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母亲从不说自己的身世,其实她老家的境况比我家好。母亲娘家与我家只隔着
      一条榕江,江水自西往东滔滔流入大海,沿途冲出一块块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我可
      爱的故乡———揭阳榕江平原。这里,四季常青,乃鱼米之乡。
      
          榕江人世世代代以农为生,种田、种菜,田头田尾,河岸、路边,也种得花花
      绿绿,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绣花图。
      
          人多地少,多数人家没有自己的耕地,靠佃租别人的地或出卖劳力打工。在解
      放前,许多贫苦家庭都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境况好一些的,也只够温饱,当
      然也有三顿无忧者。
      
          母亲娘家在江北,县城的北郊,我家在江南,县城的东郊。母亲第一次带我去
      娘家是个秋收季节,田野上飘动着金黄的稻浪,哗哗的收割声和咚咚的打谷声,此
      起彼伏,收割完的稻田上,传来套着水牛犁地的吆喝声,一派农忙景象。
      
          那天,天蒙蒙亮就起床,母亲和我步行两里多地到县城北门渡口。那里已聚了
      不少人,有的是来县城挑粪返乡的农夫,有的是到菜行卖菜的菜农。
      
          一只摇橹的渡船靠岸,我俩和大伙儿一起上船,约半个钟头就达北岸,上岸再
      步行两三里路就到达舅舅家了。
      
          在路上,母亲告诉我,外祖父、外祖母已过世,如今大舅当家,他和二舅、三
      舅种着自家的地,还做碾米生意,生活比前越发好了。
      
          在我面前,展现一座雕梁画栋的新宅。妈妈说,这叫“四点金”,是潮州民间
      建筑。新宅前有一口鱼塘,鱼儿蹦蹦跳跳,塘边及大门前空地,鸡飞鸭叫,宅旁树
      下一只大水牛,正吃着青草。新宅内,到处都堆积着刚收获的稻谷,前厅放置一架
      碾米机,轰隆地响个不停。我暗暗地想:“舅舅家真富啊!”
      
          过不久,妈妈又送我到舅舅家,她说:“儿呀,舅舅家好吗?”我说:“好。”
      “那你就在这里待一待,帮他家放牛,好吗?”这时,我才晓得妈妈为何带我来舅
      舅家。
      
          这样,我就做了一回牧童。白天,把水牛放在荒岭,任它觅食,我则抽空到山
      下沟沟坎坎割青草,为牛备夜料。夜晚,住在牛棚里,一边扑打嗡嗡扰眠的蚊子,
      一边听着老牛咬着青草的沙沙声入睡。
      
          在舅舅家,饭能够吃饱,可就是想家,天天盼妈妈来。不到半年,妈妈来了,
      我求妈妈说:“妈,我要回家。”妈妈看到我,晒得黑瘦黑瘦的,有点辛酸,但强
      忍没有流出眼泪来。她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俺回家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