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村事件
      
        通城砂布厂经过11年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到1989年,产值达1261。84万元,
      率先在全县企业中突破千万元大关,销售收入1349。6 万元,上交税款157 。57万
      元,出口创汇120 万美元。据当时全国涂附磨具行业统计资料显示,通城砂布厂干
      磨砂纸出口、耐水砂纸出口及全员劳动生产率,皆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鉴于黎珊玉
      做出的业绩,1990年,他当选为中共通城县隽水镇委委员、副镇长。
      
        身兼隽水镇副镇长的黎珊玉,分工“挂联”东阁村。当时的东阁村是个空壳村,
      村里没有积累,没有任何企业,集体经济一无所有。黎珊玉打从明确自己“挂联”
      东阁村开始,就思考着如何利用自己当厂长的便利,既扶植东阁村,又扩大本企业
      生产规模,一举两得。在他的脑海里已经为东阁村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第一步帮
      助东阁村办工厂,一个、两个、三个……无工不富啊!让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
      民进厂务工,让村民们逐步进厂致富。然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哪里建商店,
      哪里建学校,哪里建幼儿园,哪里建养老院,哪里建俱乐部,他心里有了谱。农村
      无农不稳,农业也要进行结构调整。哪里做果园,哪里建养猪场,哪里建养鱼池,
      哪里建养鸡场,他心里也有了谱。10年以后,就可以形成规模了。黎珊玉就这么在
      心里谋划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在他心中形成了。
      
        1991年春,黎珊玉高高兴兴地来到东阁村,找到了李支书、孔村长,把自己的
      想法告诉了他们。李支书和孔村长听后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财神来了,东阁村翻身
      有希望了。
      
        黎珊玉对他俩说:“规划归规划,我们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干。第一步,我
      帮你们建一个制树脂胶的车间,说白了就是把通城砂布厂的制树脂胶车间建到你们
      村来,产品我们包销。通城砂布厂派技术人员来传帮带,什么都不用你们操心。开
      始一年给你们10万,3 年后厂全交给你们,一年要赚几十万哩!”
      
        李支书听后高兴极了,忙不迭地说:“好!好!什么时候动工?”
      
        黎珊玉说:“说干就干,你们负责厂房,迅速把厂房落实下来。选七八个精明
      能干有一定文化的农民当技术员,另找二十来个工人。我们把设备、材料一运来,
      就可以生产了。”
      
        李支书立马应承下来,说:“黎厂长,这几件事我们马上落实,请你放心。”
      
        黎珊玉高兴地说:“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通城砂布厂协助东阁村办树脂胶厂的事定下来了,黎珊玉说干就干。待东阁村
      把厂房落实好后,通城砂布厂方面就将设备、材料运到东阁村。东阁村胶厂很快就
      投入了生产。东阁村每个月有近万元的收入,李支书和孔村长高兴得合不拢嘴,一
      天到晚乐呵呵的。
      
        1991年春,通城砂布厂耐水砂纸生产形势一个月比一个月好,产品供不应求。
      黎珊玉想再上一条耐水砂纸生产线,而且还打算将这条生产线也建到东阁村去。黎
      珊玉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东阁村的李支书。
      
        李支书哪有不答应之理?这犹如天上掉下了馅饼。他高兴极了,满口应承:
      “好,好,我听你的,你么样说我么样办。”
      
        黎珊玉便拿出自己酝酿已久的方案,说:“李支书,上耐水生产线,我们采取
      承包的方式。即通城砂布厂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包销产品,东阁村提供厂房、
      劳力。除开人员工资外,通城砂布厂每年给东阁村10万元纯利润,你看怎么样?”
      
        李支书忙说:“成,就这样,我相信你黎厂长不会让我们吃亏的。”
      
        黎珊玉说:“我已拟好了一个合同,你仔细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没
      有,你就在合同上签字。”
      
        李支书接过合同看了一遍说:“成,就这样。”说完就在合同书上签了字。
      
        合同签字后,甲乙双方同心协力,不出3 个月,一条耐水砂纸生产线在东阁村
      建成投产了。到年终,东阁村分得利润6 万余元。
      
        然而,矛盾也在合作中滋生了。东阁村在生产经营中发现,耐水砂纸的销售价
      格不低,通城砂布厂每年给东阁村10万元太少了。不少人认为,和通城砂布厂合作
      办厂划不来,要通城砂布厂提高分配额度。这些人中包括一些村干部。他们把这一
      想法告诉李支书和孔村长。李支书和孔村长坚决反对,觉得刚刚合作就翘盘子不好,
      待以后再说。
      
        某些人见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便到群众中去蛊惑人心。村民们也纷纷找李支
      书,强烈要求通城砂布厂提高利润分成比例。李支书吃不住了,他想村民的要求不
      是没有道理,等把年过了再说。
      
        1992年春节过后,东阁村由李支书、王副村长正式向通城砂布厂黎珊玉提出增
      加利润的要求。还说,如果不增加就不合作了,他们自己干。黎珊玉听后心里很不
      是滋味,说:“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好心帮你们办厂,投入了这么多人力财力,3
      年的合同,一年不到就不算数了,就要修改,合同可是受法律保护的。你们这么搞,
      今后我们还怎么合作呢?”
      
        李支书支支吾吾地不吭声。王副村长接住了话茬说:“耐水砂纸利润那么大,
      黎厂长,你是大老板,就再增加5 万到10万吧!”
      
        黎珊玉毫不含糊地说:“不行,得按合同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给
      你加5 万、10万,说不定明天你又要加5 万、10万呢!”
      
        第一次谈判就这么不欢而散。隽水镇高镇长知道了这件事,出面两边做工作。
      一边让东阁村按合同办事,一边让通城砂布厂适当再增加一点利润给东阁村。在这
      种形势下,黎珊玉答应给东阁村再增加1 万利润。然而,东阁村坚决不接受。黎珊
      玉想:合作这样搞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们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我只能加1 万,
      多一分钱也不加。闹翻就闹翻,迟翻不如早翻。
      
        东阁村见自己的要求没被满足,第二天他们真的停产了。
      
        隽水镇党委书记杨万华、镇长高友智,分别找东阁村做工作,让他们履行合同,
      他们不同意。东阁村制胶和耐水砂纸生产线一停产,给通城砂布厂生产的正常运转
      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黎珊玉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正是在通城砂布厂接到一
      大笔耐水砂纸生产合同这一关键时刻下手,和通城砂布厂叫板。生产耐水砂纸需要
      树脂胶,而生产树脂胶全部交给了东阁村,两条耐水砂纸生产线就有一条在东阁村。
      制胶设备、耐水砂纸生产设备给他们了,制胶配方、生产工艺技术也毫无保留地传
      教给他们了。怎么办?怎么办?他要想方设法把砂布厂从别人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灾难又一次把黎珊玉逼到绝路上。待他冷静下来后,他做出了三个决定:一是
      由黄秋艳、吴宏娥、黎桂林、吴国斌等9 人组成攻关小组,不睡觉也要在3 天之内
      把树脂胶赶制出来。二是迅速到医院把正在住院治病的胡透明请回来,动手马上建
      新耐水砂纸生产线,争取一个半月建成投产。最后,他自责地说:“我犯了这个错
      误,责任全在我身上。摔一次跤,得一次教训。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要挺住,艰苦
      奋斗、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一定要保证按期交货。”
      
        军令如山倒。
      
        黄秋艳、吴国斌、黎桂林、吴宏娥等9 个人,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作战,终于
      试制成功了第一锅粘合剂,质量符合标准,被称为1 号胶。随后,又研制出了更为
      先进的新型粘合剂2 号胶。通城砂布厂的化工车间从此应运而生。
      
        胡透明带病走出了医院,动手盖新车间。他坐到工地上,一边打点滴,一边拿
      着一张马粪纸,边画图,边施工。仅仅用了37天的时间,从征地、进原材料,到机
      械安装,建起了一个当时在全国规模最大的耐水砂纸车间,创造了又一个同行业的
      奇迹。新车间迅速投入生产,加班加点,如期向客户交了货。
      
        事后,黎珊玉反省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能过分相
      信别人,关键的技术要保密,要害车间不能给人。凡事不能依赖别人,要自主生产,
      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只有这样,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