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众说纷纭话留守
      
          回想我们中国20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真可谓是举世瞩目,我们曾为
      GDP 的高增长率而狂热高歌;也曾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激情喟叹。在中国经
      济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功不可没。可农民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一个弱势群体,世
      人其实很难体察他们内心真正的痛苦。农民背井离乡、抛家别子外出打工,含辛茹
      苦,忍气吞声,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往往是为了孩子。可时至今日,留守孩子的成
      长问题却让许多农民的梦想像山崩地裂一样毁灭。2004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一些地方政
      府推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政策和措施,一些相关部门也组织了门类繁多的调查。但
      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填充着各种数据、来自各个相关部门的留守儿童调查材料中,
      更多的是应付式的简单问卷,全面而严谨的研究少之又少。还有的调查报告可以说
      是网罗了各种教育理论的材料式堆砌。农村留守儿童已成农民工心头之痛,同时作
      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之痛、中国之痛、世纪之痛。如此大规模的劳动、
      生活迁移现象也是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所以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诸多衍生
      问题还毫无经验可供借鉴。
      
          由于社会现实、城乡差距、人多地少等因素,中国部分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出路
      与发展还将成为一种必然,这一趋势还将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
      住等条件的制约,许多农村儿童却不能随父母一同前往。面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
      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
      稳定因素。这一论断绝非危言耸听。可以想象,如此庞大的“问题少年、青年”群
      体流入社会,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些相关部门、有识之士也
      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诸如民间组织的送温暖、对口结对帮扶、团聚夏令营、
      民工子弟学校、父母子女电话热线、留守家长培训等等活动,已在试图缓解部分孩
      子的心疾与现实需求。但更多的留守孩子显然还没享受到这些,一些措施也只能算
      是治标的权宜之计。
      
          在诸多问题还暂时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首先,让我们
      回头再看一看这些孩子们,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留守孩子:“淤泥也要化红莲”
      
          父母外出打工已成定势,在一个短期内还是一个不可以改变的事实。作为留守
      孩子,生存中必须面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安全等诸多无处回避的问题。而对
      于这些,尽管有些孩子引发了某些社会问题,但更多的留守孩子却有着他们的乐观
      主张。
      
          “留守生活告诉我,只有坚强才能生存。”“生活需要理性,无论遇到怎样的
      困难与挫折,我都会乐观地去面对,会冷静地去解决。都不会走绝路。”“父母为
      了我和姐姐有钱读书,拼命地赚钱,有时候连身体都累垮了。我们俩不能帮他们什
      么忙,但是,我们都会好好读书,以此来报答父母的。”“看到别人一家子快快乐
      乐相处,我常常联想起我那个寂寞的家。不过我知道,这不是谁的错,也许这是我
      人生路上必经的挫折吧!父母都能从容面对,我也必须坚强起来,我不能让父母失
      望,我必须振作起来,努力学习,努力超越自我,学好本领成就一番事业,以报答
      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是有句歌词写道:”淤泥也能化红莲,快乐好比似神仙。‘
      “”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不论你们是贫与富,我都永远地爱你们……“在问
      卷调查中,大多数孩子因为有了”留守“经历,而对父母更加充满了感恩之心,从
      而更加奋发图强。
      
          有的孩子还成为外出父母精神上强有力的依靠。家住安徽霍邱岔路镇周店村12
      岁的初中女生小锦,为了见到已外出打工两年的母亲高田保,在得知母亲想留在打
      工地加班,又想和儿女一起过年时,发誓要和弟弟捡可乐瓶卖也要去见母亲。“您
      现在整个人都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求求您,不要这样好吗?就算是为了我们一
      家人的幸福好吗?我了解您现在的心情,正因为这样,您越要振作起来,证明给大
      家看,您是最棒的。”一留守孩子的父亲在杭州遇到挫折,女儿写信百般鼓励。在
      一国家级贫穷县,我曾去看过一9 岁的小女孩,家里除了她和弟弟,还有个生病的
      奶奶。每天早上5 点,她就要起床做饭熬药,做好后,端到奶奶床边再去学校读书。
      奶奶经常犯病,有时候药吃光了,她就想办法去帮人做事换钱,或者找人借钱,从
      来不告诉爸爸妈妈。她说:“我在家总是好些,父母在外边肯定困难些,我不能求
      他们怎么样怎么样来关心我,我要体谅他们才好。”
      
          调查中发现,诸多留守孩子一边承受着父母离家的煎熬,一边仍然从心底里理
      解必须经历的这种现实生活,仍然选择顽强地坚守留守生活,来等待梦想实现的这
      一天。
      
          外出父母: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孩子是父母身上一块肉,谁不想和孩子一起过呀!可我工作时间长,收入少,
      打工10年只回家了5 次,我儿子命苦哇!”2006年元月2 日,《安徽商报》与杭州
      《都市快报》联动推出“送留守儿童探亲过团圆年”活动中,许多父母在言谈中诉
      说了对孩子的怜惜与愧疚。几乎所有报名的家长都在电话里抽咽。
      
          2007年春节,在山区一人家,和一位回乡过年的30多岁模样的打工男子聊上了。
      他说:“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女儿时,女儿已经三岁,在回乡的火车上,我设想过很
      多种见面的情形。但是,真实的情形却让我想哭,女儿躲在我母亲的身后偷偷地看
      我,我想抱她,但她总害怕我这个陌生人的接近,尖声哭叫。女儿恐惧与排斥的眼
      神,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直到过了三四天,她才慢慢接近我。这一次回家,是第
      二次,女儿同样显出害怕我的样子。总之,在女儿眼里,我不像是父亲。”
      
          在广州打工多年的春秀是一位留守儿童的母亲。“究竟应该是留在家乡,还是
      应该进城打工,想想真的很为难。”她说,农村的孩子和城里人的孩子一样,都是
      家里的掌上明珠。为了能让孩子读得起书,她只好抛家弃子到城里打工,可离开家
      她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打工的单位和收入也不稳定,她无法把孩子带到
      城里读书,也没有好的办法与孩子好好沟通。她说,如果家乡有寄宿学校,“在课
      堂学习之外,有专门的老师替我们带孩子玩,把孩子管好就好了。”
      
          农村教师:父母留下一个的好
      
          尽管寻求改善留守孩子教育环境,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出路与方法,已经成为
      目前农村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各地各部门也都有了相对应的对策,但实
      际上操作性并不强。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都推给学校,这不是治本之策,甚至连
      标都治不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方位的介入,特别是父母不能完全缺位。湖南省临
      湘市五里中学的付老师说,家庭的安全感、亲情和温暖是任何外援都无法取代的。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留
      一个人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养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
      务。父母一定要克服养教脱离、重养轻教的思想。家庭是社会的,孩子同样也是社
      会的。每个孩子都会从家庭走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人。家长要把孩子的成人教育放
      在第一位,成长教育放在第二位。只有先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
      益的人才。否则,我们的所有教育全部都是失败的。安徽省一中学教师说,没有良
      好的家庭教育,小孩身体、心理发育不会很健全。现在小孩子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
      比我们要强。如网络游戏,我们这代人就很难适应,感到很苦恼。如果不学习,连
      我们两辈人都可能沟通不了,更别说祖辈与孙辈了。隔代教育的观念、方式跟不上
      时代,无法跟后代沟通,所以代管家长很难走到孩子的心坎上去。还是父母留人在
      家的好。
      
          地方官员:国家增加教育投入是重中之重
      
          调查中,许多地方官员、地方教育部门都少不了一个声音,呼吁国家对农村教
      育加大投入力度。许多留守孩子辍学,并不是不会读书,而是读不起书。据《青年
      参考》2005年4 月22日报道,云南边境地区学童家贫,交不起名目繁多的学杂费,
      辍学严重。一些学童不得不到境外的缅甸和越南上学,享受便宜的基础教育,许多
      留守儿童成为奇特的小留学生。尽管近年义务教育学习费用开始实行全免制,但在
      很多地方仍然没有实际到位。而且在农村,还远远不止是义务教育这九年的问题。
      
          笔者在湖南省平江县调查时,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县长说,国家应大力调整教育
      布局,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留守孩子由学校来管,实践证明,比老人带小孩
      子要好得多。一是集中管理提高了其自理能力,教会了孩子生活上的自立;二是学
      校组织的各类课外集体活动扩大了学生与同学老师的交流空间,锻炼了孩子人际交
      往能力;三是从费用上来讲,节约很多。更何况国家对寄宿的贫困生还有生活费的
      补助。他建议国家在今后,一是要大力兴办城乡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孩子都有好的
      成长环境;二是要加大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的投入。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可以达标了,
      小学毕业生95% 可以上初中,已经没有问题。“问题是初中毕业,十四五岁的孩子,
      如果这么早进入社会,性格没有定型、成熟,就会染上不良习惯,还有可能走向犯
      罪。”他说:“一般少年犯罪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如我们县今年毕业的初中生是
      1.7 万人,高中招生不到4000人,职校不到3000人,还有1 万人流入社会,包括家
      长送到外面的还有2000人,一半以上的中学生流入社会,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职业中学、普通高中国家投入少,一般都要自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成
      本高。农村一些孩子读不起高中、职校,国家应通过一些途径,扩大一些规模。让
      更多的孩子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专家教授:户籍制度与相关体制改革是治本之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崇法认为,要想解决农民
      工子女的入学困难,体制改革是关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
      荣、博士研究生周福林也撰文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孩子问题,必须从户籍制
      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从根本上消除留守孩子产生的条件,这是解决留
      守孩子问题的治本之策。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努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机制,并且使
      这种机制更加充满人性化,这样才能开启这些孩子平等、光明的视线,使他们的人
      生拥有温暖、爱和关怀。
      
          2003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
      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的核心内容是强化一个“责任”,实
      行两个“一视同仁”。《意见》明确指出: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
      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
      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
      度和机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在缴费方面,在教
      育教学活动、评奖评优、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据笔者
      了解,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
      落实,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阶段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而流动儿童
      通常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这样,
      如果这部分儿童要想在流入地公立学校上学,就必须额外缴纳一笔借读费。在通常
      情况下,外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数属于收入较低的群体,这部分人在子女上学
      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横亘在面前,只能仰望
      却无法跨越。而让农民工们都返乡务农来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显然不现实。可行的
      治本之策,还在于加速推进户籍改革。社科院学者陆学艺认为,取消户籍差别是解
      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只有放开户籍制度才能减少农民。适当开放户籍,各方措
      施都紧跟过来,留守儿童的盲区就会被填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对我们提倡的
      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有力的推进。
      
          基层干部: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
      
          现在的媒体及学术界就留守儿童问题早就闹得沸沸扬扬,研究了许许多多对策。
      表面看来,其中不乏治标、治本之策。但从目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实际来看,
      又不具备可操作性。从政策上看,农民工不能成为城市居民的障碍,主要是城乡二
      元制户籍制度,于是,废除农村户籍,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制的建议纷纷从各种渠
      道提出。只是采取这一制度后,由此而带来的城市容纳能力问题、居民住房问题、
      无收入居民的低保等社会保障问题怎么解决?这一藩篱一旦拆除,成千上万甚至上
      亿的农村人口将无序涌向城市,政府、城市将不堪重负,由此引起的社会动乱可能
      还得一笔无以估价的巨额支出来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多达2000万,数字不可谓不惊人,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表面上
      看,这是留守孩子家庭环节的缺失,实际上则是“三农”问题的另一种显象。但改
      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让
      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起来,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大一点,才是真正
      的治本之策。其实,我国农民自古有安土观念,倘若在农村就能衣食无忧,他们自
      然不愿背井离乡。按照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所说,农民收入存在三大特点:
      绝对额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在地区之间很不平衡。试问,在
      这种情势下,农民又怎能安于固守农村?对此有识之士给出良策,要加快城镇化进
      程、调整农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之策
      还在于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正如农民企业家孙大午所言,“现在如果只让农
      民种地,改变不了农民收入少的问题,改变不了农民穷的命运。”只有农民在农村
      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
      
          一署名为“绝地反攻”的网友在天涯论坛里还对呼吁农民工带子进城提出了新
      的质疑:“现在提倡的一个方法是,让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到城市就读。造就的结果
      不外乎两个:1.留守的只有老人了。2.农民工自己看不起农民,农民工的子女也看
      不起农民了。将来,老人过世后,谁还来种地?所以关键不在于把这些人转移到城
      市。而是,怎么想办法把农民留在土地上,让土地养得活农民,并能让农民勤劳致
      富。”
      
          不再背起行囊,不再背井离乡,不再颠沛流离,一家人团团圆圆过生活,是多
      少外出民工饱含辛酸之泪的梦。但农民的生存命运,生活状况的好坏,更多取决于
      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前些年,国家在推进税费改革、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
      2004年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加大农业投入,颁布了一号文件,执行减少税费、粮食直
      补、良种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200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出台27条惠民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一些粮食主产
      区于是曾悄然出现民工潮回流的现象。广大农民似乎听到了“三农问题的破冰之声”,
      觉得有了奔头,看到了希望。头一年,农民的收入确有大增!农民最讲现实,最讲
      实惠,他们纷纷奔走相告,更多的民工开始抽身回乡。但谁料随之伸过来的一双双
      看不见的黑手,将农民大增收呈现出的一张张久违的笑脸又涂抹上层层阴影:农民
      增收,物价上涨,农资涨价掏走了免税实惠。2006年,中央再次下发一号文件,加
      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管拿出了一系列过硬的措施和兴农项目,但不少农民认
      为这可能又是农民眼前得不到利益的好事,不再相信地里刨食,而相信出门挣几个
      现钱。
      
          由此可见,要解决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留守孩子的问题,中国各级政府仍
      然面临多种考验。如果物价的涨幅超过了税费,农民的境遇就会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除国家三农政策的反哺外,地方政府如何拓宽农村谋生渠道,改善农民创业大环境,
      以实际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
      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可喜的是,目前农村留守孩子问题已
      经引起中国高层领导、权威学术界、相关部门及媒体的高度关注。2007年的春节晚
      会上,一曲《挥挥手》唱出了多少农民工难言的辛酸;农民工孩子的一句“同是祖
      国花,同是中国娃!”喊出了多少留守孩子含泪的梦想与企盼;在2007年3 月召开
      的“两会”上,留守孩子问题被及时提上议事日程,让中国亿万农民看到了我们的
      政府锐不可当的刀斧即将掀开这一世纪之难的冰山一角。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每一
      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能做的事情做起,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营
      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空间。用责任肩起明天的希望,使2000万如蓓蕾一样的稚
      嫩花朵吸收大爱的阳光雨露,一个不少地在绽开在祖国人性的春天!
      
          注:1.文中孩子用名系化名。
      
          2.文中词作均引自岳阳籍词人蔡世平《蔡世平词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