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的陋室
      
        玉立花园是玉立员工的现代化宿舍,被誉为玉立公司员工的幸福园。
      
        玉立花园与玉立涂附磨具城遥相呼应,中间隔着一条宽阔的玉立大道。
      
        走进玉立花园,设计美观大方的9 栋高12层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气派非凡。
      玉立花园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玉立花园占地100 亩,将建成18栋设计完全相同的
      12层居住楼。还将建设与之配套的车库、娱乐、体育、服务、花圃、绿化设施。全
      部工程耗资1 亿元。完工后,可居住864 户4000余人。每户面积 165平方米。电梯、
      电灯、电话、电热水器、闭路电视、天然气管道配套,安装好后交付使用。现在已
      有6 栋投入使用。当你看到“玉立花园”的鸟瞰图时,会不由自主地感慨道:“幸
      福园,玉立人的幸福园啊!”
      
        黎珊玉作为玉立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却没住在这里。他住在原砂布厂的一
      间办公室改装的宿舍里,大约六七十平方米。
      
        我们怀着一种疑惑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去瞧瞧。
      
        走进老厂大门,迎面就看见老砂布厂的两层办公楼。黎珊玉就住在改装后的二
      楼。
      
        秀水河清悠悠地依楼流淌,而后拐了一个小弯,穿过朗桥,“哗哗”地流向远
      方。
      
        通往二楼的是窄小的盘旋而上的楼梯,镀镍的栏杆熠熠发光。在服务公司张小
      玲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二楼。南侧是一溜不规则的平台,边沿设有防护栏。平台上
      种养了一些花草竹木,青枝蔓延,绿叶扶疏,花草芬芳。平台右边顶端有一小巧玲
      珑的四角小亭,傍着一泓清澈见底的椭圆形小鱼池。几尾活泼可爱的红色小鲤鱼,
      正在悠闲地游戏,给人增添了几分闲情逸致。
      
        走进黎珊玉的客厅,一看,大约只有20平方米,简陋得让人难以想象。这就是
      几个亿资产的老板的家?进门迎面一道屏风,左墙角处置放一台彩电,彩电旁置一
      茶几,靠茶几是一平躺式布面沙发,可供睡觉休息,已经有些岁月了。中间处用一
      木制檐门把客厅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面用三个长条布面沙发围着一个长条茶几。这
      就是黎珊玉会客的地方。沙发两端,一边放着地球仪,另一边放着几只红木雕刻的
      犀牛。
      
        从客厅右角房门进入卧室。卧室大约十来平方米,显得十分简陋和逼仄。中间
      靠墙放一张床,屋角一边放一台彩电,另一边放一副衣架。床头上方挂一张黎珊玉
      自己的肖像和三张孙子的照片。
      
        从卧室床头的边门往里屋走,便进到了书房,与卧室一般大小。一张书桌占了
      书房1 /3 的地方。桌上放置着“龙腾四海”的水晶雕龙,两头摆放着黎珊玉和孙
      子的照片。桌面上堆放着一些书籍,一本《毛泽东选集》第8 卷摊开着。座椅背后
      墙上,挂着一幅《开国大典》图画,用玻璃镜框镶着。画的左边挂着“五•;一”
      劳模进京参观团留影,右边挂着黎珊玉与三位外商的合影。书桌前方对视处,是贴
      墙博古架,摆放了几件古玩、山石,其中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一尊关云长手执
      大刀的全身木雕像,坐落在博古架前的地上,分外醒目。书桌右边墙上挂着一幅县
      文联赠送的对联:
      
        珊瑚在网开泰运
      
        玉树临风见精神
      
        书桌右边是墙壁书柜,上面摆满了书。有《四库全书》、《中国皇帝全书》、
      《中药学》、《辞源》、《资政圣典》、《毛泽东选集》1 ~8 卷、《毛泽东研究
      全书》、《毛泽东生活档案》、《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西北坡人物》、马恩
      列斯著作、中外文学名著等。
      
        因房屋窄小,外面走廊封闭起来进行利用。墙上挂着几幅工艺小条幅,如: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待人处事以诚为贵”,“家和万事兴”,
      “品味人生”等。
      
        从走廊往左拐是改造过的厨房、餐厅和卫生间,也都十分简陋。
      
        玉立集团的董事长黎珊玉怎么会住在这个地方呢?
      
        服务公司张小玲介绍说:“一天,有一个人对我说,你们黎董事长吃的山珍海
      味,住的和皇宫一样,听说门就有七道。我听了哭笑不得,他把黎董当作什么人了?
      我曾经问过黎董,为什么不搬到玉立花园去住?他说他离不开这里,留恋秀水这片
      曾经顽强奋斗过的热土。故土难离啊!”
      
        我们问:“那怎么不重新再做一栋别墅呢?”
      
        张小玲说:“我也问过他这类话,他听后把脸沉下来了,反问我,我一个人住
      这么大的房子难道不够吗?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啊!”
      
        张小玲话锋一转,说:“黎董吃的更是简单。每天早餐一杯牛奶,两、三块饼
      干。中餐往往是两个素菜,一个汤。晚上一两大米粥,就着霉豆腐咽。黎董在穿的
      方面,除出差接待外宾,或出席省、市、县重大会议时讲究一些外,平时上班只要
      求服饰大方整洁就行了,还经常穿工作服上班。他有一件白汗衫,不知穿了多少年,
      背面的纱薄得可以看到肉了,仍在穿。我实在看不过意,就对黎董说,‘黎董,这
      件汗衫莫再穿了,丢掉吧!’哪知黎董说,‘这件汗衫我舍不得丢啊!’我究其原
      因。他感慨地说,‘这件汗衫是1997年公司上砂带时买的,它当时陪伴我几十个日
      日夜夜啊!’一双黄色皮鞋穿了四五年,后跟垫补了,又上了两次线,还是舍不得
      丢。这次我不敢再叫他丢了,我猜测它的背后一定又有什么故事哩!”
      
        张小玲继续说:“黎董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黎董的书房陈列着古今
      中外许多名人的著作。他一看起书来,连钟点都忘了。有一天晚上两点多钟了,我
      起来照料孩子时,无意中看到黎董的书房里灯还亮着。我环视了一下所有的窗户,
      都黑黝黝的,只有黎董的书房是亮的。第二天早饭时,我问黎董昨晚是不是忘了关
      灯。黎董说,‘我在写一篇文章呢!’黎董除了读书、写文章,再没有其他爱好了。
      他这个人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抹牌,四不唱歌,五不跳舞。听别人说,他以
      前喜欢拉二胡,现在不拉了。有时候他的同学来家里玩,同学打牌,他就坐在旁边
      当服务员。关于黎董不抽烟,还有一个故事呢!1987年,有个农村女青年找黎董要
      求安排进厂工作,走时将一盒烟塞进他的口袋里。黎董赶忙掏出来还给她。争执中
      烟盒破了,黎董这才发现烟盒里装有2000元钱。黎董当即严肃地批评了她,并把钱
      退给了她。后来这件事在全厂传开了。这就是黎董‘真烟不抽假烟也不抽’的故事。”
      
        张小玲还向我们介绍:“黎董还经常坐公司的大巴去上班。当他在家里换上粉
      红色的工作服,认真地戴上厂牌出门的时候,那他一定是去坐大巴了。前几年意大
      利专家来公司安装砂带生产线时,黎董的车经常让给外国专家坐,自己就去坐大巴
      上班。他自己还有一辆摩托车,有时就骑着摩托车去上班。有一次天下起了雨,黎
      董骑摩托车回来,整个人淋成了落汤鸡。黎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