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身材干瘦、面颊黑糙的姜作涛说着一口地道纯正的陕北话,从外表看,绝对没
      有人认为他是一名北京知青。在延安市郊的南桥山打听姜作涛,很少有人知道,但
      你要说就是那个北京学生,几乎每一个上点年纪的人都晓得,甚至连他家在哪儿都
      给你说得一清二楚。北京学生,是当地人对北京知青的称呼,这一称呼一直延续了
      几十年。另一称呼是北京娃。
      
          2002年,姜作涛花了8 万元在南桥山的半山腰里,买了两孔旧窑洞,其中有4
      万元是借亲戚的,至今还未还清。山脚下,是他工作的单位,他在单位是一名锅炉
      工。站在院子里,单位新盖的22层高的家属楼,十分霸道地横亘在眼前,每到傍晚
      的时候,在夕阳的照耀下,楼面上贴着的瓷砖会出映出五色的光芒。那光芒会吸引
      姜作涛的眼睛,直到眩晕。
      
          这幢新盖的家属楼里并没有姜作涛的房子,分房名单公布时,姜作涛曾十分紧
      张地前去看,挨个瞅了好几遍,没有发现他的名字,那时他很失望,也很庆幸。对
      于为什么没有给他分房,姜作涛没有去找领导,其实他很希望住在高楼里。他回北
      京探亲,发现以往的亲戚、战友等都搬进了楼里住,即干净又暖和。但他不敢去问
      领导。他害怕一问领导,如果领导说那就给你分一套吧,而他心里清楚,自己连首
      付也掏不起,这也是他庆幸分房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原因。姜作涛工作的锅炉房在单
      位院子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在暖气和热水供应正常的日子里,没有人会想到他,而
      谨慎认真的姜作涛,工作上从未出过差错。在单位里,唯一和姜作涛打招呼的,是
      大门口那个看门的老头。
      
          姜作涛至今保留着插队时的一只木箱子,曾有一位外国记者掏2000块钱买,他
      不愿意卖。木箱子上红底黄字的毛主席语录依然十分醒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
      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
      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姜作涛来插队时,并没有人来劝说他。他记得那是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
      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意气风发的姜作涛来到天
      安门广场,一边游行一边欢呼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发表,当天夜里,他就准备好了将
      要远行的铺盖卷。这一走,就走了近40年。
      
          说到过去的岁月,姜作涛最为激动的是,他曾和北京市现任市长王岐山在一块
      儿插过队。说到王岐山,姜作涛最大的感慨是“人和人不能比”。曾有人建议他,
      去找王岐山,那么大的官,给他办点事易如反掌。姜作涛不愿意去,他认为不应该
      去,为自己的私事去找这么大的一位领导,他感觉有些不合适。为此,邻居朋友们
      都说姜作涛死脑筋,姜作涛的老婆常玉莲也这么认为,她直言直语,说姜作涛的脑
      子受过刺激,和常人想的不一样,“他们这一代人,太传统,太听话。”
      
          姜作涛为了自己的事情也找过当地的领导,那是为了给二女儿找工作,二女儿
      技校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姜作涛实在没有办法了,“以一位知青的名义”给区
      委书记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封信很快得到了批示,孩子的工作因此得到了妥善
      安置。
      
          提起往事,常玉莲泪流满面。几乎所有的留守男知青的配偶提起往事时,都是
      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表示曾经的苦楚和伤痛。姜作涛插队时住在常玉莲家存放粮食
      的窑洞里,有一次姜作涛患了重感冒,无人照料,常玉莲的父母看他可怜,给他买
      了药,并且让常玉莲给他送饭。姜作涛病愈后,托人到常玉莲家说媒,这个纯朴善
      良的陕北家庭,感动了他,让他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这份恩情。
      
          1986年,姜作涛被招工,到一个离市区很远的水库做看护。工作一年多后,姜
      作涛还没有领到一分钱的工资。他搭上一个过路的顺车到市里,找到上级单位的领
      导,领导却告诉他,忘了给他造工资表。但后来,姜作涛还是领不到工资。生性直
      快的常玉莲拉着他去上访,一年又一年。直到1998年11月,延安市十多名下岗的知
      青赴北京上访,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延安市经过调查摸底,把在亏损企业工作的知
      青,通过协商调往党政事业单位,让他们生活上有了保障。在这个大背景下,姜作
      涛的问题也引起重视。姜作涛至今记得那天的情形,家门口一下子来了五辆小车,
      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告诉他,等他们调查清楚后,他马上就可以领到工资了。激动的
      姜作涛不知所措,使唤常玉莲提来一捆啤酒慰劳大家。
      
          1999年初,姜作涛终于领上了工资。攒了一点钱之后,姜作涛告诉老婆常玉莲,
      你嫁给了一个北京人,一辈子还没去过北京,和孩子们一块回次北京吧。在陕北这
      个穷山僻壤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常玉莲对北京充满了向往。2000年暑假,姜作涛带着
      一家子回到了北京,回到这个阔别已久的故乡。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刚进家门时,
      弟媳张口就问,你们回来是什么目的?常玉莲认为,弟媳是害怕他们回去分家产,
      姜作涛的父亲是一个资本家,有好多老房子,这几年拆迁补偿了不少钱。常玉莲内
      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拉起姜作涛扭头就走,走,咱们回陕北,去吃咱们的玉米
      面窝窝。从此以后,姜作涛再也没有回过北京。
      
          对于留守知青来说,回北京,似乎永远是一个伤心的话题。留守黄陵县的北京
      知青李冠伦,自从父母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北京,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李冠伦承
      认,不想回北京那是骗人,但一个人应该生活得现实一些。十几年前回北京时,他
      见到了当年一起插队的好多知青,有些人生活得也并不是太好,工作也不是太理想。
      而继续留在陕北,最少可以保留一个知青的身份。这个身份让李冠伦感到很是满足,
      因为受人尊敬,每年春节前,县里相关领导还会来慰问他。
      
          1969年初,李冠伦与众知青高喊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乘
      车来到延安市洛川县武石公社宜章村,这是李冠伦第一次出远门。让他始料不及的
      是,这一来,自己一辈子就扎在了这里。插队的地方没电没水,因为条件太艰苦,
      分配知青时给他所插队的宜章村分了10个男知青,被大家称为“和尚队”。生产队
      派来一名做饭的,但几个月后就让他们自己做饭,“和尚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这一段经历让李冠伦感受很多,“既锻炼了人,也摧残了人”。此后,李冠伦发现
      自己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因为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倒他,没有什么委屈不能再忍受。
      
          李冠伦有两个孩子,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到北京当了一名保安,小的正在上大学。
      已经准备在陕北安享晚年的李冠伦,并没有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养老送终的
      打算,他觉得,一个人只要能生存,爱到哪儿就去哪儿。
      
          2006年初,李冠伦在黄陵县医院锅炉工的岗位上退休。退休仅一个月后,医院
      领导主动要求返聘他,给医院看大门。李冠伦觉得,领导之所以返聘他,是因为他
      工作勤快认真。当锅炉工时,只要是他上班,家家户户的暖气都热乎乎的。看大门
      时,李冠伦同样是非常尽心,他喜欢把双手笼在袖筒里,戴一顶蓝色的鸭舌帽,坐
      在医院大门口的凳子上,陕北高原的阳光让他感到非常惬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