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吧,再来说说我们现在中国文学的第二个倾向,对我们的文学侵害是非常巨
      大的。那就是喜欢探讨人生哲学,作品受着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很大影响,我们
      的文艺创作者大都迷上了搞“思想深刻,哲学思辨,抽象理性”,而抛弃了美,艺
      术,诗境。
      
          文学作品强调要言之有物,可言之有物绝不是要搞抽象深刻的哲理,应该是说
      不要矫情,空发感叹,有感而发才是吧。所谓的发现了人类的某种存在,体现了高
      度的哲学思想的作品就是好的文学作品吗?通篇的语言和情景就是为了揭示出深刻
      的人生哲理,探讨思想,劝世,教导,指责是其核心。作家是抱着“我是多么的有
      思想、有智慧的人啊,我悟到了深奥的哲理啊,看看你们这些世人吧,生活在无知、
      蒙昧的状态下,我要来唤醒你们呀,我是比你们要高一等的呀。”面对着这样高高
      在上的作者,我们这些平庸的读者实在不敢恭维呀,我们没有从你的作品里得到美
      和艺术的享受,还要受你的一番奚落,不会有多少人买你的账,你继续做你的高深
      哲人去吧!
      
          在宋代,成就最高的,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文学样式,是它的饱含动人情怀和美
      的意境的词,可不是在结尾处总要来几句人生哲理和禅意的诗,什么“静坐无所为,
      春来草自青”,“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宋诗喜欢议论,学理,爱好探求人生哲学,我们从中又感受到了多
      少诗本身的美的意境和艺术魅力呢?我们没有感知到生命有多快乐,人生有多大意
      义,反而觉知到人生的无趣、虚妄了。
      
          举凡探讨人生哲学的,最后的结果大体都一样,人生是痛苦的、罪恶的、虚无
      的。佛祖释迦牟尼思考人生哲学,得出人生是苦海,只好创立佛教来拯救世人摆脱
      苦海。上帝耶稣探讨人,结果人生是罪恶的,只好创立基督教救赎世人洗脱罪恶进
      入天堂才能得到快乐。给我们的答案都是人生悲苦的。我们也都去想人生,想到的
      是悲苦和空虚,我们没有得到快乐,我们大家呀,到最后只有悲哀的味道。为什么
      不可以将心灵投入到美、艺术、诗境里面去呢。
      
          这时候,有人说,“小伙子,你错了,文学作品里是会探讨人生的,像南宋蒋
      捷的《虞美人·听雨》就是呀。”好,我们就来说说这首词。《虞美人·听雨》通
      过对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情境的描写,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惆怅、
      怆然、凄凉的人生图景,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令人伤感的悲凉美和情思,是情
      景交融后的意境和美,是蒋捷真实的情感,他的人生体验是感性,形象鲜活,动人
      的;而人生哲学则是通过抽象,理性的论证来探讨人生,得出的是一些艰涩、生硬、
      冰冷的哲学词语,是像本质、存在、意义啊这些东西。蒋捷在作品里没有去思考我
      为什么要活着,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哲学里面的东西。
      所以文学作品里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学是本质不同的,它是心灵的产物。这样的人
      生体验才是文学作品里面应有的,也是无比美的。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我们中国文学的毒害吧,这真的是
      非常大的毒害呀。现代主义的到来,使中国文学面目全非,千疮百孔。
      
          我们都知道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加缪和现代主义大师卡夫卡,他们的作品如《
      禁闭》《局外人》《变形记》等为我们提出了人的本质、自由、存在、人的异化,
      世界和人生的荒诞等命题。他们的作品归根结底是一种现代主义哲学,是一种借助
      文学形式的哲学读本和研究而已。卡夫卡是个很善良、温和的和具有悲悯情怀的人,
      他其实是不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这世界和人的荒诞、异化、怨毒、孤苦无依、无家可
      归呈现给世人的,所以他去世前是交代他朋友把他的作品全部烧毁掉的,他不想世
      人受此影响。可他们没有想到,我们现下的文学艺术受他们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
      
          我们的文化昆仑钱钟书老先生,其实也是个人生哲学家,称不上是个美的创作
      者和艺术家,他的《围城》讲述爱情、婚姻、人生的本质问题,其实是搞人生哲学
      荒诞那一套,我们读《围城》得到的是智慧、思想,没有美和艺术的成分在里面。
      《写在人生边上》更是搞人生哲学那一套,我们没有也不会有美和艺术的享受。我
      们的钱钟书老先生是个大智慧家,大人生哲学家,并不是艺术家,但是,你去读他
      的《槐聚诗存》就能够感受到他的忧郁惆怅的诗人气质。可惜,钱老先生毕竟是个
      学人和哲人,选择了文艺研究,在文学创作上没有太大贡献。再来说我们的先锋实
      验派吧,以余华为例,死亡、血腥是其作品的主题,他的著作同样是现代主义和存
      在主义哲学的产物,探讨的是人的存在、存在的本质、异化、荒诞、活着的本质等
      存在主义哲学问题,自然就更谈不上美感和艺术魅力了。说余华是个作家,更应该
      说余华是个穿着作家外衣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