅游业至今方兴未艾,可谓“九万里风鹏正举”。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