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温馨的小家
      
          春生还是在北京工作时,他的姑妈就急着给春生找对象。她说的对象叫程小
      珍,才17岁,小珍母亲认为春生工资太低,就没有了下文,春生也没有把它当作
      一回事。
      
          干妈家安身
      
          春生下放回来后,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姑妈又和小珍姑妈说起了这事。一天,
      姑妈陪春生去她家,她见了春生就开门见山地说:“你没有父母,我就认你作个
      干儿子,你把我家当成你自己的家,以后星期六你就来我家吧!”停了一会儿,
      她又接着说:“至于小珍,她慢慢会对你好的。”后来,每逢星期假日,春生就
      来了到干妈家,真的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干妈待春生确实也很好。家中和小珍
      的来往信件都由春生代写,寄钱寄东西,也由春生办理。无形中春生和小珍之间
      也通起了信,随着书信不断地往来,春生小珍之间的距离渐渐拉近了;随着书信
      的不断往来,他们俩的共同语言也多起来了;同时,随着书信的不断地往来,相
      互增加了信赖,增加了情谊。她曾在信中表示:请你相信我,我不会象别的姑娘
      说了一个又一个的。当时春生十分相信她说的话,在心里深深地爱着她。天冷了,
      春生将下放时买的全毛毛毯送给她,让她带到学校去。天热了,春生宁愿自己被
      蚊子咬,而将下放时买的新蚊帐送给小珍用。在春生教书的村子里,有位Z 姑娘
      对春生十分好感,主动给春生洗衣服、洗被子,她还主动让大队长给她自己做媒,
      但春生心里牢牢记着小珍说过的话,春生心里只有小珍,于是惋言谢绝了大队长
      的好意。到了六四年,小珍变心了,她在信中明确地提出要和春生分手,让春生
      另找淑女配成双。春生接信后,心想:分手这是意料中的事,因为她是高中生,
      又是居民户口,而春生只是个民办教师,因此春生并不生气。
      
          妈患媳妇“病”
      
          干妈知道这一情况后,劝春生说:“你别伤心,妈给你另找一个。”干妈说
      到做到,开始给春生物色对象。小珍的一个同学H 姑娘常来春生家玩,干妈就直
      截了当地对她说:“你给我做儿媳妇怎么样?”那姑娘嘴上虽没有吭声,但到干
      妈家却越来越频繁了。当春生星期六回家时,干妈就给春生说起了此事。第二天,
      姑娘又来了,以后每逢春生回家时她都来玩,从她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她是
      十分乐意的。一段时间之后姑妈提醒春生,该女孩的性格、脾气是不可取的,于
      是春生就渐渐地疏远了她。
      
          过了些日子,干妈又给春生物色了另一位姑娘,名唤甄小玉,是当时印染厂
      的一位女工,年方二十二虚岁。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春生和姑娘见了面,春生有
      些腼腆,拿一本书放在旁边,壮壮胆子。她实在比春生大方,见了春生面带笑容,
      问道:“你在看什么书啊?”“《无线电》杂志。”春生轻声回答,连头也不敢
      抬。“噢,你对无线电倒挺精通的。”“谈不上,只是爱好而已。”后来又谈了
      一些有关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内容,春生趁说话的时候偷偷地看了看她:白白的脸
      蛋,五官端正,梳了两根又粗又长的辫子,显得非常端庄、稳重。她走时春生没
      有去送她,干妈觉得不妥,责备春生说:“你呀,也不去送送她。”第二天,干
      妈要春生去她家玩,她显得十分高兴,又是搬凳子,又是泡茶,非常热情。她那
      一对大眼睛好像也会说话似的,含情脉脉地看着春生,她拿来了许多她的照片让
      春生欣赏,过了一会,她走过来笑着说:“你看,哪一张照得最好?”春生不知
      她的用意,随便拿了一张,说:“这张。”“那就送给你吧!”当春生离开时她
      定要留春生吃中饭,春生说:“吃饭嘛就免了罢,下午你来我家玩,好吗?”她
      点了点头。下午,她按约来到春生家,她和春生紧挨着并排坐在床沿上,轻轻地
      说着话儿,共同语言看来也不少,两人的话儿也越说越投机,春生一边摆弄着她
      的辫子,一边仔细地看着她说话,春生觉得她长得仿佛比昨天更美丽了。时间稍
      稍地从他们身边溜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春生挽留她在他家吃晚饭,然
      后又在说了许多话,才把她送回家,依依不舍与她道别。通过一天和两个晚上的
      接触、交谈,两人已经心心相印。在学校里,春生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因为
      早就想见到心上人了。这个星期天,春生吃了中饭又去她家,她刚好在洗碗,见
      春生去了,连忙洗了手给春生沏茶。当她拿着洗净的碗经过春生面前时,又多情
      地看了春生一眼,当她将刷净的铁锅放回原位时又深情地朝春生一笑。家务事做
      完了,就洗净手,紧挨着春生坐下,他们俩互相静静地看着,什么话也不说,就
      这样足足看了近一分钟。这一天,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有象前一次那样拘束了,什
      么天涯海角,无所不谈。从此,每逢星期假日,不是她来春生家,就是春生去她
      家,相比之下,还是她到春生家多一些。她早上来,一般都要到晚上才回去。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一天,干妈带口信来说,小玉父亲已同意这门亲事,
      并已择好了定亲的日子,要春生准备一部分钱星期六带回家用。春生得到这个消
      息,心里象灌了蜜,别提有多高兴。但是,当春生星期六回到家中时,小玉她父
      亲变卦的消息如同一盆凉水从头顶浇了下来,使春生浑身上下凉透了,半晌才回
      过神来。
      
          就在这天晚上,小玉照样来到春生家,春生见到她真有些不好意思,因此,
      两人见了面春生一直没有开口讲话。她见春生不说话,倒先开了腔:“虽然我父
      亲不同意咱们俩的婚事,但是只要咱俩自己有决心、有信心,父亲最后还是会让
      步的,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吗!”听了她的一番话,心中如同燃起一团烈火,突
      然有了信心,这样忠于爱情的姑娘春生还是第一次碰到,使春生不知不觉地从内
      心里更加爱慕她。同时,她还告诉春生,她父亲要她明天上午去服侍嫂嫂坐月子,
      说着眼睛马上红了起来。这天他俩谈了很多、很久,春生才送她回家。
      
          次日早上,春生正准备送她到火车站上火车,路上也好说说话,反正成不了
      夫妻情谊总是存在的。想不到春生未出门,她倒先来了。她一进屋便呜咽着说:
      “哥哥家反正我是不去了,我将父亲给的一元钱车费扔还了他,对他说‘你反正
      不管我了,我就是不去。’于是我就跑到这里来了。”说完又破涕为笑了,春生
      忙替她拭净了泪痕。这天,她从早上来一直到晚上才离开春生家。她的再次到来
      和一天来他俩的促膝谈心,春生内心的伤痕得到了修补。
      
          一天,干妈却又托人给春生介绍了一位T 姑娘,恰好是小珍的同学,春生回
      家前她已在家中呆了好几天,但春生心中只有小玉,春生没有理睬她。她来到房
      中,春生就走到堂前,她来到堂前春生就回到房中,她还将一个写有她通讯地址
      的信封交给春生,说:“咱们通通信吧!”春生没有吭声,毫无表情地将信封放
      到抽屉里。干妈见春生并不喜欢她,说:“你是不是嫌她长得太黑了?她到咱们
      家不用两个月就变得白白的。”
      
          到了暑期,T 姑娘又来到春生家,这次她不是来和春生谈恋爱的,是来复习
      参加中考的。她见小玉和春生天天双双进双双出,心里真不是滋味,但仍然不死
      心。一天,小珍给春生一本厚厚的小说,说:“我给你借来一本书,你好好看看
      吧!”春生接过书,见里面夹着一封三角信,只见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人不能看
      外表长得漂亮,表面好看不能当饭吃,要看内心美不美。原来她拿书给春生看另
      有一番意图,是要春生娶她的同学。T 姑娘见自己同学出面仍未奏效,心中怒火
      中烧,她将给她做媒的人痛骂了一通。
      
          小玉的父亲见小玉和春生来往仍很密切,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不甘心自己的
      失败,他一连给女儿找了两个对象。小玉被逼得实在无法,愤然地来到亲戚家,
      并托人带信给春生,要春生前去一会。春生按约找到了她,他们俩谈了很久,说
      尽了各自的心里话。小玉对于父亲的威逼,也找不到应对的措施,心里十分痛苦。
      她含泪送了春生一阵又一阵,他们俩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她最后对春生说:
      “现在我是四面楚歌,全家人都反对咱俩的婚事,实在没有办法,咱们只能做个
      姐妹了,请原谅。”春生知道她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出于无奈,这不是她的心里
      话。春生和小玉的婚事在她父亲的干涉下就这样被拆散了。事情过去十七年,刚
      好春生给小玉的亲戚说媒,到了迎娶的那天,小玉大女儿当伴娘,跟着春生去女
      方迎接新娘,她老是跟在春生的后面。春生见后对她说:“你怎么老跟着我。”
      “跟着你不会迷路,你是张老师,我爸也是章老师。”她笑着回答。到了女方所
      在的村子,小玉的女儿问春生:“你认识我妈吗?”“认识。”“你们怎么认识
      的,我还知道呢!”说完做了个鬼脸。
      
          芳菊结连理
      
          经过几次曲折之后,春生心里一直闷闷不乐,想想真不该把时间白白消磨在
      谈情说爱上,而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
      
          但是,干妈仍不肯罢休。没过多久,她又托人给春生找了一个对象。
      
          “她是一位城里姑娘呢,今天要来的,你不要出去。”干妈正说着,只见一
      位老太太领着一位姑娘来了。干妈把她们让进屋里和春生见了面,老太太指着姑
      娘说:“她叫菊菊,你们好好说说话吧!”说完大家都退了出去,房中只留下春
      生和她。只见她中等的身材显得十分匀称,外穿一件白底碎花的短袖衬衫,两根
      又粗又长的辫子特别逗人喜欢。姑娘有些腼腆,不大爱说话,更不会象小玉那样
      主动攀谈,只是你问她一句,她才回答一句,你不开腔,她就不言语。她给春生
      的印象是:内向、朴实、文雅。
      
          经过两、三个月的接触,相互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了这年的农历八月,按
      照农村风俗,春生们俩正式订了婚,并约定再过两个月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那
      时,春生在小学教书是轮膳的,到了这一天,春生有意识地安排到比较要好的学
      生家长家中吃饭。这位家长十分好客,准备好了点心,春生去汽车站接她。可是
      一连过去四趟班车,仍不见她的身影,春生好尴尬。春生仍不死心,一直等到天
      黑,才有气无力地回到教书的村子,虽然学生家长家的菜肴十分丰盛,但春生吃
      起来却那样乏味。
      
          俗话说得好:“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原来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在菊菊面上说三道四,使她心中产生了疑虑,因此一不高兴就不想办理登记手续
      了。过了一段时间,她的态度仍然不很明朗。鉴此,春生想,‘强迫不成买卖,
      捆绑不成夫妻’,既然她不太愿意,那就算了。于是就让做媒的老太太去女方再
      次征求姑娘的意见。没过多久,只见老太太拿着一包东西回来了。她将东西放在
      桌子上,拍着春生的肩说:“不要灰心,天下姑娘有的是。”说完她就走了。
      
          这天晚上,春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不能入睡。心想,人不挨运,连
      讨个老婆都这么难啊!第二天,春生无精打采地来到学校,满腹的心事对谁言?
      
          过了三、四天,干妈带来口信说,菊菊已回来,叫春生安心教书。
      
          当星期六春生回到游埠见到她时,她只是朝春生微笑,什么话也没说,春生
      也弄不清她的‘微笑’包含着什么内容。
      
          从那一天起,菊菊吃住都在春生家,只是春生从学校回家时她晚上才回到自
      己的家。平时,她在被服厂里帮助干妈钉钮扣,帮助干妈烧烧饭。
      
          到了六五年元旦,春生和菊菊去公社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同年的8 月28日
      春生菊菊才正式结婚。
      
          结婚之后,春生和菊菊没有象人们所说的如胶似漆的感觉,她也没有一般女
      子特有的多情温柔,枕边更听不到她的甜言蜜语。每个星期六回家和她说的话最
      多不会超过五句,如果你不开口,她可以一句话也不说。春生真猜不透她的心思,
      为了此事,春生想得很多很多,还病了一场。病愈之后,凭春生的感觉,夫妻间
      的感情近了一层,但总觉得相互间好象还隔着点什么。
      
          时间移到一九六七年,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程小珍给其姑妈来信说:“现在
      你们给他养老婆,以后还要给他养小孩……”言下之意应趁早撵他们走。过不多
      久,干妈真的提出要菊菊去厂食堂蒸饭。俗话说得好:“爹有妈有,不如己有”,
      靠父母是靠不长的,迟早得靠自己。更何况还是干父母呢!其实春生也并没有揩
      他们的油水,因为春生的工资是全部上交的,菊菊的工资是由干妈去领的。只不
      过大家在一起过,春生自己省得去劳,落得个自在罢了。
      
          干父母的决定下达的当晚,春生心平气和地问菊菊:“去食堂蒸饭意味着要
      我们离开这个家,你看怎么办?”“怎么办,嫁给你了就跟你呗!”她接过话头
      说。有了她这句话,春生心里吃了定心丸;她的表态,使他们夫妻感情上有了一
      个新的转折。
      
          到了六九年,春生们在外面租了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七一年镇被服厂由
      于内讧,全部临时工被辞退,菊菊也没了工作。这时,她主动提出要退掉租房,
      住到农村去。
      
          学习孵小鸡
      
          1972年大队里将三间平房安排给春生居住,这一下可把乐坏了。三间小屋虽
      并不十分宽敝,但春生已知足矣。一间做卧室,一间做堂前,还有一间当厨房,
      倒安排得十分妥贴。更可喜的是还有一个较大的院子,同时,走出院子便是一个
      大大的池塘,洗涤十分方便,夫妻俩都感到很满意。
      
          来到农村后,菊菊学会了烧毛柴,又学会了许多农活。夫妻俩一起种自留地,
      一起去生产队分粮食,夫妻俩的心贴得更近了。
      
          在农村,每家都有饲养家畜家禽的习惯。于是,春生也养了几只鸡,母鸡下
      了不少蛋,春生他们早上吃,中午吃,还是吃不完。于是就拿到代销店里去卖。
      
          有一天,只见一只母鸡老是在鸡窝里趴着,给它赶出来,一会儿它又趴回去
      了。村里的老妈告诉春生,母鸡想当妈妈了。春生设法买来了十几只种蛋,轻轻
      地放到母鸡翅膀底下,开始学习孵小鸡,每一个过程春生都亲自操作。春生定时
      给母鸡喂食,喂食时还不断地给母鸡训话:轻手轻脚,不要踩破鸡蛋,不要将屎
      拉在窝里。时间过去了二十一天,听到了蛋壳内发出轻微的‘叽叽叽’的叫声。
      春生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鸡蛋,贴到耳边,只听蛋壳内‘篤篤篤’声音。春生用
      针锥轻轻地在发出声音的地方弄个小洞洞,不一会儿,里面的雏鸡慢慢地将毛茸
      茸的小头伸了出来,第一次见到了外面美丽的世界。又过了几个小时,这些雏鸡
      先后将裹在自己身上的蛋壳挤破了,破壳而出,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春生小
      心地将鸡窝里的碎蛋壳清理干净,这时,雏鸡的叫声更响了,它们一个个钻到母
      鸡的翅膀底下,却一点声音也没有了。春生按时给母鸡喂用菜油浸过的米,母鸡
      一边吃着,一边发出‘咯咯咯’的声音,毛茸茸的雏鸡象一个个小绒球,围着母
      鸡不停地转。过了一会儿,只见母鸡啄起一粒米,然后又放下,这是它在教自己
      的孩子吃食呢!
      
          时间在飞逝,小鸡一天天在长大,母鸡开始带它们到院子里去散步、捉虫,
      只见母鸡自己先走到院子里,嘴里‘咯咯咯’的叫着,然后它又折回来,又走到
      院子里,小鸡们终于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小鸡们一个个蹦蹦跳跳的,跳过门槛跟
      着母鸡欢快地来到了院子里。母鸡走到哪里,小鸡就跟到哪里,只见母鸡一会儿
      教小鸡们吃嫩草;一会儿又捉小虫给它们吃。小鸡们吃饱了,玩够了,就钻到母
      鸡翅膀下休息了。它们仿佛觉得,只有呆在母鸡的翅膀底下才是最安全的。到了
      傍晚,母鸡又将小鸡一个个带回家中,只见母鸡来回多次的跑,仿佛是在清点孩
      子的个数。
      
          这只母鸡做母亲十分尽心尽责,从雏鸡出壳到小鸡长成成鸡,没有损失一只
      小鸡。有一次,春生放午学回家,刚走到院中,母鸡‘咯咯咯’地叫着在春生身
      边打转,见春生没有动静,又啄了一下春生的裤褪,‘咯咯咯’的叫着往外跑了
      一段路,然后又折回来,在春生身边又不断地打转。春生想,莫非有小鸡掉进粪
      池去了不成?春生得去看看。春生刚抬起腿,母鸡‘咯咯咯’叫着连忙在前带路,
      来到一个粪池边,它却不再走了,春生往里一看,果真有一只小鸡在里面‘叽叽
      ’地叫着。幸亏粪池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粪疙瘩,小鸡才没有什么危险。春生回
      家拿了一只粪勺将小鸡抠了上来,并将小洗干净,然后放到灶间的灰堂里。母鸡
      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跟着春生,一步也不离开,直到春生将小鸡放进灰堂的热灰里。
      
          猫咪小“依露”
      
          农村里老鼠特别多,好多东西都被它咬得破破烂烂,真是十分恼火。当时,
      有一柜子稻谷放在阁楼上,可是老鼠就是要跟你作对,每天晚上咬呀咬,柜子被
      咬了不少小洞洞,稻谷被老鼠偷吃了不少。春生只好用铁皮将小洞洞堵上,心想,
      这下看你再怎么咬?可是,老鼠的新花招又想出来了,咬不动就用尾巴往裂缝处
      抠,它抠呀抠,又偷吃了春生许多稻谷。这一柜子的稻谷是春生家全年的口粮,
      可知道那时粮食是定量供应的,短了粮食哪可怎么办?于是想起了养猫。
      
          这只猫刚买来时,实在是太小了,春生怕它冻着,还专门给它做了一个精致
      的小窝,同时又缝了一条小被子。春生还给这猫起了个名字,叫‘依露’,每次
      给它喂食时春生就说:“‘依露’、‘依露’,快来吃饭吧!”以后喂食就这样
      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叫,慢慢地,小猫就知道叫它了。小猫一天天长大,一次,春
      生见它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毽子。只见它一会儿将毽子含在嘴里,一会儿又将毽
      子摔出老远,又迅猛地将它抓了回来,拼命地咬啊,撕啊,恨不得将它一口吃将
      下去。噢,小猫原来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也许是它的战前训练吧!
      
          随着小猫不断地长大,它显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机灵了。一次,春生放午
      学回家,随口问妻子:“依露呢?”只听‘喵’的一声,猫咪即刻从阁楼上跳了
      下来,围着春生‘喵咪’、‘喵咪’的叫着,大概是催春生快给它开饭吧。春生
      马上用鱼粉拌好饭,又放了好几块骨头:“依露,快来吃吧!”只见它竖着尾巴
      高兴地吃着,吃完了又去睡觉了。
      
          一天晚上,春生一觉醒来,听见屋子里好象有老鼠的叫声,春生连忙喊了一
      声:“依露”,隔了一会儿,只听隔壁弄堂里传来依露‘喵’的一声叫,春生又
      叫了一声‘依露’,它一会儿就从门洞里钻了进来,来到春生的床底下,‘喵咪
      ’、‘喵咪’一个劲的叫着,意思是我回来了。
      
          这天是星期天,春生夫妻俩去集镇买柴,傍晚回到家门口时,依露见到春生
      就慌张地往外跑,春生感到很奇怪:以往春生从外面回来,它总是围着转个不停,
      这次是怎么了,为什么老躲着他呢?莫非是它偷吃什么吧?回家一看,果然不出
      所料,菜橱的一只门开着,一碗猪肉烧霉干菜被它吃了不少。难怪见到春生远远
      地避开了,是怕春生打它呢!唉,动物也知道偷吃了主人的东西是错的。
      
          自从有了‘依露’,家里的老鼠不见了,晚上春生也能安心睡觉了。
      
          四搬小家庭
      
          七五年暑假,为了照料姑妈,同时也使春生有个住的地方,根据杭州兄嫂的
      意见,春生的家从农村搬到了集镇。其实只搬了大部分,还留小部分在农村,因
      为春生还在农村教书,农忙季节菊菊还要去农村帮忙。要说彻底搬家那应该是七
      九年八月春生调离农村时。
      
          一九八○年十一月,家中添了个小宝宝,从此,这个小家更加温馨。
      
          八五年十月,春生的家又从姑妈家搬到了学校,住在学校的大礼堂里。这里
      原是小学的一个办公室,仅仅二十平方米左右,为了将所有家什都能放进去,春
      生量了又量,摆了又摆,最后总算安排妥当了。烧饭炒菜的煤炉、柴炉就放在房
      门口。住在大礼堂里的大约有五、六户老师,而且都是常住户,常年累月都在学
      校,倒是十分热闹。同时,区教办的办公室就在隔壁,十分方便。九O 年下半年,
      区教办迁入新楼办公,隔壁的一间办公室拨给春生作为餐厅,这样,住房比原来
      宽敝多了。
      
          大礼堂因建造年代太久,加上年久失修,靠北边的一道墙出现了好几道裂缝,
      被上级有关部门定为危房。一个风雨交加的早上,春生爱人正在餐厅里切菜,突
      然听到“轰”的一声,原来东头做过办公室的北边墙轰出了一个大窟窿。这下可
      把她吓坏了,晚上睡觉直哆嗦,嘴里尽说些梦话,弄得春生晚上提心吊胆,一直
      不敢入睡。第二天,春生将情况向主任作了汇报,张主任对此很重视,马上把大
      家召集起来商量,并决定办公室由三个合并成两个,腾出一个办公室给春生做寝
      室。一九九二年下半年,区教办撤销后,学校校长又决定将女生宿舍走廊隔出一
      段给春生做厨房,从此,春生也用上了煤气灶。寝室隔壁的一间办公室既是春生
      家平时吃饭的地方,又是春生的办公室,晚上又是小女的寝室。这样一来,住房
      条件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九六年八月上旬,春生的家又从小集镇搬到了县城,住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
      小家。二○○一年七月,春生又在繁华的地段买了新房子,比起原来的房子更加
      宽敝、舒适。
      
         --------
        影子书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