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班”
      
        1994年9 月,黎珊玉受国家扶贫助学“希望工程”的启发,到通城县黄袍乡创
      办了一个“希望工程班”。
      
        黄袍乡是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1928年,中共通城县委就诞生在这里。这里
      曾是罗荣桓、张体学革命战斗过的地方。革命成功几十年过去了,由于山区交通不
      便,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并不富裕。许多农户还未脱贫,致使一些孩子
      辍学。黎珊玉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十分同情这里孩子的境遇,决定在这里创办
      一个“希望工程班”。由玉立公司提供资金,扶助失学辍学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学业。玉立公司除提供学杂费外,还资助教学设备、学生服装、学习用品及日常生
      活补助。
      
        1994年9 月16日,通城砂布厂党总支书记熊师菊、副厂长黄年芳,率领车间主
      任以上干部,带着学生学习用品和娱乐器材,来到荻田小学,参加玉立公司“希望
      工程班”授牌暨开学典礼仪式。中共通城县委副书记余启怡、通城副县长周菊桃、
      县教委主任余洪焱及共青团县委“希望工程”负责人出席了仪式。一阵“噼里啪啦”
      的鞭炮响过之后,一块鲜红的“通城砂布厂希望工程班”的牌子挂起来了。通城砂
      布厂帮贫助教活动拉开了序幕,这一拉开就要上演9 年、18年、27年、81年……
      
        第一期“希望工程班”的51名儿童皆属辍学重新返校的学生。他们领到了崭新
      的课本、文具,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坐在配备标准化桌椅的教室里,一个个笑逐颜
      开。这些孩子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他们中有的丧父,有的丧母,有的父母离异,
      有的父母患病、伤残或痴呆……他们中大多数的家庭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哪来
      的钱读书啊!今天他们在通城砂布厂的资助下,重新走进教室,再也不用为交不起
      学杂费而发愁了,能让他们不高兴吗?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头发花白的玉立公司原党委书记熊师菊对我说:“为了组
      建这个‘希望工程班’,当年,我按黎厂长的要求带人到黄袍乡6 个村挨家访问调
      查,我们所选的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左眼失明的方秋霞,年幼时母
      亲患病早逝,父亲无力挣钱供她上学读书。孩子要读书,找到老师,请老师去做父
      亲的工作。老师多次上门家访都不奏效。他父亲还说:‘我家哪有钱送她读书?总
      不能饿着肚子去读书吧?’我们登门找到方秋霞的父亲,表示替孩子出学杂费送孩
      子去读书,父女俩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王耀强也是一个没有了母亲的孩子,读到
      五年级时,父亲不让他读书了,要他弃学从艺学木匠。父亲对他说:‘读书不如学
      艺,早点出来为家里赚钱,帮衬帮衬。’可怜的孩子想读书,在求学和失学之间痛
      苦地煎熬着。在玉立公司的帮助下,王耀强又重返了校园。”
      
        “希望工程班”所有同学的家庭,各有各的特殊困难。有的家庭旧疤未好又添
      新伤。2000年9 月,幼年丧父的黄永祥不慎摔伤,造成右股骨完全性骨折。母亲四
      处筹钱给他医治又无着落,感到无望,只有看着躺在床上的儿子痛哭流涕。正在这
      时,玉立公司的4 位员工走进了黄永祥的家——大山脚下一所阴暗潮湿的房子里,
      送上黎珊玉和部分员工捐助的2350元钱,迅速将黄永祥送到医院去治疗。黄永祥病
      愈后返回学校“希望工程班”学习。他在作文中写道:“玉立公司,我的再生父母,
      永远的亲人……”
      
        黎珊玉在创办“希望工程班”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他
      发现创办“希望工程班”不能只解决学杂费和生活救济问题,还得从思想上关心他
      们,从感情上感染他们,用爱心去抚平他们幼小心灵上的创伤,和他们建立感情。
      黎珊玉后来改集体扶持为对口扶持,即开展“一帮一、多帮一”,和贫困学生结成
      对子的“心连心、手拉手”活动。
      
        “希望工程班”创办以来,受到了玉立公司董事会的重视和关注,每年都将
      “希望工程班”纳入公司的议事日程。为了加强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公司先后为
      “希望工程班”添置了风琴、电子琴、电视机、速印机,办起了音乐、舞蹈、写作
      等兴趣小组。孩子们初步具备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自编了《星火燎原》小
      刊物。 1996 年六一儿童节,黎珊玉于万忙之中率玉立公司艺术团去荻田小学慰问
      演出。在与孩子们的座谈中,黎珊玉语重心长地讲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和砂布厂发
      展的历程,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愿,2001年六一儿童节,玉立公司把“希望工程班”的孩
      子们接到玉立公司参观学习,增长知识和见识。玉立公司业余艺术团还派人辅导
      “希望工程班”的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参加全县文艺演出,没想到还获得了一、二
      等奖。
      
        在玉立公司的关爱下,“希望工程班”的孩子刻苦学习,语、数、外等学科,
      以遥遥领先的优势长期位于全乡同年级之首。“希望工程班”学生小学期间在荻田
      小学就读,初中期间在黄袍中学就读。51人中,先后有21人次荣获数学奥林匹克比
      赛一、二、三等奖,12人次荣获市、县级作文比赛二、三等奖。到2004年,原“希
      望工程班”中有8 位同学考上了大学。玉立公司还将首期“希望工程班”的同学安
      排了十多个进玉立公司工作。
      
        “希望工程班”第二期于2001年秋季开学,有学生45人。玉立公司又要将他们
      从小学一年级培养到初中毕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005年,黎珊玉到牌合村视察工作时,看到几百名学生在一栋已成危房的教室
      里上课。他十分心痛,当即拍板投资120 万元,扶助该村建起了“牌合玉立希望学
      校”。2006年9 月,这栋新校舍已投入使用。
      
        9 月2 日,“牌合玉立希望学校”举行竣工典礼现场,礼炮齐鸣,鼓乐喧天。
      玉立集团董事长黎珊玉为希望学校揭牌。“牌合玉立希望学校”的竣工,是玉立集
      团实践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又一举措,圆了3000牌合村父老乡亲的梦,也圆
      了黎珊玉回报家乡的梦。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