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04年10月,我们驱车赶往辛辛那提市附近的一个农场。
      
          辛辛那提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这个地处美国东部偏中的城市与北京纬
      度相当,气候也很相似,秋高气爽,本来就清澈透明的天空更加湛蓝而高远。虽届
      中秋,仍然草青树绿,只有枫叶逐渐转红,透露出秋的信息。
      
          驶过辛辛那提的“当趟”(市中心),滚滚滔滔的俄亥俄河就呈现在眼前,这
      条河无论从宽度还是气势上看,很像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过了古老的悬索式大桥,
      已经脱离了俄亥俄州,进入了肯塔基的领地。
      
          为什么去农场?因为在这里举行一个美国领养中国孤儿欢度中秋佳节的晚会,
      洋人也过中国节?挺新鲜!但参加这次活动并非兴之所致,此前我听儿子说起他就
      读的学校有位美国教授领养了中国孤儿,像对亲生孩子一样,发生在这个家庭的故
      事委婉动人,而且非常新奇,很想写一篇跨国领养孤儿的文章,但苦于没有线索和
      机会。
      
          这次活动可谓天赐良机。
      
          在农场,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家庭,一般为三口,一个孩子,两个大人,也有
      的家庭是两个孩子。这些家庭非常特殊,在其他场合很难见到这种人群的组合:孩
      子是我熟悉的面孔,与我们同种同宗,但父母全部是白人,这是特点之一;第二个
      特点就是孩子多数为女孩,很少见到男孩的身影。当时人声嘈杂,活动频繁,匆匆
      忙忙,其中原委,我来不及深思多想。
      
          我随着人流参观了农场,参加了美国式的聚餐,最后的节目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最令人心动:祭祖。每个孩子从主持人手里接过一炷香,点燃,再插进一个花盆之
      中,一招一式,挺像那么回事儿。国人如此看重中秋节的已经不多,传统节日越来
      越淡化,没想到在异国他乡的特殊人群中,这种节日得到了强化。
      
          晚会结束时,我们找到了活动的组织者艾琳女士,这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身材纤巧,相貌也很清秀。我向她说明了来意:准备写一篇反映美国家庭领养中国
      孤儿的文章,很想找几个家庭谈一谈。艾琳很感兴趣,欣然答应。略加思索后,艾
      琳说了几个人的名字,让我稍等片刻,然后匆匆离去。不一会,几个美国人已经站
      在了我的面前。布鲁斯先生一见面就说:我的汉语说得不好,请多包涵。说的竟是
      流利的汉语。我大吃一惊,真想不到这种场合竟有如此高人,我不禁赞叹:你汉语
      说得挺地道,很好。他说,以前说得更好,时间长了,已经忘了不少。这句话就是
      英语了,我听不懂,是儿子翻译出来的。当时见面的还有玛丽等两家。他们在一起
      说说笑笑,看来彼此熟识,交往密切。艾琳说,我有意找了几个不同背景的家庭,
      一共是四家,包括我在内,这样有些代表性,可以吗?我连声感谢她想得周到,也
      从心里佩服艾琳的能力,组织一场大型活动很不容易。
      
          其实我对本次采访的成功与否心里并不托底,不知美国人什么规矩,什么思维
      方式。何况这次采访又是民间性的,私人化的。我考虑过几种结果:她可能会拒绝,
      理由并不难找;即使同意,作些必要的询问,甚至是盘问也不过分。但她并不问我
      来自何方,职业如何,意图所在,更没有向我索要盖有公章的介绍信之类。唯一能
      够证明我身份的只有护照,况且也没有带在身边。在美国,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人显得很天真,很单纯,大概他们很少有被欺骗的经历。相信别人和被别人相信真
      好,活着不累,快活,有尊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